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曼殊是20世纪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开风气之先者。他对拜伦、雪莱的翻译,他的文学创作,以及他自由不羁、多情放诞的单纯气质,都成为五四浪漫作家的精神资源。他为现代文学贡献的艺术形象———叛逆、孤独而感伤的飘零者———也成为五四浪漫小说的经典形象。探讨五四浪漫派与苏曼殊的关系,是理解现代中国浪漫主义产生与沉寂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苏曼殊是中日混血儿兼私生子,《绛纱记》是苏曼殊第一次尝试写作的短篇小说。从文本中"糖"的意象以及他对于女性、对于爱的独特抒写中,可看出《绛纱记》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言情小说,还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投影。苏曼殊赋予这些爱情悲剧以本体上的意义,具有明显的自叙性,它揭示出作者的痛苦与挣扎,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切领悟。  相似文献   

3.
拜伦名诗《哀希腊》自1902年经由梁启超译介以来,一而再,再而三被翻译家复译。互文性理论的出现为翻译学更好地解释一作多译和不断复译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文章结合互文性理论,对比了《哀希腊》4个复译本(译者分别是马君武、苏曼殊、胡适、查良铮),力图挖掘文本间的互文关系,进而指导诗歌翻译的互文性解构与重构。  相似文献   

4.
斯宾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著名诗人,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举世瞩目的诗歌作品,分析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一种永恒的主题,这种永恒包括爱情、道德以及诗歌三个方面。本文对斯宾塞诗歌中的创作主题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加深对斯宾塞诗歌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画家和雕塑家之一,同时也是成就非凡的诗人。他一生写作了三百多首抒情诗和十四行体诗,他的诗歌不仅动人,而且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奥的思想,他的诗歌是他一生心灵的写照。本文将通过分析他的爱情、友谊和有关人生探索的诗歌,试图去理解艺术家对这些问题的独特见解,同时展现米翁在诗歌领域的高超造诣。  相似文献   

6.
形式的等值是诗歌翻译中整体等值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诗歌形式是文体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在诗歌翻译中注重文体风格的等值就不能忽视诗歌形式的翻译再生。《红色手推车》以语相为突出特点,本文将通过比较此诗的三种汉语译文理解诗歌翻译中通过语言语相再生实现文体风格上的等值。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过程中,外语知识的局限会影响翻译的质量.阐释学认为人的"前理解"是一切理解活动的前提,但由于释义者处于特定的历史传统环境中,他的"前理解"容易造成理解的偏见.必须不断地通过释义循环,以涤除偏见.释义学派所提出的理解方式--扩大认知语境;突破历史局限,与原作者达到"视界融合":不断再认识、提升理解,可以促使译者避免...  相似文献   

8.
苏曼殊、郁达夫在中国文学史上均位列名家,由于童年的身心创伤,形成孤独的性格,两人多以自己为原型,留下身世的迹痕和情感的倾向,"自叙传"是对二人比较研究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9.
翻译人人都在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好。翻译成果的好坏取决于译者的翻译功底,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自身的翻译素养。而诗歌的翻译在这一方面对译者的要求更是加深了一步,要成功地翻译出一部出色的诗歌,首先就看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程度,其次就看译者对信达雅的深化程度,既对诗歌的"意美","形美","音美"的达成程度。我们在做翻译时,应在力求达到信达雅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化",将信达雅作为基本要求去努力实现,而将化境作为最高标准去追求,从中提高自身的翻译涵养。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著名的"新月派"诗人及文学翻译家,孙大雨先生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他认为每首诗歌都由形式和内容这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构成,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更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统一。本文对孙大雨早期的英诗汉译进行探究,重在分析他在翻译中对诗歌形式的处理,指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孙大雨更倾向于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对原诗形式进行充分迻译。  相似文献   

