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审美教育归属为人文教育的范畴,根本目的在于健全人性,指引学生感受人生,促使其体验到充满人情味、充满意义的人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高职大学语文作为开发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只有深入挖掘各种文学作品中的审美特性,引导广大学生用心阅读作品内容,品味其中的丰富意蕴,并将自身的生活体验融入到作品学习中,切实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审美技能。本文即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为切入点,阐述审美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探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一主三学”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主三学"教学模式是郑州电大开放教育长期教学经验的结晶,同时也适用于高职教育。"一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三学"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干预,是对前者必不可少的辅助。该教学模式对大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涉及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变革,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健全、独立、发展的人,以满足高度发展的时代的需求.要保证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需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本文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变革措施:学校需转变管理理念,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管理体系;教师要对知识权威的角色重新定位;学生应重新审视自己,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相似文献   

4.
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之中,是教育部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大学语文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的有益补充。大学语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想实现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从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结合作者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实践,从现代高职生的特点、人文教育的作用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学习力作为当今社会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求的一个必备条件.虽有地域之差、文化之异,但"产婆术"教育观蕴含的教育思想十分契合高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理念.基于此,在"产婆术"的视角下,探讨高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途径,即在师生关系上,有教无类,教师应尊重学生,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其发挥潜能,以培养其学习能力;在教育理念上,教师应实施"赏识教育",以增强其学习毅力.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要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学习和发展的空间。高职教育应该摒弃传统精英教育分数至上的原则,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改革的方向,坚持以生为本。为此,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应该从其定位及改革取向上明确通识教育的意义,树立科学的课程理念,并结合高职院校专业实际来构建完善的课程主体。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是目前我国各类高校中普遍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文言文占了大部分内容,文言文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成语与教材中陌生的文言现象相比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立足于独立学院,以学生的态度和意愿为出发点,对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境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提出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以达到推动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向健康良性方向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带来诸多问题。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力"等生活教育思想的启发,适当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高职学生的生活的衔接,用大语课解决学生实际需求,强化课程的实用性;在教学方式上,促进大语教学的生活化和实践化,将有助于化解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人的发展是要全面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对于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全面提升他们运用祖国语言交流的能力与水平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的高等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上,存在脱离体育院校学生的实际过深过难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加强针对性,提炼选编哲理性和思想性强的经典案例进入大学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要重视审美教育,这是由这门课本身的性质、内容决定的."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荟萃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精美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素材,可以说,大学语文教学和美育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大学语文应把美育作为实现根本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地些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只注重地域性、乡土性、民间性、传统性,强调文化传承,忽视了现代社会文化间的交融与互动,特别是忽视了课程主体即学生的发展.教育就是要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要,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校本课程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平台,应从人性需求出发,重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多元发展所需要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以体现回归人性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共涉及125个专业类和专业,其中有106个专业类和专业设置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一情况说明当前高等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高度认可。在《国标》中,明确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有9个专业类和专业,对"大学语文"均定位为通识教育课程。而其他的专业类和专业,则没有明确说明是否开设"大学语文"课。在当下通识教育目标不清、内涵宽泛笼统的学术背景下,对大学语文准确定位,实现大学语文在通识教育冲击下的坚守,至关重要。大学语文应在通识教育中寻找自己的"坐标"。其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立足于大学语文作为母语高等教育的特质,坚持语文是形式训练学科。  相似文献   

15.
分析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现状及在高职教育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应加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使学生既能学到职业技能,又能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提出改革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通识教育引领下,贵阳学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推动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路是:1.把握好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原则;2.构建实施以"科际整合"为导向的"1 3"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3.创设新的基础学院的理念与功能;4.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建设;5.加强通识课程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理念转变后,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真正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并不容易.设置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是引导学生探究的前提;设置明确的“导学”信息,引导学生体验、思考是探究的关键;借助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普遍文化底蕴薄弱,人文素养缺失。大学语文课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之一。但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存在着诸多困惑,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探索改革路径,才能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语文"属于高等院校通识课程模块中的一门课程,专门为中文专业之外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素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本文前部分论述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优势问题,后面重点陈述笔者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整体建设思路与有关实践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完善人格、改善思维、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但过重的"应试""实用"导向,使大学语文教育逐渐走向"边缘化"。本文主要研究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希望在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改变传统观念,加强人文关怀,培养和发展"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