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哈尼族糯比支社会中的宗教活动 宗教是迄今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和社会都经历过或正被信奉着的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大凡一种宗教,其内容总是包含着信仰和活动两个方面,宗教信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宗教崇拜活动是宗教信仰意识的表现。宗教信仰意识通过各种不同的宗教崇拜仪式发挥其能动作用,从而去作用和影响社会,社会中的宗教活动是宗教信仰意识的载体,并且是宗教信仰意识得以不断发展和长期留存的重要条件,万物有灵观念是糯比人宗教信仰意识的基石和出发点,由此扩张,形成了他们的多神信仰观念,进而在其社会中构成了大量的崇拜仪式与活动,通过活动又具体体现其宗教信仰意识。  相似文献   

2.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黄教)六大名寺之一,它凭借自然地理环境的神秘奇特和信众对高原藏传佛教的敬仰,创造和催生出众多灿烂辉煌的宗教文化成果和精神奇迹。其中形成了以宗教信仰-体育文化、节日庆典文化和民族风俗体育文化,三种类型的寺院体育文化,并以其独有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丰富了藏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构成了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视角看拉卜楞寺体育,对于研究人类体育文化发展史和拉卜楞寺厚重的宗教文化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认为人内在地寻求自我意识支持,寻求自我价值,并且这种自我价值意识会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青少年德育的目的是将社会要求内化为青少年的动机和意识,然后再由其将这些意识外化为行为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相关论述为青少年德育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七 元江哈尼族糯比支宗教信仰及其活动的功能与作用宗教的功能是指宗教在社会中的不同活动方式,包含有社会、社会集团和个人的要 求,受宗教的意识、活动、关系和机构的特点的制约。元江哈尼族糯比支社会中的宗教信仰及其活动的功能主要有世界观功能、补偿功能、交往功能和调节整合功能。受这些  相似文献   

5.
宗教现象是伴随人类文明的重要文化形式,宗教学在我国高校的开设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它独特的学科特点及教学规律必须认真、及时地进行研究。在我国多民族地区进行宗教学教学尤其必要从地区特点出发对其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等进行细致探索。在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宗教学时尝试以半开放式进行教学,即讲解学科的基本观点加以课堂开放互动结合的形式,是一种可供参考的教学模式,由此,既尊重少数民族生的宗教信仰习惯,又要对宗教产生、发展及其社会功用的一般规律深入分析,实现开设这门学科相应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长征途中工农红军被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后,正确处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则显得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基本都有信仰宗教的习俗,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问题,使其很多少数民族人认为对待他们宗教的态度就是对待他们的态度。红军长征中的宗教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第一次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7.
宗教在产生之初,其最大功用就是为人类脆弱的精神提供庇护。本文从人类学以及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宗教在解救人类心灵方面的两大作用:第一,宗教将个人融入了群体,不仅在形式上融合,而且从心理上实现了融合;第二,宗教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在此基础上,从宗教功能性的角度分析了屈原创作《九歌》的原始心理动因:生命的苦难滋长了屈原的悲剧意识与孤独情节,诗人承袭了荆楚文化中的宗教神话意识,将内心的苦闷以宗教祭祀的形式发泄出来,从而创作了《九歌》这等千古佳作。  相似文献   

8.
五 元江哈尼族糯比支宗教信仰 及其活动产生与流传至今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认为,任何宗教都是有起源的,宗教无起源论是经不起科学和历史的检验的,是经不起理论推敲的,亦是属于唯心史观的。宗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衰落和消亡的历史过程。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宗教是在人类物质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逐步形成的。众所周知,生物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人是从猿转化而来的,在人  相似文献   

