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姚斌 《职教通讯》2020,(2):55-6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个人特征变量,构建了高职学生入党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研究了高职学生入党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政治面貌对其入党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均能正向影响高职学生的入党意愿和行为,作用力依次减弱;高职学生政治面貌能够通过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入党意愿和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交通大学2015—2019年博士毕业生就业相关数据,着重探究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选择的现状与趋势,剖析职业选择变化的核心因素。分析显示,博士毕业生职业选择会受市场供需关系、职业发展意愿、不同学科特点和培养体系内容等因素影响,呈现选择多元化的趋势。建议适应时代变化逐步厘清学术职业内涵,完善多元评价体系,从精准培养、就业引导和凝聚共识等方面促进博士毕业生更理性地选择职业。  相似文献   

3.
利用已毕业博士的调查数据,探究个人特征和博士生教育经历对博士职业选择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学术职业期望、论文发表更多、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得到充足导师指导的博士更有可能选择学术职业;男性、父亲单位类型为民营、三资、私营企业、东部生源、有学术参与和非学术参与经历、论文发表更多、得到充足学校支持的博士毕业后会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此外,影响学术和非学术劳动力市场中博士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博士职业发展客观表现和主观匹配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意愿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社会问题。基于精英阶层再生产理论和代际传递理论,本文利用北京26所高校2629份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再生产”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博士生在学术领域的再生产现象及其再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并比较了不同博士生再生产路径。主要的研究发现有:首先,父辈为非精英的博士比父辈为精英的博士更愿意从事学术职业;第二,位于社会阶层两极的非精英群体中的下层阶层和精英群体中的政治精英,进入学术领域的意愿较强;第三,所有阶层进入学术职业的意愿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下层阶层、政治精英、技术领域非精英、工人阶层、政治领域非精英、商业领域非精英、学术精英和商业精英;第四,政治精英与下层阶层学术职业再生产的实现路径不同——政治精英子女通过将政治资本转化为学术资本的“代际资本转化”方式,而下层阶层子女则多通过“自我生产”,实现学术资本的初始积累。  相似文献   

5.
博士研究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军,学术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有足量的、优秀的、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毕业生加入。本文关注的研究议题是“我国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数量是否充足以及哪些群体的博士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学术职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6344份脱产学术型博士生的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有七成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三成博士生流向非学术职业;在院校层面,“双一流A类高校”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学科层面,医学、经济学和工学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个体层面,女博士、普通招考和具有留学经历的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探究了博士毕业生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形成机制。通过分析1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333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发现,经济压力、导师指导及就业环境是形塑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职业前景认知的重要因素。经济压力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而是通过影响他们的物质偏好产生间接作用;导师指导和就业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还通过影响他们的物质偏好和职业前景认知对其非学术职业选择产生间接作用。男性博士毕业生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压力,且这种经济压力对其物质偏好的形塑作用显著高于女性博士毕业生。导师指导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及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在30岁以下博士毕业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东部地区就业环境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鼓励博士生树立多元化的职业价值观、为他们提供结构化的职业认知渠道和有针对性的就业支持等措施,帮助博士生理性应对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7.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研究生创新行为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设计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组织支持、创新意愿和创新行为的6个量表,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收集了302位研究生的调查数据,利用通径分析法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第一,研究生创新意愿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会通过影响创新意愿对研究生创新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第二,考虑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后,研究生创新意愿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强度更大,表明组织支持对研究生实现从创新意愿到创新行为的促进与激励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使用清华大学2007~2016年非定向博士毕业生的全样本数据,检验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选择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十年内,博士毕业生累计学术职业率存在显著学科差异,由高至低分别是人文学科(79.1%)、理学(69.0%)、社会科学(59.2%)和工学(54.5%);十年内,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选择学术职业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理学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率不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人文学科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率出现短期下降后回弹,主要表现为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就业比率的下降;工学和社会科学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率稳中有升,前者主要体现在选择博士后和到科研院所就业比率的上升,后者主要体现在选择博士后和到高等院校就业比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9.
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的博士生,职业期望受到教育条件、学术环境和经济基础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最终的学术职业选择是经过长期准备而做出的还是更多受到短期因素的制约?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学术职业、职业选择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2010年北京地区研究生发展调查的大样本数据,对当前我国博士生的职业期望、特别是学术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博士就读动机是我国博士研究生选择学术职业的主要驱动力,这可以理解为,博士研究生已经为其学术职业生涯进行了长期的心理准备;而就读于985或211等质量较高的学校、导师是教授等因素也对选择学术职业有正向的影响,同时存在非常显著的学科差异。  相似文献   

