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以高校体育教师个体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转移过程理论,通过梳理和深入剖析知识转移过程,试图对体育教师知识转移内在规律及应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包含四个阶段,分别为发送获取、学习沟通、应用甄别和留存内化,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知识转移方式均有不同;高校体育教师在知识转移过程中遵循需求牵引力、距离最小律、环境推动律和互动发展律。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专业性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内在根据。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自主性、学术性和文化性特征,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着专业自主意识淡薄与专业发展能力偏弱问题同在、知识本位教育倾向与主体性迷失现象并存、行政驱使与功利性选择矛盾突出等现实困境,由此提出破解这些现实困境的策略:提升职业认同感,激发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学术引领,推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建设;践行协同善治理念,完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界定高校体育教师及其隐性知识的基础上,阐述高校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特点。通过SWOT分析,对高校体育教师隐性知识传承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优劣势剖析,提出学校及体育教师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机遇、扬长避短,提升学校在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体育教师的个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生 《体育与科学》2011,32(2):107-112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已成为我国高校体育创新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对个人知识管理和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知识管理重要性和概念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包括个人知识存储和累积、个人知识构建和完善以及个人知识应用和创新的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体系,并对360度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虹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1):104-10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笔者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结构体系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保障机制是推动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由外在控制向内在驱动转变的根本动力。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基于自组织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师教育运行机制进行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系统,具有全方位开放性、非线性运行机制、非平衡态发展机制和系统因子涨落机制等耗散结构特征;从高校体育教师教育多元化目标机制、自组织运行保证机制、动力驱动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4个方面对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保障机制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焦虑的社会地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经济待遇、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三个方面,对引起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焦虑的社会地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在于“知识”,认为要正确认识运动技术,并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修养,才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提高,进而将职业焦虑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从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能力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构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构建高校体育教师合理知识、能力结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伟  张波 《体育世界》2014,(3):114-115,113
教师学习是事关教育事业的核心问题。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学习研究尚处于萌芽状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在系统梳理和反思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教师学习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学习研究范式经历直接研究到间接研究的改变;研究重点经历“教”到“学”的转变;研究动力经历“他育”到“自育”的过渡。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和研究类型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学习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研究分析中国高校高学历青年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现状,结果表明:高校高学历青年体育教师在科研上处于优势;相互学习和自我知识的更新在高校高学历青年体育教师团体中没有引起重视;对新《课程纲要》等基础知识的了解及体育训练竞赛能力较为欠缺;阅读专业书刊、有关专家讲座是增进高校高学历青年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主要来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孔军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86-588
在知识转移视角下对传统体育教育状况进行剖析,分析传统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知识转移视角下对传统体育教育组织工作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尹龙  李芳 《体育科研》2019,(6):16-21
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近期的重要论题,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是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一种资源和创新的源动力。因此,高校转型发展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其实质就是实现高校和社会两个渠道中知识的转移和创新。研究利用经济学知识,从知识转移的机会、动机和能力三方面构建与知识转移效果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高校体育院系与合作单位的知识转移情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回收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院系与合作单位之间的知识转移动机与知识转移能力都对知识转移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知识转移机会则通过知识转移动机与知识转移能力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offers a conceptually based commentary that addresses a longstanding dilemma for physical education, of what theoretical insights can usefully be pursued as a basis for advancing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edagogy and assessment. It utilises the work of Basil Bernstein to argue that structural and symbolic boundaries are key to understanding and productively engaging with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lations between curriculum, pedagogy and assessment are examined in terms of their linkages with legitimate knowledge structures and knowledge relations in/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n turn, with equ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While curriculum, pedagogy and assessment are each identified as important avenues for critically informed pedagogic action, the collective dynamic is identified as over-riding any single influence. Furthermore, that dynamic is shown to be inseparable from the knowledge structures in/of physic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缄默知识是英国学者波兰尼于1958年首次提出的1个概念。20世纪70年代后缄默知识理论引起了英语国家各种管理人员以及一些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并开始在西方流行。现在缄默知识理论已经波及到了人类文化几乎所有重要的方面,如科学、伦理、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缄默知识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多见。文章简要地介绍了缄默知识及其特征和作用,对体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及其作用进行了粗略的分析,为人们认识体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促进学校体育能够进行远程教育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学校体育远程教学是最经济实用的方式,远程教学应该体现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特点,要能够进行互动式交流;学校体育教学课件和资料、学校体育资源库和学校体育远程教学网站三者互相关联,前两项是基础。以网络为基础的学校体育远程教育资料要方便阅读、方便下载、方便观赏;在学校体育远程教育建设时应该做到理念清晰、工作流程设计合理、技术应用合理,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中小学体育教学为切入点,对保健康复知识在中小学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保健康复知识纳入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去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兴趣、引导体育课程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同时,提出了在体育课堂进行讲授,开设保健康复课程以及把保健康复知识编写到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的对策,为保健康复知识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论知识经济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经济形式,世界各国均十分关注对它的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极大地提高终身体育的地位并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而终身体育的发展又将为知识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健康体魄的高素质人才。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应大力加强终身体育,并逐步建立起终身体育体系,以促进体育生活化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资料法,对体医结合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以体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基础,把体育健身的生理学、运动医学原理,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并结合学生未来的工作意向,选择、抽取、整合与创编体医结合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可以使在学习医学知识与体育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中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称之为“学习迁移”.在形成和掌握各种运动技能过程中,先前学过的动作和现在学的某些动作往往会发生相互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简称迁移);起消极、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干扰).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安排,应尽可能促进正迁移的实现,避兔、防止和消除负迁移的消极影响,并科学地安排教学进度.本文主要从动作技能的迁移;知识的迁移;态度的迁移;合理运用迁移作用的条件等几个方而,来探讨迁移规律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分析法,深入剖析后现代主义,探究知识管理及体育教师教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理出体育教师后现代教学知识观的脉络图,后现代教学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全新的审视视角,对继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很好的启发与借鉴作用。本文综合归纳出高等院校教师后现代教学知识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赋权增能的多元价值,2)竞合策略的学习要领,3)体育评价的典范转移,4)资讯媒体的虚拟运用,5)差异化的学生主体观,旨在推动体育教师个人的体育及运动知识转换为对学生、对学校有帮助的力量,以达成体育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