9.
宗教问题是卢梭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有神论的"卫道士"卢梭,通过对传统启示宗教和无神论的全面清算,厘定了自然乃宗教的根基,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良心乃宗教的支点。卢梭的这种自然宗教信仰对现实的生活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自我意识作为一种心理结构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它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个体正是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调节自己,在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求得独特发展的。本文在了解和研究自我意识的內涵、功能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矛盾与特点,并探讨如何塑造大学生健全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1.
人类一直注重反思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反思是沟通理解与实践的桥梁。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探索和自我超越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与融入现实的关键。教学反思对教学智慧生成具有重要价值。教师需要通过诉求理论观照,研究自身教学实践,换位思考,撰写反思日志来提升教学反思的策略,生成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重大比赛(世锦赛、世界杯、公开赛)中技术使用的统计分析,以及对相应的研究成果的引证,来对国际乓联通过三项(小球变大球、无遮挡发球和11分赛制)规则修改,以提高乒乓球观赏性设想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乒乓球技术前四板的使用率明显高于三项规则修改前的使用率;三项规则实施后相持技术的使用率明显减少;比赛中每轮发球次数为2次和实施无遮挡发球,使得接抢段的使用率明显高于21分赛制;三项规则实施后击球的回合数没有得到增加.三项规则实施前中国获得的三大重要比赛冠军比例为65.10%,规则实施后的比例为82.20%,三项规则实施前后中国优秀运动员的世界排名没有受到影响;11分赛制使比赛具有偶然性增大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基础体能训练中通过运用几项科学有效的训练内容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身体体能方面的能力,即心率储备、耗氧储备、身体各部肌力比的能力等。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科学针对性训练,即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固定的运动量,在固定的间隔时间里完成固定的运动强度,这样可以在一段时间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通过数据证明陆上基础体能训练在提高青年男子短距离自由泳成绩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质健康促进的缺失性问题,提出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若干理论思考,研究认为,首先,健康促进模式应重在实在,提高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的有效性;课程设计应以体育教学项目为切入点,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注重体育项目的本身特点并进行有效分组;其次,应从健康促进评估的角度加强多维度建设(如短期效应,中期效应和长期效益);再次,就体质健康标准而言,应注重指标的选择,即体现不同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最后,应建立相应的政策以保障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中健康促进的实施,并藉此希望能够与广大同仁探讨和商榷。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优秀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在国际大赛中对成绩的影响愈来愈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建立运动员竞技状态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法、实验观察法、实验测量法以及神经网络建模法,运用MATLAB语言为建模工具。研究结果:运用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建立了具有评价速度快、准确度较高、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点的竞技状态评价模型。针对在建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相应解决措施,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平面斜劈运动是典型的动力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应利用运动和相对运动等规律,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建立牛顿运动定律方程求解,并进行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对速度滑冰直道滑跑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组采用献资料,录像观察,跟踪对比,调查研究,技术分析等方法,对速度滑冰直道滑跑技术的教学特点、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手段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结果显示:直道滑行的蹬冰是速度滑冰技术的关键,抓住了直道滑行的蹬冰技术,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其它技术的形成,因此,直道滑行蹬冰技术应是速度滑冰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8.
探讨跳远起跳过程中起跳腿下肢髋膝踝关节生物力学表现对跳远距离的影响。同步采集15名跳远运动员的踏板起跳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发现跳远的姿势对跳远成绩的影响作用最明显,踏板时刻,最大冲击力时刻、缓存最低点和离板时刻的髋膝踝三关节的角度,以及踏板起跳时间、屈膝时间与起跳总时间的百分比及垂直方向最大地面反作用力对跳远成绩都有重要影响。起跳过程须强化合理正确的起跳姿势,起跳环节触地时下肢关节尽可能伸展,踝关节主动踏板,尽可能减少踏板起跳时间;加强起跳腿下肢力量,提高起跳腿的控制力,将有利于提高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9.
白光璧 《职大学报》2001,12(2):36-37
指出磨机衬板螺栓的断裂现象及其危害,分析断裂原因,介绍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走访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学方法,对不同时间段的文献统计结果和相关体育文献内容类型统计结果对体育优势研究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优势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无意识状态,认识程度较低。建立完整的体育研究的优势理论体系将有助于各种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