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永恒话题。处于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们对正义概念的阐述与理解也不尽相同,在罗尔斯正义论之前,正义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古代正义论、近代正义论、现代正义论,但以罗尔斯的正义论最为代表。原初状态是罗尔斯正义论的理论前提,两个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的理论核心。罗尔斯正义论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今社会,他的正义论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罗尔斯的正义观有着重要的学科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差别原则"以其个性特征塑造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独特形象。文章在论述差别原则与正义原则、差别原则与原初状态、差别原则与效率原则、差别原则与积极干预的基础上,阐析了"差别原则"的含义、设立的理论背景、与社会整体效率的关系,以探讨其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麦金太尔批判了以罗尔斯、诺齐克等为代表的当代自由主义正义理论,随后追溯了四大传统及其正义观。他主张要走出这种互竞正义观的困境,就是在复归德性论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一种德性正义理论。以此为基础,他提出了一个公正社会的理论构想。至此,麦金太尔形成了他的整个德性正义论。  相似文献   

4.
贾玮 《美育学刊》2018,(4):37-43
美国学者玛莎·努斯鲍姆通过其著述所勾勒成型的"诗性正义"企划,明确了文学—艺术教育之于培养公民正义感的现实可能性与可行性,从而切实支持了罗尔斯作为平等的正义观念。但是,在文学艺术性场域,重新疏导罗尔斯正义论中的"无知之幕"及其奠定的机构模式,则可以在政治哲学视阈外发现并清除正义思考的"精神锈斑",促动正义论架构的自我调整乃至重组。最终说来,借助其对于符号的充分象征化,潜入文学性场域启化正义的机缘,将诗性正义构想的"用文学支持正义"路径深化为"由文学生发出正义"尝试,将会突破现有研究的学科性局限,促使文学与艺术在后形而上学语境中担负起更为深广的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在对正义原则的证明过程中展开了对功利主义的批判。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伦理上实际上就是罗尔斯所批判的功利主义,如果在经济决策当中只考虑成本和收益将可能会产生极大的社会不公。因此我们应当借鉴罗尔斯的理论,在实证经济研究中加入规范分析,引导"经济人"的道德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引发了关于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关系的激烈讨论。回溯历史发展的脉络,中西方社会具有不同的正义传统。但是,20世纪20年代起,程序正义传统深远的西方社会逐渐重视实质正义的实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质正义传统深厚的中国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程序正义的作用。中西方历史发展的逻辑体现了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以原初状态为正义原则选择的环境,以社会最少受惠者的生活前景为正义选择的参照点,批判了功利主义,超越了古典自由主义,突出地解决了平等问题,让自由主义的主题从自由转向平等,从而让政治哲学的主题也发生了相应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诺齐克坚持个人本位的方法论原则,主张把个人权利至上的原则贯彻到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分配领域,提出了持有的正义原则(资格理论)以批判罗尔斯的正义论。但其个人权利逻辑在先的理论预设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因之而来的自由至上论也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9.
