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西会战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战场上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战,目的是为了夺取国民党空军芷江机场,为进攻四川建立前沿阵地,同时籍以挽救孤悬于太平洋战场上日军。但是,由于国民党官兵的浴血奋战、广大湘西民众的积极支援、陆军空军的协同配合、加上国民党战略战术运用正确,击败了日军的进攻,取得湘西会战的胜利。这一胜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会战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保卫了芷江机场,更重要的在于它揭开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反攻的序幕,成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反攻的起点,同时也为芷江受降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2.
1945年,抗日战争空中战场已经实现了敌我优势转换,而驻芷江中美空军对日军的威胁尤为重大,这是日军发动湘西会战的重要原因。中美空军积极应战,战前,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任务明确,战略战术安排得当,通信和陆空联络技术与方法得以改善。会战中,以芷江机场为主阵地,配合国民党地面部队,消灭前线日军,主动出击,轰炸日军后方交通要道和据点,扼制日军对芷江机场的偷袭,并承担将新六军从云南空运至芷江的任务。中美空军在掌握制空权和有利作战气象条件等因素下,对陆军的守-攻都形成了有力支持,加剧了日军后勤补给的困难,成为湘西会战的重要致胜因素。但空中优势能成为会战致胜因素,在中国对日抗战中却仅在湘西会战所见。  相似文献   

3.
豫湘桂战役是抗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发动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日军预定的战役目的是:打通“大陆交通线”,占领并确保湘桂、粤汉及京汉铁路南部要冲,摧毁我空军之主要基地,破坏沿海防务,打击我野战军等企图。日军从1944年1月开始战役准备(日军称“一号作战”),动用了日军中国派遣军约50万人实施作战闭。  相似文献   

4.
豫湘桂战役,是抗日战争后期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于1944年4月到1944年12月,向国民党战场的豫湘桂地区发动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带有战略性的进攻战役。日军称之为“一号作战”。国民党军队在这次战役中,屡战屡败,造成抗战以来国民党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一日军大本营迫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在1943年秋天,就开始酝酿发动这次战役。 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一年。当年夏季,苏军粉碎了德军的夏季攻势,10月开始反攻,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在地中海战场,7月,英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德意日轴心同盟开始瓦解。在太平洋战场,美军经过中途岛、瓜岛战役后,已转守为攻,先后攻占了阿留申群岛、新乔治亚群岛。日军的舰艇与飞机被大量击毁,开始丧失了制海与制空权,面临海上交通被切断,太平洋的日军有同本土失去联系陷入孤立无援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1944年4月日军发动了"一号作战",图谋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河南会战为该战役的第一阶段,日军在河南会战中使用了战车第3师团。日军的战车师团在豫中平原上快速推进,配合步兵部队完成了一系列作战。中国军队面对师团规模的战车部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遭到惨败。日军使用战车师团是中国军队河南会战中溃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湘西会战又称为雪峰会战,因为其主要战斗都是在雪峰山脉附近发生的。日本战史又称芷江会战,因为日军本次作战的目标就是芷江城。湘西会战是八年抗战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八年期间国军22次大型会战  相似文献   

7.
正湘西会战又称为雪峰会战,因为其主要战斗都是在雪峰山脉附近发生的。日本战史又称芷江会战,因为日军本次作战的目标就是芷江城。湘西会战是八年抗战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八年期间国军22次大型会战中少有的中日对攻战。中日双方投入自己的精锐部队以强碰强,激烈厮杀2个月之久(从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最终以10万日军兵败如山倒的惨败结束。湘西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  相似文献   

8.
<正>湘西会战又称为雪峰会战,因为其主要战斗都是在雪峰山脉附近发生的。日本战史又称芷江会战,因为日军本次作战的目标就是芷江城。湘西会战是八年抗战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八年期间国军22次大型会战  相似文献   

9.
<正>湘西会战又称为雪峰会战,因为其主要战斗都是在雪峰山脉附近发生的。日本战史又称芷江会战,因为日军本次作战的目标就是芷江城。湘西会战是八年抗战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八年期间国军22次大型会战中少有的中日对攻战。中日双方投入自己的精锐部队以强碰强,激烈厮杀2个月之久(从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最终以10万日军兵败如山倒的惨败结  相似文献   

10.
<正>湘西会战又称为雪峰会战,因为其主要战斗都是在雪峰山脉附近发生的。日本战史又称芷江会战,因为日军本次作战的目标就是芷江城。湘西会战是八年抗战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八年期间国军22次大型会战中少有的中日对攻战。中日双方投入自己的精锐部队以强碰强,激烈厮杀2个月之久(从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最终以10万日军兵败如山倒的惨败结束。  相似文献   

11.
<正>湘西会战又称为雪峰会战,因为其主要战斗都是在雪峰山脉附近发生的。日本战史又称芷江会战,因为日军本次作战的目标就是芷江城。湘西会战是八年抗战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八年期间国军22次大型会战中少有的中日对攻战。中日双方投入自己的精锐部队以强碰强,激烈厮杀2个月之久(从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最终以10万日军兵败如山倒的惨败结  相似文献   

