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有人格魅力必须有机地统一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坚定的职业信念,必须完美地结合良好的媒介素养与理性的批判能力,必须合理地构建广博的学识与深厚的专业知识体系,还必须较好地融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技能的提升方面都会起到有效的作用,还会直接以榜样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将"中国梦"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端正积极勤勉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塑造既离不开教师主观努力,也需要客观环境的支持。就主观努力而言,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正确厘清四大关系即通过将社会共同理想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理想信念来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将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有机地统一以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将专业理论的学习与对现实问题的研究紧密结合以提升思想理论素养,将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念的引导融于一体来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客观而言,需要社会公众期望与理解并重,党和国家政策引导与树立榜样典范并举,各级相关部门网上网下双渠道,各大高校鼓励走出去与支持引进来双向并行这四个方面来共同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从而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塑造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俊 《成才之路》2022,(3):37-39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地方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培育思政课教师的工匠精神,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群体,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文章主要分析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工匠精神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地方高校培育思政课教师工匠精...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对法治人格培养的整体性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现代化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现代法治人格,高校思政课在其课程性质和内容体系方面均有助于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养成,应该通过加强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与大学生法治人格培养内在联系的教育教学研究、积极的课堂教学改革和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等开放式教学形式,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法治人格培养的整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出现了与现实"脱节"、认识"断层"的现象,思政课往往被学生忽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自然受到一定的"冷落"。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否让学生喜爱思政课取决于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喜爱。所以,要让学生热爱思政课,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由"尊重教师——喜爱教师——喜爱课程"。  相似文献   

6.
方青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220-220
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决定性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有意识地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学生,帮助青年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要把握三重维度。从理论维度看,要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契合、理论渊源相同、教学内容融合。从价值维度看,要重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艰苦奋斗、激发大学生开拓创新和锤炼大学生道德品格。从实践维度看,要创新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多元路径: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知识教育中实现价值的引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协同育人;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努力实现教与学“同频共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承担特定的教育任务与使命。在新时代下,思政课教师任兼职班导师,既彰显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又体现了破解高校德育短板的现实诉求,以及提高思政教育实效的目标诉求。思政课教师任兼职班导师,务必明确班导师的角色定位,妥善处理好专业与兼职的双重角色,唯此才能助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的高低影响到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进而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分析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与其专业发展的关系,并从媒介和媒介信息层面对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内容进行梳理,可以为建构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的内容体系,以及提高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掌握当前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进而采取建设性的举措来提升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发挥其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所在。高校思政课是对国家的建设者——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地。如何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是我们研究思政教育有效性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基于教师有效性的视角试图找到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对“90后”、“00后”大学生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职责,其自身各方面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多而不优”、“多而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亟需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基于此,我们将从考察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问题入手,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分析的视角,探讨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结构,以期从实践上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提供可行性方案,从理论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理论修养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修养是其理论兴趣和理论思维的集中表现,体现着其对理论品位和理论信仰的自觉追求、理论自信和理论使命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师理论修养的提升,有助于其提高自身基本素养、讲道理的本领和人格魅力,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拓展有效途径、构建保障机制,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修养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实际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思政课“坐后排”现象逐渐成为大学生逃避、反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表达方式,严重制约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创新,成为影响思政课实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深刻剖析后,可发现其核心原因在于高校对思政课缺乏重视,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不够,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主体性不强以及多元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冲击。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教学实效性为抓手来重塑高校思政课堂。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具有特定社会价值功能的社会群体,在应对重大疫情防控中,担负着促进青年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与政治立场、深化与创新社会思想理论、引领精神价值追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在重大疫情防控中,高校思政课教师担负特有责任,担当特殊使命:通过多维度理论阐释与解析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挖掘及分析疫情防控中各类社会典型案例;及时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答与回应疫情防控中的社会热点、难点与疑点问题;积极顺应重大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转变,不断增强教师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吴淼 《河南教育》2022,(6):31-33
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思政课受到大学生真心喜爱的关键,也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切实提高教学能力提供了目标和导向。高校思政课教师践行“八个统一”是助推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行稳致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改善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有助干教师威信的确立、提升教师的道德人格。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人格魅力的途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铸炼师德,为人师表;提升"师爱";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育人功能,应该积极发挥思政课教师参与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素质,而且要从事前培训、事中协调、事后论文指导和考核总结四个阶段入手,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建立高校相对应的保障机制,为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儒家德育的优秀方法对思政课信仰教育可以产生重要的启示作用。探寻儒家的学为体悟、学思并重、身教示范等三个方面在思政课信仰教育中的现实价值,提出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要谋求认知和体验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和学生自我修养相结合;坚持人格直觉和理性启迪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各高校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无论从数量、结构、教学科研和教育培训等总体情况,近几年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系统地从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情况来看,还是不尽完善和理想,而高校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根据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继续教育明确提出的有关要求,需要从形式、内容和机制等各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继续教育深入研究,积极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