体育竞技系统作为一个社会性系统,它的正义问题亦被视为一种社会性正义.由此我们便可以很自然地运用罗尔斯的社会分配的正义理论来分析有关体育竞技中的正义过程.罗尔斯在《正义论》中阐明了两个正义原则-平等的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以及执行差别原则的“最大最小化”规则.它们的一个辅助假设就是对风险的极度厌恶.不同于社会分配系统,体育竞技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游戏或博弈系统,它是喜好风险的系统.体育竞技系统必然要强调竞争性卓越即:追求和实现卓越是体育竞技正义的首要目标.这种正义观在差别原则上的体现就是“最大最大化”规则,而其服务的原则是“卓越原则”.随着对“最大最大化”规则和“卓越原则”的进一步分析,本文揭示出体育竞技正义是一种技术性的正义、其程度是可以量化的.基于以上论述,试图阐明罗尔斯的正义论只能作为一般性的社会系统的正义原则,它不适用于特殊的社会系统(如体育经济博弈系统).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共政策在教育质量管理和教育资源分配上具有重要的制度意义。教育公共政策目标既要在公平、效率等正当要素之间进行平衡,又要排除不具有正当性的目标诉求。与功利主义理论追求整体与效率的目标相比,罗尔斯正义理论追求自由与公平的权利价值更加符合教育公共政策的特点,对教育公共政策目标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二者的多重关系之中.由此而生的又一规定性是,公平正义是和谐状态的深刻本质,和谐状态是公平正义的外在表现.罗尔斯的"正义论"具有启发性意义.公平正义应植于人的心灵与良知深处,这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而丰厚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罗尔斯两大正义原则审视当下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五种选举模式,在选举委员会的成立、村委会候选人与正式成员的确定这三个关键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正义问题。重新严格、缜密地设计选举模式并严肃严格执行,最大程度地保障每个选民平等的政治权利,杜绝一切作弊与非正义的选举行为发生,当是中国农村村民自治选举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对正义和社会正义不加区分地混同使用,这无疑影响了对正义的深入理解。在厘清正义与社会正义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可为对正义展开深入的讨论提供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正义是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抽象,而社会正义是正义观在社会生活中的落实与体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追求全人类的幸福为目标宗旨,与慈善事业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针对慈善事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主体权责不分,借鉴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精华。提高社会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传统文化,注入本土慈善文化;坚持群众路线,培养慈善氛围;弘扬人道主义,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以期为慈善事业找到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慈善事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当前民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慈善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慈善文化的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公,亦是未来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培养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可以说就是对我国未来一定时期慈善事业进行提前建设,因此开展高校慈善文化教育是目前社会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罗尔斯的政治哲学使得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达到了最为成熟的状态。他的政治思想可以区分为正义论阶段与政治自由主义阶段。在正义论阶段,无知之幕的思想从价值层面出发,较好地论证了福利社会的合理性,但是这一思想仍然存在逻辑上的不足之处。在政治自由主义阶段,对公共理性的阐述,克服了康德政治思想必须要诉诸于对自由意志假定的缺陷,使得政治层面的合理性以一种内在必然性的方式体现出来。但是,由于他仍然秉承着传统自由主义的理性观,使得他的政治思想没有能够进一步地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正义理论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梳理了西方正义理论发展的古今脉络,其次分析了失地农民公共体育服务的非正义缺失问题,最后指出了失地农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正义价值取向及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体育是美国文化的重要形式,美国梦则是美国体育文化宣扬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研究美国体育文化和美国梦对美国软实力的影响路径可发现: 一方面,美国体育文化及其传达的美国梦话语在政府的政治挪用、媒体的广泛传播和市场的商业营销下增加了美国价值观的吸引力,从而让美国软实力得以发挥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层层筛选机制和高淘汰率、显性和隐性的身份歧视、俱乐部和联盟的商业盘剥使美国体育文化没有做到对美国梦的真实表述,从而对美国软实力的合法性有所削弱。从软实力角度对美国体育与美国梦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体育文化和美国梦对美国价值观的传输和对软实力的发挥所产生的复杂影响,并对体悟美国软实力变化的路径和原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义自古以来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主题。人们把正义作为判断社会优良的标准,把正义作为保障自身的手段,甚至将它誉为完满的理念。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的理论中都包涵对正义的研究,在近代的自由主义哲学家那里,随着人类理性能力的觉醒,正义与自由、权利联系起来,正义的内涵得到空前的丰富。马克思在关注现实与历史的基础上洞察到自由主义正义观内在的弊端,对自由主义正义观进行批判与超越,并在其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正义观。这一正义观是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正义观是以物质生产资料为基础的,是具有历史性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20.
文化心理意象理论是由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默在他的文化语言学理论中提出的。既然语言来源于意象,语言也就是来源于心理表征和感觉器官的类比,笔者从这几个文化语言学视角分析了意象理论对于字幕翻译的影响。电影是字幕翻译的主要载体,这种形象艺术来自于视觉和听觉,字幕翻译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客观现实的制约。完整地传达源电影的信息就需要译者在这些特点和影响上注意总结并不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