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村民自治是实现村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而村民选举则是影响该形式实现的主要因素。结合学者研究成果,分析村民选举中"人情"在村民选举中的地位,利益分化及对村民选举的影响,农村人口流动对村民选举的影响等;建议消减"人情"的消极影响力,减少农村精英的外流,消减宗族的消极影响,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增强村民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社会的变革,农村自治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为更好地加快贫困山区村民自治建设,必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协调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关系,完善选举制度,提升村民大会的作用;要加快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步伐,改善交通,发展地区优势农业;要强化教育,推进村民思想更新,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也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使《村组法》得到更好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构建农村环境自治,不但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可行性。农村环境自治与村民自治的性质、目标和自治方式是统一的。农村环境自治与村民自治的结合,是农民环境权益实现的必然要求;二者的结合,也符合现代法治理念;通过强化村民自治组织的环境治理功能,使其成为农村环境自治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谐农村成为重头戏,实现村民自治是构建和谐农村和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强化村民自治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经济保障;实行村民自治是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是一种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以及权力系统所存在的“压力型体制”,村民自治的实施举步维艰。因而,只有制定“乡村关系法”,以保障村民自治的实施,从法律的角度对其进行反思,对于法律的完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创举。十余年来,村民自治制度唤醒并不断强化了农民的利益诉求、民主愿望和法治意识。但这一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遇到了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已经凸现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障碍和缺陷。“村民自治”,就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治的方式就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自治的主体是广大村民。如何真正实现村民自治。完善自治的方式,将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与探索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乡村精英治理模式在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促进了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精英治理还潜存着一些弊端,这些弊端若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与村级民主化的进程。因此,只有对精英治理模式进行全面透彻的认识,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弊端全力克服,才能促使乡村精英治理与村民自治完美融合,从而建设更加和谐民主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8.
关于村民自治理性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前 ,村民自治运行中的非理性化问题 ,已成为制约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 ,基本思路是 :构建乡政—村治规范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模式 ,保持乡村公共权力体系内在张力的动态平衡 ;消解村民自治权威与村党组织政治权威之间的冲突 ,在党的领导下构筑农村基层社会一元性公共权威 ;在改造传统农业社会的过程中加速农民的现代性转换 ,为村民自治培育成熟的、理性化的主体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和高效能的社会整合机制 ,为村民自治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精英的贿选不仅仅发生在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在选举之前或选举结果公布之后。贿选在时间上有三种维度:选前贿选、选举过程中的贿选以及选后贿选。农村经济精英的贿选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结果的相对确定性;风险性;组织性;形式多样性;迷惑性;公开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与此相适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首先从农村突破。伴随改革进程而兴起的农村村民自治,以磅礴之势迅速席卷了中国农村大地,成为与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并驾齐驱的农村改革三大成果之一。亿万村民在实现农村民主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制民主与基层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民主政治建设新格局。农村的民主发展已有十多年,无疑它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发展也遇到许多困难。本文主要探讨目前农村民主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以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民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村民自治运行中的非理性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基本思路是构建乡政—村治规范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模式,保持乡村公共权力体系内在张力的动态平衡;消解村民自治权威与村党组织政治权威之间的冲突,在党的领导下构筑农村基层社会一元性公共权威;在改造传统农业社会的过程中加速农民的现代性转换,为村民自治培育成熟的、理性化的主体;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和高效能的社会整合机制,为村民自治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该制度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目前村民自治最突出的问题有五,即过度自治化、附属行政化.自治宗族化、自治机构功能弱化、自治制度虚化,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民族欠发达地区如何更好地完善村民自治改制度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该制度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实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目前村民自治最突出的问题有五,即过度自治化、附属行政化.自治宗族化、自治机构功能弱化、自治制度虚化,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民族欠发达地区如何更好地完善村民自治改制度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是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生存的一项基本权利,纵观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尚未对该权利的认定设定统一标准,主要由村规民约来界定。现实中村民生存利益与村民自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侵犯村民权益的事时有发生,如何在二者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即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笔者通过深度检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认定的现状,并就此问题寻找可欲路向,希冀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互动式治理范式的兴起为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拓宽了新的思路.以L村饮水工程为个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之上获取经验材料,对L村饮水工程这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化组织、基层自治组织以及村民等多方行动者间的网络建设和互动协同.这一项目的运作实施不仅创新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为互动式治理范式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本土经验,也深化了互动式治理理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制度规范已初步形成一个纵横连接的制度网络,这集中体现在制度纵向链条相接、村民自治内容的包含覆盖、村民自治制度群整体逻辑结构不断完善。同时,现有村民自治制度文本结构还存在制度链条过长、制度文本之间衔接互动不够、制度文本在不同层面畸轻畸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是民主发展的前沿阵地,村民自治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民的政治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着民主进程。当前,我国农民民主意识不强,政治参与程度低,选择充当“经济人”角色而抛弃“政治人”角色,实质上是农民思考后对经济与政治之间的抉择。通过个案观察研究广东省部分边远地区农村村民政治冷漠的表现并分析原因。实例表明,农民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不关心,对地方政府开展的活动不支持,甚至持观望状态。  相似文献   

18.
村级公共权力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与乡村治理都是围绕着村级公共权力展开。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级公共权力被赋予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基本内涵,随着农村社会分化情形的不断加深,进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生活中的政治主体出现分化,村级公共权力的合法性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这些现象与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联,既反映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性,也能够为分析村民自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民政治参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实施村民自治之后,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政治参与形式更加多样。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对农村基层政治的稳定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分析近代以来中国农民参政的历程、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目的、形式与绩效,探讨了中国当代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构建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量的普查和典型案例调查的基础上,从农村学校参与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角度,总结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有:1)农村学校为当地村民提供体育服务的模式。包括农村学校场地设施免费向校外村民开放的模式、农村学校义务为附近村民提供人力服务的模式、体育俱乐部模式和学校体育场地(馆)市场化经营模式。2)农村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模式。包括自建(自制)非标准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模式、开展非标准体育项目模式、"特定项目人人会"模式和利用校外资源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