12.
日寇发动豫湘桂战役并入侵黔南,其打通大陆交通线的目的在次,对蒋介石以打求和,使日寇在败亡中求得一线生机才是主要的企图。日寇孤注一掷的军事行动,其企图终未得逞。日寇发动的战役使其最后一支机动兵力不是被拼掉,就是被粘在交通线上不能动弹,自己敲响了彻底覆灭的丧钟。  相似文献   

13.
日寇发动豫湘桂战役并入侵黔南,其打通大陆交通线的目的在次,对蒋介石以打求和,使日寇在败亡中求得一线生机才是主要的企图,日寇孤注一掷的军事行动,其企图终未得逞,日寇发动的战役使其最后一支机动兵力不是被拼掉,就是被粘在交通线上不能动弹,自己敲响了彻底覆灭的丧钟。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五年五月开始的湖南雪峰山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益阳地区发生的最大一次会战,也是我国八年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这次胜利是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终的。 一九四四年,日本对国民党战场豫湘桂地区发动新的军事进攻,先后占领衡阳、桂林。但是,由于国民党第四方面军重兵驻防湘、桂、黔、川、鄂一线,日本占领的湘桂铁路无法通车。为了打通湘桂线,进而占领湘西、深入西南,日军集中六个师团共二十多万人的兵力,于一九四五年五月初向我第四方面军驻地发动了全面的疯狂进攻。  相似文献   

15.
1944年春,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部队,发动了著名的车桥战役。 当时,苏联红军把德国侵略者驱逐出国境,希特勒彻底崩溃已成定局。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增强了对日反攻。日本帝国主义为挽救其太平洋战场的失败,摧毁美军在华南的空军基地,于1944年1月发出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命令,从后方抽调兵力发动对国民党战场的战略进攻,企图打通平汉、粤汉、湘桂等铁路,建立由中国大陆至东亚各地区日军的交通补给线。在苏中战场,由于日军调走大批老兵,补充一批新兵,战斗力和士气都有所下降。为了弥补兵力不足,日军一方面收缩防区,一方面大规模扩建伪军,仍能相对集中兵力,继续对第四军分区进行“高度清乡”,阴谋对第三军分区实行“扩展清乡”,对第二军分区实施“强化屯垦”。中共苏中军区委员会针对这一形势,根据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提出了“更顽强的坚持原地斗争和更有效的准备反攻力量”的方针,广泛地开展对敌攻势,打击日伪军“清乡”、“屯垦”计划,缩小沦陷区,扩大解放区,为最后战胜日军创造条件。 淮安、宝应以东涧河沿线地区是日军华中派遣军第六十五师团和第六十四师团驻防的结合部,车桥是这个结合部的边缘据点。车桥又是苏中抗日根据地和苏北抗日根据地联系的枢纽。夺取涧河沿线的车桥地区,既能  相似文献   

16.
龙潭战役,是抗日战争湘西舍战中一次光耀国史、蜚声国际的重大战役。1945年4月.日军在世界法西斯国家大势已去的条件下,为了做垂死挣扎,企图起中国军队反攻准备本送之际,发动了以摧毁立江飞机场,解除它对日军的威胁为直接目的,并进而向大西南进军,以四贵阳,减退陪都重庆的“游江作战”.中国军队奋起抗战.并取得雪峰山阻击战的重大胜利,史称湘西会战。其中,龙还战役是湘西会战中一次重大战役。4月11日,日军主力第20军第116师团分3路从邵阳出发向西进犯。右纵队第109联队,联队长沈寺保二良,下辖三个大队,并配底独立山炮第二…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战争重点于1944年转向太平洋战场之后,日军节节败退,海路交通全被美军切断。为援救东南亚的"孤军",几近穷途末路的日本人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攻中国抗战的大后方——云贵川一带。其中,南路日军来势汹汹,从缅甸出发,以昆明为主要进攻目标。然而大规模的战争尚未打响,这路日军却莫名地损兵折将,结果是不战而溃。  相似文献   

18.
1943年底,意大利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希特勒德国已有摇摇欲坠之势,日寇在太平洋上步步失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败已定格局。1944年春,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开始了局部战略反攻,年初,英军占领了马绍尔群岛,日军在太平洋上的交通线有被切断的危险,而且日本本土防卫也受到了中美空军混合团的威胁,因此,日寇准备在中国大陆上作最后挣扎。急需打通由中国东北直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摧毁中美空军在华中、华南的基地、挽救其侵入南洋的孤军,并保住必要时由大陆经朝鲜撤兵的最后通道,为此,日本  相似文献   

19.
湘西会战之所以获胜 ,是因为中国军队有地利、人和之便 ,且军事力量对比我强敌弱。湘西会战是国民党战场从防御转入进攻的重大转折点 ,它张扬了国威 ,显示了中国官兵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20.
1944年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是年11月,桂林沦陷,至1945年7月日军撤出,日军侵占桂林及周边地区8个多月。桂林周边的村庄在此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遭受了重大损失。许多民众由于亲身经历过桂林之战,有十分真切的感受,记忆独特、新颖,具有不可替代性,是评价此战重要而不可多得的依据。民间的历史记忆可归纳为"逃难"、"日军抢夺、破坏、屠杀"、"民众人性"、"日军败退"四个方面,这些记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日军侵占桂林期间的民间历史记忆的保持方式应尽量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