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高考复习课多采用先讲后练再讲的课型。指导,练习,讲析,为高考生编织一张既宽大又细密的复习网,这是高考复习课的主要内容。而编好高考复习训练题,则是上好高考复习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数学复习中,解析几何题是公认的“一根难啃的硬骨头”,是高考中的“拦路虎”,如何让这根“硬骨头”变得容易“啃”,并且“啃”出一点味道来,如何“降虎”,这是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一直努力追求的.同时,对于如何破解高考解析几何题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最近笔者开设了一堂解析几何探究课,下面呈现课堂实录,供各位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高三地理复习课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课堂效率不高的缺点,容易使学生陷入"题海战"之中。笔者在近年的高三地理复习课中尝试"一题复习法",效果较好。"一题复习法"是指在高三地理复习课上,对于某一主题内容、某一章或某一节内容,围绕复习目标,创设一个情景,通过对情景素材的不断挖掘,从而设置一组问题,让学生在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和问答中不断复习知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其中“探究题”(能力层级F)更让考生甚至老师感到头疼。它是文学文本阅读中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题。从江苏近三年的高考实践来看,这一题是全卷失分最为惨重的试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高考对中学化学复习策略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教师或学生在教与学这两个环节中应认真琢磨高考试题,透过试题本身,领会试题潜在的导向作用,调整并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形成正确的教与学的理念。本文在对高考化学实验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复习策略。一、复习过程要细致分析高考化学实验题从对最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分析来看:实验题占总化学试题量2001年为15.3%,2002年为16.7%,2003年为18.3%,2004年为18%,2005年为14%。这组数据说明实验题在理综考试中占有较大比例。这是因为实验最能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1998年高考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全面系统的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与查缺补漏的临考前最后准备,高考地理第二轮的复习策略与设计则是承上启下、注重高考地理相关知识重组和突出核心知识重点与知识体系的阶段。此阶段为学生逐渐融会贯通、知识线索更加清晰和解题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从理论上讲,第一轮复习要求教师和学生注重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全面复习,注重基础.讲清概念,  相似文献   

7.
每年高考完毕总有不少人后悔不已。有的老师说,我们平常该讲了多少内容,怎么就没讲到这一知识点?有的同学说,题目做了成百上千,怎么就没做这道题……高考复习有效性的课题无情地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8.
高考复习中第二轮复习过程的每一个专题复习可谓重中之重。如果能着力精讲每个专题,精选每个练习,能够让学生跳出题海,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教学中就必须授之以“渔”。下面谈谈化学无机框图题专题复习时的一些做法。一、注重基础,守纲务本无机框图题考查了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  相似文献   

9.
高考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抓好双基,科学构建化学学科知识结构。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平面”结构的话,第二轮复习则是“立体”结构。第二轮复习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着力于提高化学学科综合素质。习题讲评是高三复习阶段中常见的课型,是高考第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习题讲评往往是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盲点和知识点不到位,概念模糊,审题不清等同题,通过对错题的分析、诊断及师生间的互动,建立知识网络。“讲”就是要讲透例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及审题的方法。“评”就要评在考纲、考点、考题上,针对学生习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性讲解,包括题型、方法的归纳。还要注意类比深化,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知识检索和联想体系。拓展思路,寻求规律,力争使知识、思维能力同步到位,讲评课后要组织相关题型的矫正性训练。  相似文献   

10.
凌锋 《地理教育》2009,(1):35-35
高三地理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考成功的关键,也是一线教师的惟一出路。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要把握“三讲三不讲”的复习方法,就有利于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王勇 《地理教育》2010,(7):60-61
一、深研“两纲一题”,把握复习方向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教师应深刻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考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认真解读双基;深入研究高考真题,总结试卷特点,探讨命题走向,明确复习方向。“两纲一题”是学科教学的基本遵循,是应考复习的指挥棒,更是抓好基础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惠锦兴 《物理教师》2006,27(12):47-50,5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所当然地成为高考中考查考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高考实验题以及与实验有关的基础题一直是考生争分的“主战场”.然而,不少师生面对“实验复习”却常常不知所措,成为教学的软肋,所以研究高考实验题的态势、走向和备考对策十分必要.1态势  相似文献   

13.
邱旭 《考试周刊》2011,(66):5-5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道:“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在每年的高三地理复习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将前一年甚至前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作为迎考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师在评讲高考试题时.往往局限于就题讲题,仅处于对试题本身的评讲上.而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和知识的迁移却无法兼顾,从而导致复习质量较低。如果教师在讲授的时候能够触类旁通,对原有的高考试题进行变式,  相似文献   

14.
纵这几年的物理高考试题,很多题看似曾相识,但细细分析比较,又顿觉耳目一新.它往往是原有常规题或经典题通过改造,巧妙变形,有的甚至直接从课本中变换而来.这类题称之为高考变形题.高考变形题在高考题中占一定数量,它主要是通过变换设问内容、变换设问角度、变换题设条件、变换题设背景、对题目进行拓展延伸等方法改造、变形而来.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考,也为了提高高考复习效能.第二轮复习要重视一题多变的训练.这是因为第一轮复习的任务主要是进行  相似文献   

15.
张露 《物理教学探讨》2024,(3):14-16+37
以二轮专题复习“热学计算题”教学为例,将热学知识板块、热学物理模型和高考中热学的高频考点整合于一道题中,通过一题多变进行复习教学,呈现出“一题两模型四考点”的复习课堂,以此提高高三复习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高考是检验学生地理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现今高考试题是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查的,培养地理解题能力应该是贯穿地理学习始终的一个任务,尤其在高三地理复习的第二阶段更应配合教师设置解题指导专题予以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7.
培养良好的习惯是高考地理复习成功的关键。针对高考地理科的复习,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课本习惯和读题习惯、积累知识的习惯、读图获取信息的习惯、关注身边地理的习惯等。  相似文献   

18.
临近高考,各科的复习都已到收官阶段。语文是各个学科中内容最为庞杂、变数最多的一科,阅读鉴赏等难度较大的题又在语文试题中占很大比重。此时,很多同学除了大量做卷子、背名句、记字词之外,不知道语文科的复习在这最后阶段还应该复习什么,怎么复习,甚至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其实,这一阶段的复习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简言之,就是要做好从“一题多解”向“多题一解”的过渡,其根本就是强化类型意识,立足规范,增强题感。  相似文献   

19.
这道高考压轴题以整数性质为背景,考查整数性质,如2010年高考江西卷文科压轴题、湖北卷理科第19(2)题等.希望同学们在高考复习备考中,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高考的必考题,这类题区分度大,不容易得分,因此受到高三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复习中,学生普遍感到答案变化多端,让人捉摸不透,复习没有信心,复习完感觉没有收获,到高考时还是“跟着感觉走”,往往得分不高,以安徽卷第8题为例,近三年全省考生平均分始终保持在1.8左右(满分4分)。古诗鉴赏题难道只能听天由命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相应的复习对策?本文试以古诗鉴赏题中常考的语言鉴赏题的指导为例,谈谈古诗鉴赏复习的有效性。一、分析“答案是什么”,找出复习教学的出路 近年来,古诗鉴赏题常受人诟病,设问方式不断涌现出“新花样”,答案也常给人“随心所欲”之感。但对常考题的题目和答案作分析,明确其考核目标,还是能够寻找到古诗鉴赏复习教学的出路的。1.设题方式及答案的不稳定性 对考生诗歌语言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的考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赏析字词表达效果,二是赏析诗句表达效果,即“炼字”和“炼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