11.
本雅明的翻译思想概括来讲就是"翻译超越论",其中的"纯语言"以及翻译的"森林喻""再生喻""切线喻"和"陶罐喻"对翻译诗歌有很大的启示;而庞德作为西方文艺学派的代表,他的"创译"让人耳目一新,与本雅明的翻译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以庞德的汉诗英译为例,进一步阐释本雅明的"翻译超越论"具体的理论应用,以此为诗歌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英语爱情与死亡主题诗歌意境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英语爱情诗歌意境丰富多彩,严肃、赞美同时也不乏奔放艳情,同时也可能极度罪恶而不自觉。死亡诗歌同样意境多变,美丽、豁达同时勇敢开朗,甚至敢于与死神一战且抱必胜之心。汉译诗歌为再现这些意境,创造性地模仿了原文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选词上大胆创新,为中国新诗歌的发展提供了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美论"出发,综述了该理论的发展脉络,对许渊冲先生的主要观点利进行了列举和概括,并简述了对卡明斯(e.e.cumings)的经典诗歌Love is more thicker than forget的研究现状。从音美、意美、形美等角度对这首诗及其译文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和赏析,并对"三美论"在这首诗中的体现进行了总结概括。有利于读者理解"三美论"在诗歌翻译及赏析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从更深层次理解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4.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重要的早期浪漫主义诗人.作为画家、诗人、雕刻家,他的诗歌中互文性特征显著.他诗歌内部及诗歌与绘画间存在共时性互文;诗歌与其他作家的文本有历时性互文.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对他的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对全面深刻地理解他的主题及美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看,诗歌意境的感知不是对意象个体感知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一个格式塔质意象。"格式塔"概念在诗歌意象和意境的翻译中具有极大的适用性。李清照词《声声慢》情感婉约暗含、具体意象众多、叠词浑然天成,意境翻译颇难。以林语堂和许渊冲的翻译为例分析,可以看出:意象的传达并不是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意象的感情色彩亦是十分必须的。林译运用"格式塔质",调动多种感官,勾勒出一幅完整的秋景图;许译则更注重格式塔式整体意境把握,得意忘形。在许译中,单个意象不像林译中那样清晰可辨,但"格式塔意象"上更胜一筹。在《声声慢》意境翻译中所体现的格式塔质,在理解和翻译古典诗词中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键词的译介研究是一种了解文化碰撞和文化协商的学术研究,为在中国语境下研究西方文艺理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当前国内的文艺理论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意义。关键词的译介研究的引介和运用,对于
  关键词在中国的知识演变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及翻译实质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和翻译研究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几种诗歌翻译思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纲 《职大学报》2010,(3):104-106
诗歌是文学中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也是最有魅力的部分之一。本文力图探讨近代中国的几位诗歌翻译大师的翻译思想:从郭沫若的诗歌翻译的品质观、创作论到王佐良的选材观和社会关联说再到许渊冲的"三美"说、"三化"论、"三之"论,这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我国的诗歌翻译,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正在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是西方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者,著名诗人、批评家、翻译理论家、翻译家。他翻译并出版了许多中国古典诗歌,最大成就都收集在《神州集》中。通过翻译,他把中国古典文化带进西方现代文化之中的同时,还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本文以《神州集》为个案,试图探讨庞德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诗歌的翻译对穆旦后期的创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穆旦在解放后致力于诗歌的翻译,主要集中于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自身的诗歌创作相应受到翻译潜移默化的影响,面临更多的诗歌形式的诱惑与选择。这一过程与痕迹,比较穆旦前后期诗歌就可以看出:其后期诗歌诗歌创作更加注重形式的严谨,穆旦创作的诗歌中具有整齐的格律风格,后期更注重诗歌的节奏与音乐性。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阐释学发展的历史,解释了现代阐释学中"前理解"、"视域融合"、"偏见"等基本原理的内涵,最后从翻译的主体研究、客体研究、权力话语、翻译标准等四个方面的讨论了现代阐释学对翻译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