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贾柯 《传媒观察》2015,(2):46-48
网络传媒由于技术之利,使网络文学成为"可写的文本",呈现出写作与阅读的动态性。网络文本的开放性,给创作带来的无限修改与编辑的可能、超链接功能,使网络文学的阅读演变成一种现代文化生活的"游荡者"。  相似文献   

2.
阅读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也是可以颠覆的。当前,在各个大网站推出微博业务的时候,很多人,包括出版界的一些前卫人士都在争相"围脖",甚至大有以没有"围脖"为耻之势。风靡一时的网络阅读已经给传统纸质阅读带来了挑战,纸质阅读是按照逻辑推演的顺序完整地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而网络阅读最大的特点是文本的超链接,超链接的浏览是没有逻辑推演顺序的,是满足好奇思想的散点式阅读。网络阅读培养出  相似文献   

3.
魏佳 《传媒》2018,(3):69-71
"屏"媒的演变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电视,到现在互联网世界中的电脑、手机等,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屏"媒的性质产生变化,信息的无限量使得大众的"屏"阅读方式呈现出交互式阅读、移动式阅读、超链接式阅读、感官式阅读等新特征,这些特征也会对未来的阅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郭学文  许萌 《传媒》2021,(4):64-66
微信阅读日益成为社会化阅读的入口.从媒介史的角度分析,阅读媒介的变化必然引起阅读行为的变化.分析微信阅读可以发现:微信阅读文本具有"鸡汤文"和"后真相"的特征;微信阅读是读者在网络社群内的社交行为;微信阅读读者的主体幻觉背后是商业和技术的控制.基于此,笔者认为微信阅读存在文本失去真实性和理性;功利性阅读稀释了阅读的纯粹性;阅读自主性丧失造成认知扁平化和阅读价值感降低等问题,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5.
"超文本"视域中的期刊信息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文本"是收集、储存、传输离散信息的超链接(Hyperlink)技术,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文本生存与表达方式.考察"超文本"期刊表达特征对把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体系中期刊形态和地位具有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文本作为人类阅读行为的客体,它的每一次变化对人类阅读都是一次冲击。本文分析了世纪之交社会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文本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设计开发Web主题信息采集系统的一个核心算法——超链接主题预测算法。文章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发现超链接的主题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父网页的主题相关度、锚文本的主题相关度和Web子图的链接结构特性,从而提出了基于Web页面内容和链接结构的超链接主题预测算法,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该算法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如今阅读网络文本,包括在网上读书、搜索资料已经成为年轻人习以为常,甚至产生依赖的生活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对印刷文本图书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兴趣,也对图书的编辑出版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不谈网络文本(如小说)为印刷文本提供了出版资源,也不谈印刷文本图书被搬移到网络上,收入"超星"等数字图书馆或者在网络读书频道上转载等现象,这些只是载体形式的转换.本文关注的问题是:网络文本的链接方式已经对印刷文本图书的结构,或者说作者的思维模式产生了影响,从而为图书面貌带来了标新立异的变化.不妨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化文档中,运用超链接,在不违背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从方便阅读、扩大信息量方面,使数字化档案更具有生机与活力,是一项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24):65-72
互联网阅读早已成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常态。从阅读史的视角看,研究一个时代"谁在阅读"、"阅读什么"、"怎样阅读"等问题可反映社会的深刻变革。网络超链接文本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体验,并由此重塑人的思维模式,进而改变人类社会的传播形态和组织样貌。互联网技术通过传播"赋权"使人人都成为"读写者",在消弭了时间逻辑的多维网络空间里,网络阅读与网络意见表达呈现出再加工、碎片化和浅思考的特征。本文从阅读史的视角去探讨我国网络意见表达的生态演变,并探析在当前社会化媒体构筑的社会图景下,网络意见表达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过剩、媒介文本丰富的时代.建立有效的导读机制,可以使媒介的传播效果事半功倍。其中.电视的导读方式在近几年的媒体实践中不仅变得丰富多彩.而且文本类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类导读文本的性质与形态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不过.这种导读系统是建立在受众阅读该频道的假设上.也就是说.只有受众进入该电视频道时,才有可能阅读到这些导读文本.受众通过它们的导引而进入目标文本的阅读。我们把这种源自电视频道内部的所有导读文本或导读构件称为自文本导读系统。自文本导读系统是电视频道的一种内部导读机制.也可以解读为电视频道的营销与包装.具有自循环性质。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阅读时代,网络文本和读者都发生了迥异于纸媒阅读时代的结构性变化。网络在给大众带来阅读自由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信息焦虑、阅读浅表化等问题,这使文本和读者主体性的构建成为网络阅读关注的焦点。接受美学对文本和读者主体地位的研究理论,为人们认识网络阅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为网络阅读构建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数字阅读技术的出现,使人们获取图书的渠道、阅读图书的方式发生了不再依赖纸张和印刷的变化,阅读的内容也由印刷时代的单一文本变为多文本、多媒体。但承载着知识和情感的阅读,不会因技术的变化而消亡,相反,由于数字技术的介入,阅读将变得更便捷、更丰富,服务于人们阅读需求的出版业将随之迎来一个全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多个国家或地区关于网络信息聚合服务提供者版权侵权的司法判决,考察网络信息聚合服务与数据库版权、被挖掘文本的独创性认定、超链接侵犯向公众传播权的认定、版权限制或例外的可适用性,并评述相关国际立法或政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源网页质量的锚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LAAT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一鸣  胡健  马范援 《情报学报》2005,24(5):548-554
锚文本作为对目标网页的描述,往往分布在不同的源网页上,质量也参差不齐。本文利用了超链接分析算法的成果,提出一种基于源网页质量的锚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LAAT(Link Aid Anchor Text)。实验表明,利用源网页质量能够有效地综合各源网页上的锚文本组成,从而能够提高检索性能。  相似文献   

16.
超链接是因特网最本质的特征,被视为网上生命之链.在介绍超链接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超链接引发的著作权、商标权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问题,并提出规范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徐杰 《青年记者》2016,(23):136-137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阅读领域,人类的阅读习惯由传统的纸质文本阅读逐步向互联网阅读尤其是移动阅读转移,基于不同的阅读动机发展出各类垂直细分的移动阅读应用.①用户对移动阅读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发展,移动阅读用户的数量和应用需求也快速增大.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15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达到10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提出了文献阅读的含义,列举了图书馆中常见的读者接受文本方式及其成因.重点阐述了文本信息创新为核心的辅导读者对阅读行为本质进行科学理解,引导读者力求真切把握文本内涵、对文本进行探究、、文本信息批判、质疑、阅读创新思维的几个环节.并简要介绍了阅读辅导工作的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从某种角度上说,人类的阅读史也是一部媒介变迁史,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重大发展,都会带来阅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进而影响到文本的创作、形态和接受.文章在符号学理论视阈下,认为移动阅读用户文本呈现出三个转向:一是文本创作从封闭转向开放,二是文本形态从单一转向多维,三是文本接受从审美转向消费.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杂志中,超链接塑造了杂志的内部结构,也凭借其技术特性建构出了网络杂志独特的碎片化、非线性、多层级与主动性和交互式的阅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