10.
子代与父代之间的职业流动是衡量社会阶层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利用博士职业选择的调查数据,本研究在职业代际流动视角下分析了家庭资本对博士职业期望及现实选择的影响,发现博士的原生家庭资本整体上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且博士教育能够在总体上维持或提升博士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出身不同阶层的博士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带有不同的倾向性.在选择非学术职业的博士中,家庭文化资本相对更高,经济资本更优越,出身高级管理者家庭的博士更倾向于选择行政管理岗位.选择学术职业的博士,其职业期望主要受到家庭文化资本影响,而家庭经济资本则影响了现实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11.
博士是学术职业的后备人才,博士对学术职业的认可度及其教育质量对于学术职业的发展和提升来说至关重要。从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得知,大多数博士对于学术职业有较高的认可度;学术研究是辛苦但却值得的,大多数博士在博士教育期间学术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创新观点和学术灵感对于学术研究非常重要;导师应该在博士教育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基于Nature 2020年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探究组织环境对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球整体情况来看,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不甚理想,学术从业意愿和学术热情现状均不容乐观,博士后对组织系统的5个维度的满意度一般;组织系统的不同维度对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专业成长支持作为近端环境对博士后人员学术职业从业意愿和学术热情积极影响最大,并且组织环境不同维度对不同背景博士后在学术职业从业意愿、学术热情存在异质性影响;其他变量如性别、专业、资助形式、国际流动、工作时长、已有年限和任期等也能对博士后的学术职业意愿和学术热情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促进包括教师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是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基于上海市442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对影响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意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参与治理态度和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意愿显著正相关;(2)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意愿,还可以通过参与治理态度间接作用于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意愿;(3)教师身份和教龄对主观规范通过参与治理态度影响教师参与治理意愿的中介效应有调节作用,非教代会代表、新手教师的效应更明显。需要加强参与理念宣传,营造良好参与氛围;注重意见反馈,提高教师参与效能感;用好激励机制,转变教师参与治理的态度;拓展参与范围,尤其注重新教师和非教代会代表在学校治理中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0岁及以上的健康老年人对生前预嘱的态度、签署意愿,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个体因素、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等维度探讨健康老人生前预嘱签署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8名调查样本进行问卷调查,选取8名老人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健康老人的生前预嘱签署意愿不高,农村老人、丧偶、年龄71岁及以上有更高的签署意愿。生前预嘱的签署意愿还与家庭重要成员的支持状况、老人理解生前预嘱的能力以及生前预嘱签署后的执行难易等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的健康老人生前预嘱意愿理论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与健康老人的生前预嘱意愿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而言,博士生毕业后继续从事学术工作。但是这一现象正在发生改变,博士毕业生开始谋求非学术职业,其中理工科的比例更高。这一变化的首要原因是社会对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强烈需求,博士生能力提升项目与市场化的求职意愿也推动更多毕业生进入工商业界。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可能走向是实行博士生教育分流机制:亲学院派保持博士生培养传统,亲市场派满足社会需求。同时,改革博士生培养方案与扩招应用型理工科博士生也是两大趋势。  相似文献   

16.
博士生是从事学术职业的主要后备人才,探明影响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因素具有现实意义。调查发现,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博士生对于学术的兴趣及喜好程度,终生从事学术探索工作的学术志向,导师的影响,对学术环境性质的判断和对学术工作是什么的判断等。持续增强博士生对学术职业的向心力,必须培养博士生对学术职业的持久兴趣,加强博士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充分发挥导师队伍的引导力量,规范与优化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7.
博士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个体微观层面数据的缺乏,导致对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研究并不深入,特别是缺乏对就业趋势的关注。基于2011—2015年X大学博士毕业生个体微观层面就业数据进行的量化分析发现:博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呈现由学术领域不断向非学术领域扩散,且在学术市场上的选择不断由重点大学向非重点大学扩散;在就业地域选择上不断由“属地就业”向“非属地就业”扩散,且就业地域流动性越来越强;在出国(境)选择上不断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扩散的新趋势。认为博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的这些新趋势和新特点,要求政府、高校及个人应积极做好多元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研究在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基于H省三所本科师范院校应届非公费师范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对非公费师范生在读期间从入学之初至毕业前夕从教意愿动态变化的类型、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非公费师范生在读期间从教意愿动态变化有积极稳定型、正向转变型、负向逆差型和消极维持型四种,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关键教学事件、重要他人和职业引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是理论学习、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关键教学事件对非公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动态变化产生直接影响,重要他人不仅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从教主观规范产生间接影响,非公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动态变化实际上是影响因素对其从教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从教主观规范产生作用的结果。基于研究发现,研究提出强化关键教学事件影响、发挥重要他人主观规范效应等提升非公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作为优秀文化的传递者与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其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愿进行研究体现得尤为重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该研究通过调查全国359所中小学校的6700名教师,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当下教师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愿较高,但在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等方面略显不足。教育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着教师的践行意愿,且文化认同是促进教师践行意愿提升的有效驱动力。该研究不仅为解释和预测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模型,还提出了增强教师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愿的建议,即注重培训心流体验、搭建资源互动平台、健全评价激励机制与协同多元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和决定性因素,知识数量不断增加、更新速度加快,更重要的是知识增长模式也在发生转变。知识转型对学术职业以及作为学术职业之源的博士教育产生了冲击与挑战,学术职业与博士教育从紧耦合转变为松耦合甚至解耦的状态。学术职业发展呈现出学术职业场所的社会弥散性、学术职业的国际流动性、学术工作合同的临时性以及博士后比例增加的特征。本文分析博士教育出现的问题以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发起的旨在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一系列博士教育改革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