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不仅有利于提升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民族间的认同感,而且对于增进文化交流与互动,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译介学视角出发,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和译介受众四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进行探讨,以期实现最佳译介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虹 《职大学报》2013,(1):71-73
梳理翻译的语言学派对普拉斯诗歌译介的对比研究多以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翻译为取向,而忽略了其诗歌译介在目标语文化中两种接受者的感受是否相等的问题。虽然等效译论非议众多,但按照等效论的观点,译文必须在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关键意义,这无疑给诗歌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地方族群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比于中华主体文化,其英语译介发展严重滞后,亟待得到更多关注。为进一步促进海内外文化互鉴,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本文以赣南地区客家文化为例,尝试探索地方文化译介发展的现实可能路径。结合赣南客家文化特点,文章从赣南客家文化译介内容规划、翻译策略研究以及数字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赣南客家文化英语译介实践和研究的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为广大地方族群文化译介方案设计和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播的基础,翻译人才的本土化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百色高校译介活动为例,从百色学院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中心、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西民族语言文化与译介研究基地、百色学院壮英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三个民族典籍翻译中心的现状出发,探讨壮族文化翻译人才培养本土化的重要性,为广西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简述安徽省九华民歌悠久历史和鲜明特色的基础上,分析了九华民歌对外译介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着重从精选译介内容、明确译介主体、活用翻译手段、优化对外传播四个方面探究了九华民歌对外译介策略,以期提升九华民歌译介效果,促进其国际传播,推动我国优秀地方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和语境化的过程,应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现实,从接受方文化和接受情境的角度出发,使翻译更为客观。《论语》这一具有丰富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经典名著,虽然本身不过万余字,但对于一个外国读者来说,其深刻含义却是很难理解的。要让外国读者了解孔子、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就要基于语境化来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7.
林纾,作为中国晚清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是中国译介西方文学作品的第一人,在当时社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虽然林纾不懂外语,他和魏易及其他翻译者合作,通过倾听口述者的口译,林纾翻译的作品多达180部。他与众不同的翻译风格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独特的地位,他的作品也大受赞赏。林译《黑奴吁天录》,即斯托夫人所作的《黑奴吁天录》,是其最为著名的一部作品。众所周知,英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各自包含不同的文化因素。而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本文从英汉词汇对比角度来探讨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对林译《黑奴吁天录》的影响,以便研究在英汉翻译中,如何做到既有利于中西方文化思想交流,又巩固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是中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又是杰出的翻译家,兼修东西思想文化,一生译介了大量的外国文化科学著作。处于一个社会动荡,新旧文化交替的年代,郭沫若无论是诗作还是译作都充满热情和力量。作为五四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先驱,郭沫若的翻译思想,如“处女媒婆”论,“创作论”“风韵译”等,一度在中国译界掀起了译海微澜,对后来的翻译思想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严复(1854-1921年),福建侯官人,字又陵又字几道,是晚清社会一位学贯中西的启蒙先驱,是思想敏锐的学者,是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真理的中国人.严复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学术、提倡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此,他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名著.严复在译介西学名著同时,引进了与文化同姻的西方现代版权制度,并对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版权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版权思想.  相似文献   

10.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译介研究成绩斐然,但以地方族群文化为目标的英语翻译与域外传播实践及其研究却相对不足。文章首先探讨分析地方族群文化译介的主要特点,然后以赣南地区客家文化为例,简要总结和梳理了赣南客家文化英语译介的发展现状,以期为地方族群文化译介方案设计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儿童文学成果丰硕,但翻译传播形势不容乐观。译介学和传播学为文学翻译提供了系统的研究视角和实践路径。以译介学理论基础“创造性叛逆”和传播学经典五要素为参造,透视中国儿童文学成功“走出去”典范之一《青铜葵花》,发现其在保留文化意象、再现原作风格和实现文本功能三个方面开展了“译者创造性叛逆”,在出版机构、宣传效应和封面设计三个方面开展了“接受环境叛逆”。“译者创造性叛逆”和“接受环境叛逆”是译本顺利产出和成功传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13年至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官方英译文为语料库,以美国CNN网站同时期的一些与我国有关的报道为参考语料库,利用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和话语批评方法,分析中国外宣部门在译介中国政策时对"develop"系列词汇的使用情况,辨析与西方国家理解差异背后的原因,批评西方国家在译介中国话语时的"话语霸权",反思我国的外宣翻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外译是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一种主要途径,其在实践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正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有着悠久的传教士历史和文化的意大利,对中国古代典籍和传统文学的译介开始于明朝,根基深厚,但在清朝以后逐渐让位于法国。通过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特点,可以引起我们对意大利汉学研究和译介历史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翻译禁忌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意识形态、宗教伦理道德、社会经济文化等制约而在翻译内容和翻译方法上产生某种顾忌或忌讳。本文从意识形态角度探讨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赛珍珠作品《大地》译介中产生的翻译禁忌。  相似文献   

15.
欧·亨利小说在我国的译介开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从作品引进数量和重点、对作者作品的介绍、出版单位的规模等来看,欧·亨利小说作为翻译文学系统中的某一项目,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翻译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却游离于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之外,没能得到赞助人的重视。以多元系统理论为视角,可以具体论述意识形态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欧·亨利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严复和林纾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两大翻译家,是把西方学术文化思想引入中国的先驱,引领着中国近代文化的现代转型。20世纪中叶以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得研究者意识到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话语形式,它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行使着权力,以更不易觉察的方式构建着主体和客体。从这个角度观照以严复和林纾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翻译,则可以发现知识背后的政治在塑造中国文化身份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化间性翻译理念是对翻译的一种理论指导,对完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翻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化内涵以及表达方式上的转义,能够促使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完成,不断丰富相应的文化内涵和基础。跨文化交际影响了世界格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文化间性翻译的作用,跨文化交际具有了更好的效果,达成对文化内涵的不断扩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不通西文的翻译家林纾译介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开创了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然而,在其180余种文学译作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讹错,成为众多评论家评论林译小说忠实与否的焦点。文化操纵理论的出现为研究林译小说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历史的眼光对其做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即这些讹错是受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共同操控的结果。这一研究结果为人们更加客观地评价译者及其译作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诗词都用古典的中国格律诗体写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毛诗词中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来研究毛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根据关联理论,文化负载词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译者应充分考虑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等因素,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文,努力实现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社会符号学认为翻译即翻译意义,即交流文化,并且提出了翻译的标准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本文从1940年傅东华先生翻译的《飘》译本中选取例子,分析和展示了原文中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及各自的语言功能如何在其译本中得到再现。结果显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可以作为翻译研究和指导翻译实践的一种综合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