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开放性运动技能学习中类比学习与外显学习的最佳组合方式。36名大学一年级男生被随机分入外显-类比学习组、类比-外显学习组以及类比与外显学习同时进行组。以击球准确性、动作评分和动作知识数量为指标,对受试的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大学是初学者学习开放性网球技能时,类比-外显学习组受试的击球准确性、动作评分和动作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其它两组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法,探讨类比学习与外显学习的不同组合方式对大学生初学者学习不同性质网球技能的影响。受试被随机分为闭锁性技能任务组和开放性技能任务组,再将两组受试随机分为外显-类比学习组、类比-外显学习组和类比与外显学习同时进行组。以击球准确性、动作评分和有关动作的知识数量为指标,对受试的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学习闭锁性技能时,同时进行组受试的击球准确性、动作评分和动作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其他两组好;学习开放性技能时,类比-外显学习组受试的击球准确性、动作评分和动作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其他两组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法,探讨类比与外显学习的不同组合方式对大学生网球初学者学习不同难度技能的影响。将右利手男生随机分为高、低难度任务组,再分为先外显后类比学习组、先类比后外显学习组、类比与外显学习交替组,以击球准确性、动作评分和动作知识数量为指标,对受试的发球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学习高难度发球技能时,先类比后外显学习组的绩效好于其他两组;在学习低难度发球技能时,类比与外显学习交替组的绩效好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4.
运动技能学习是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在真实情境下表现较多的领域之一。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内隐学习方法,类比学习的研究局限于理论探讨和分离性研究,将类比学习和外显学习结合起来的研究较为鲜见。以初学者为受试,采用双因素实验设计,探讨不同年龄青少年网球初学者学习网球双手反手击球技能时类比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协同效应。36名大一男生、30名初二男生被分别随机分入先外显学习后类比学习组、先类比学习后外显学习组、类比学习与外显学习交替进行组,评价各组在保持测试和迁移测试中的绩效(动作准确性、动作评分和外显知识数量)。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青少年初学者学习网球技能时,类比学习与外显学习的最佳组合方式不同。对于大学生初学者而言,类比学习与外显学习交替进行组的绩效好于先外显学习后类比学习组和先类比学习后外显学习组;对于初中生初学者而言,先类比学习后外显学习组的绩效好于类比学习与外显学习交替进行组和先外显学习后类比学习组。这启示我们,应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年龄选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为提高日常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全民健身指导的效率提供理论支撑,为内隐与外显的协同学习理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实践性操作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丰富国内、外运动技能内隐学习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分别从盲童学校和普通中学中随机抽取盲生、低视力学生、明眼学生各26人,共78人,通过测试指导语将被试分为动作内隐学习组和外显学习组。实验结果表明:视障学生的动作内隐学习进步幅度大于动作外显学习;外显学习适合于动作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内隐学习则适合于自动化阶段,在动作技能形成的熟练阶段,采取内隐和外显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其学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观察使用计算机追踪任务探讨任务性质、观察学习和身体练习比例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72名受试划分为开放性任务学习组和封闭性任务学习组,然后再根据观察学习+身体练习比例将受试随机分为25%观察学习+75%身体练习组、50%观察学习+50%身体练习组、以及75%观察学习+25%身体练习组,进行为期3 d的计算机追踪任务学习。第3 d学习结束后,对所有受试进行即刻测试2、4 h后保持测试和迁移测试。结果显示:对于封闭性任务技能学习而言,50%观察学习+50%身体练习的比例所获得的学习效果好于25%观察学习+75%身体练习的比例和75%观察学习+25%身体练习的比例;对于开放性任务技能学习而言,25%观察学习+75%身体练习的比例所获得的学习效果好于75%观察学习+25%身体练习的比例;使用相同比例条件下,封闭性任务技能的学习效果好于开放性任务技能。  相似文献   

7.
双任务中内隐运动技能学习对提高保持成绩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在双任务条件下一个运动系列能否被不觉察地掌握,内隐学习是否比外显学习更有效地增加保持.36名实验对象被随机分为内隐学习组或外显学习组.要求所有被试通过敲击一个键盘上的F和J键,来移动计算机屏幕上的横杆,去接住一个下落的小球.一个固定的5种小球下落曲线的系列被安插在每组15次练习的中段.同时,实验参加者需要数每组练习中的所听到的嘟嘟声的数目,以作为第二项任务.在掌握该技能后的24小时进行3次保持测验.ANOVA分析发现固定小球下落曲线段的接球成绩随着练习的增加而提高,但是练习对随机段没有作用.尽管两种练习条件下,运动技能学习成绩没有差异,但内隐学习组比外显学习组在模拟接球的保持测试和第二项任务中表现较准确.这些结果显示内隐学习是一个改善运动技能长期记忆的有效手段,并且与外显学习相比,它在练习中占用较少的认知资源.  相似文献   

