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从建设一支复合型高素质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加强地方农业院校与重点院所和生物相关企业之间的联合,建立“三阶段多导师”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并举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几个方面,浅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要求能够融合法律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以解决不同类型的社会问题,这是现代法律人才培养和市场化选择的结果。国外该类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而强调法律之外掌握专业知识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以及国内部分高校特色法律人才培养的探索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而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主修+辅修"课程的知识融合、"校内+校外"的联合培养、"行业导师+实务导师"的多元实训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营造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环境,必须搭建适合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平台,加强学科群和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本文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课程模式、交叉学科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仿生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制度与激励机制探索等四个方面,开展了仿生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探索研究,以冀在产生一批学科交叉研究成果的同时,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及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提出要建立培养多学科宽口径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现行的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急需改革,要建立大教育现与实施多学科课程设置、导师负责制和导师小组联合培养等方式来大力培养体育研究生综合研究能力的培养模式;要构建创新的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的导师制度内涵、困境及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导师制度的完善,应以调动导师和研究生开展科研的积极性为基本出发点."资历"定位的遴选制度、"平均主义"导向的招生制度、"科研任务"取向的指导制度以及"助研津贴"主导的资助制度,不利于实现研究生培养与科研的良好结合.应通过改革导师的遴选与招生制度,构建研究生导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倡导研究生导师的多样化资助,以有效实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培养机制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利用网络载体,构建虚拟导师网络平台,并通过大一学生采用"完全现实导师"、大四学生_采用"完全虚拟导师"和大二、大三学生采用"现实与虚拟导师"相结合的实施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明显的成效.同时,在实践中要对模式的内外条件不断优化,促进其完善,以发挥出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匹配的高层次职教师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职业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工程实践+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施环节,"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合作的双导师指导制度,"职业文化+教师文化"渗透的课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把"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个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落到实处,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是目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实现"三个面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昆明理工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在校企紧密合作的同时,针对本专业学生和企业员工,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改革,专业理论课采取"校企复合型人才模块化分段式教学"模式,实施"机—炉—电一体化"实践教学,强化岗位技能的培养,以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科研项目为载体实施企校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大批的校企复合型人才,探索出了"校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受到学生与企业的好评。  相似文献   

9.
控制规模 改革机制——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认为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规模偏大以及培养机制中的"大锅饭"因素,是影响博士生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仅靠加强管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将规模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实施"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以科研项目经费为引导的导师资助制",才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MBA虽是我国第一个专业学位,但目前大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仍停留在传统培养介入阶段。对于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仿真培养融入模式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在培养过程中,系统解决好双导师间的协同目标、协同动力、协同内容和协同保障四个方面的问题,能够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研究》2015,(6):39-44
"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是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梳理近年来我国关于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相关文件,并分析中国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发展对教师培养的需求,指出"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必然。进而,基于对特殊教育教师多重角色的分析,阐释"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内涵。最后提出了"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当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复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当前"复合型"教师的培养存在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如研究理论与实践不足,培养成本高,缺少有效的鼓励机制等。对此,需要学校、政府、教师共同发力,以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知识学习迁移能力强,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化工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型培养模式,但其起步晚,目前培养模式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作者通过化学工业专业硕士的教学实践,认为化学工业专业硕士培养应该注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论文写作、导师制度建设及专业实践等,以期培养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原有学科间的界限正在不断模糊.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增大.而将第二课堂与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相结合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第二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注重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她分析了研究生群体的特征,强调落实导师责任,加强师德建设,从大德育观出发,倡导营造良好氛围,在日常的言谈举止、工作行为习惯上多方位影响研究生,"教育无小事,处处大道理"。真正做好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路上的领航人和掌舵者。本文试从导师的职责要求以及导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职业素养方面谈谈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本文结合材成专业的培养目标,并参考挤压与拉拔课程教学大纲,探索建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瑞 《文教资料》2013,(5):106-107
探导师在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将导师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和重点可以分为三个递进的"阶梯"。导师应结合每个阶段学生课程情况有不同的任务,从获取信息,到集中研究,最后到毕业设计,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生物科学学科的特质及其对国际合作办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入探索和实践国际合办生物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实现学生国内外学习、生活的无缝对接,满足社会从"专业型"逐步趋向具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的人才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英语十法学”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英语和法学两个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专业融合程度难以达标;课程设置较为僵化,学生的课程负担较重;老师和学生的精英意识仍未激活;培养目标有模糊化的倾向。完善“英语+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师资问题;开设《法学通论》、《外国法律概况》等综合课程;给每个学生配备一名法学院的导师,制定关于强制要求学生与导师见面的细则;修改培养目标,建立人才数据库和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军校新教员基层培养工作离不开教研室、导师、新教员自身三方面的协同努力.本文论述了军事交通学院军车动力教研室将教研室、导师、新教员组合成一个有机体的军校新教员"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在此指导思想下,开展了军校新教员基层培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