8.
采用教学实验法,探讨变异练习法和特异练习法对不同水平的网球技能学习者学习开放性和闭锁性网球技能效果的影响。网球技术等级为3.0和4.0的受试者被随机分入开放性和闭锁性技能任务组,再分别将两个组中的两个技术等级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变异性练习组和特异性练习组。以击球准确性和动作技评为测试指标,对受试者进行技能的绩效测试。结果显示:在学习开放性和闭锁性运动技能时,3.0技术等级受试者变异练习组击球技评成绩好于特异练习组,4.0技术等级受试者变异练习组击球准确性好于特异练习组,其他各组间成绩差异不存在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以高尔夫推杆击球技能为实验对象,采用类比学习范式和双因素混合设计,通过对22名被试的研究发现:1)类比学习虽然有外显的指导语,但练习者并不能报告具体的与技能操作相关的知识,因此是一种有效的内隐学习方式;2)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在运动技能获得进程中的效果是相当的;3)通过内隐习得的运动技能在压力条件下表现出很好的抗应激性.内隐习得运动技能的抗应激性特征为干预运动实践中的Choking现象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0.
类比学习是一种新的内隐学习方法,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技能类比学习的特征、机制及其与外显学习的系统效应进行探讨,发现类比学习具有抗应激性、抗干扰性、自动性,并有利于决策任务的完成,这可能是因为类比学习较少占用工作记忆资源。类比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产生协同效应,两者的最佳组合方式受任务性质、任务难度以及初学者年龄的影响,指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探讨高校学生采用内隐方式对乒乓球技能学习及学习兴趣的影响,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8级乒乓球班女生为对象,设实验和对照2个组,实验组采用内隐学习方法,对照组采用外显式学习方法。结果表明:①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中,掌握单项技术上未发生显著性差异;②两种学习方式在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方面都起到了正面的效果,单内隐学习在这方面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外显学习。  相似文献   

12.
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与分心练习——对应激的抵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抵御应激对运动技能水平发挥的影响 ,研究以轨迹追踪任务为实验范式 ,将 32名被试分 4组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为期 12 d的练习 ,并比较了各组在两种应激条件下的测试结果。结果显示 :对于复杂的操作任务 ,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有效。分心练习所获得运动技能较少受高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是学生在运动技能获得中的两种方式,它们相互协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要摆正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内隐学习潜能;使用微格教学法、念动训练和目标设置能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乒乓球技术的学习和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使用目前最有效的强分离程序--匹配(内隐学习)和编辑(外显学习)研究范式,抽取大二普通系学生120名,采用3×2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探讨篮球战术决策获得过程中,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及情境复杂性对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在篮球战术决策获得过程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及混合学习均显示出显著的绩效,并且内隐与外显学习相结合产生了促进、协同效应.在篮球战术决策获得过程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与情境复杂性发现有交互作用,即在低复杂性情境下,内隐学习优于外显学习;高复杂性情境下,外显学习优于内隐学习.作为篮球战术决策研究指标最有效、可靠的是决策正确性和决策速度,决策自信心水平作为协变量在实验中没有影响篮球战术决策.  相似文献   

15.
运动技能获得中的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及其实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动技能获得中,人类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并行的信息加工过程:一种是人们熟知的外显学习,具有随意性、需耗费心神、心理资源有限等特点;另一种是人们最新研究发现的内隐学习,具有不随意性、无需耗费心神、心理资源无限等特点。这两种学习机能是人脑的整体功能,在技能学习中相互协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6.
内隐学习是无意识地获得刺激环境操作规则及潜在结构的过程,是不同于人类外显学习的另一种学习模式。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在技能的保持时间、复杂技能的掌握、应激条件下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势及特点表明:运动员脑潜能开发不仅在于创造条件使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互转化,更在于着手开发儿童时期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水平以促进脑功能模块的构建。提示,其潜能开发应提供多种环境刺激、暗示训练等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内隐学习理论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是学生在运动技能获得中的两种方式,它们相互协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要摆正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内隐学习潜能;使用图示教学法、表象教学法和暗示教学法能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排球传球技术的学习和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