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大数据技术,优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以期提升同行评议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同行评议客观、高效和良性发展。【方法】首先,从期刊的作者、编辑和专家的角度分析同行评议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其次,结合同行评议的目标和需求,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出进一步优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的举措。【结果】利用大数据大、多、快的优势,提出构建“广、快、全”的评审专家数据库并实行阶梯式动态管理、建立同行评议专家信用评价体系、健全互动反馈评审机制、完善多元化的奖励机制、加强编辑与专家的协同与沟通等优化措施。【结论】通过采取大数据技术,可进一步优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加强同行评议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2.
周建中  徐芳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42-1648
 同行评议一直是科研机构评价中的主导方法,对科研机构的战略发展与绩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中国科学院(CAS)、德国马普学会(M&P)、美国能源部(DOE)实验室、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等世界上主要科研机构评价中同行评议的实践与方法,剖析科研机构评价中运用同行评议方法的关键要素,包括评议的对象与内容,专家来源与类型,专家遴选标准与机制,同行评议的组织方式以及评议结果的使用等,分析其差异与特点,提炼出不同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科研机构未来的同行评议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学会》2015,(1):66
<正>2014年12月20日,以"发挥学会优势,实现同行评议的公正有效"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第八期学会改革发展论坛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浙江省科协、温州市科协以及地方学会等近5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承办。论坛分为主题研讨和自由讨论两个环节,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飞跃主持。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处长嵇智源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部处长王成红分别介绍了科技部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同行评议系统、专家遴选机制、评审指标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作为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开放同行评议以其公开、透明的优势日益受到关注.试图探究开放同行评议的实践进展与实践现状,为我国学术期刊实践开放同行评议提供借鉴.[方法]在实践进展方面,通过梳理开放同行评议的发展脉络及其出版流程,明晰开放同行评议的特性;在实践现状方面,以欧洲地球科学联盟旗下 3 种开放同行评议期刊为例,从数据的角度揭示开放同行评议的现实状况.[结果]实践开放同行评议的期刊、参与开放同行评议的科研群体数量逐渐增多,但与传统同行评议期刊相比,开放同行评议期刊仍为少数且开放程度偏低,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科研人员不愿实名参与.[结论]建议我国学术期刊从公开匿名审稿意见开始尝试开放同行评议,在此过程中需要正视开放同行评议的不足、重视专家的意见与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一步推动科技期刊开放性同行评议的研究、变革与实践。【方法】 将开放性同行评议与传统的封闭式同行评议进行比较,对开放性同行评议的优势进行论述。【结果】 开放性同行评议的评议过程具有透明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的特点;使同行评议系统的层次性质平坦化;提高期刊内容的传播速度;为评议人员赢得声誉与尊重;进一步提高稿源质量和期刊质量;有助于科技期刊吸引更多的开创性、冒险性的作者;创造自由讨论的公共学术研究环境。【结论】 开放性同行评议给作者、评审人员、科技期刊、读者和学术界都带来大量的利益,科技期刊应该更新办刊理念,尝试探索开放性同行评议。  相似文献   

6.
《学会》2003,(4)
去年 9月 2 4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刘建华 ,领取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职称评定认证中心颁发的正高级职称研究员证书 ,这是我国第一份由学会组织评议并颁发的职称证书。长期以来 ,我国的职称评定制度一直采取单位评审、内部有效的办法 ,同工资、福利待遇密切挂钩 ,导致诸多弊病的产生。在多数发达国家 ,职称认定制度通常是通过学会、协会采用社会同行评价的办法实行的社会化评定科技职称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7.
同行评议在科技期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同行评议在科技期刊应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非公正性、非客观性和非合理性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正确认识和具体分析,科技期刊编辑部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同行评议专家资格审查制、动态同行评议专家数据库、同行评议专家回避制等,采取各种方式选择最优秀的同行评议专家,避免或最大可能减少同行评议过程中所产生的偏倚,完善我国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制度,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8.
开放同行评议利弊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开放同行评议的利弊,为更好地开展开放同行评议提出建议。【方法】 在简单概述开放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分析了开放同行评议的利弊,最后提出完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的建议。【结果】 开放同行评议能够提高论文质量、避免审稿人滥用职权、促进知识交流、消除作者和审稿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以及改善审稿流程。同时,开放同行评议也存在一些弊端,包括增加了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公众评议观点受质疑,失去不愿实名审稿人,审稿人刻意评议,作者违心修改论文等问题。【结论】 将“允许匿名”作为从盲审到开放同行评议的过渡阶段,丰富开放同行评议理论,强调编辑角色和完善评议体制可进一步改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开放式同行评议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探索开放式同行评议模式以期为中国科技期刊实现有效的开放式同行评议提供参考。[方法]在分析同行评议的定义及现有模式基础上,探讨了科技期刊开放式同行评议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果]提出了三类开放式同行评议模式,即完全开放式同行评议、有限开放式同行评议和部分开放式同行评议。[结论]不同的开放式评议模式具有不同的适宜性,可以很好的实现科技论文评审的透明性和公正性,需要在鼓励专家学者参与、审稿形式标准化、审稿平台建设、编辑能力培养上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环境下,科技成果的数量急剧增长,众多跨领域研究使专家的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科学发展的速度,同行评议专家数量有限,难以应对大量的同行评议工作,从而影响对科技成果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因此,着重研究了大数据环境下科技成果同行评议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并设计同行评议架构,为应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同行评议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开放注释理念下的出版后同行评议实践方案,为我国期刊完善评议形式、促进科学交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介绍开放注释与出版后同行评议结合的优势与适用性,分析我国相关实践及不足,提出改进对策。【结果】开放注释具有可发现、可关联、可重用的特征,有助于实现参与、互动、透明的出版后同行评议,我国期刊可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优化平台建设与功能布局、规范角色协调与流程管理、重视内容监管与版权保障,发挥开放注释优势,推进出版后同行评议的发展。【结论】Web 2.0环境下,开放注释在民主知识交流、开放科研协作等学术出版流程中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可有效助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我国科技期刊实施开放性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OPR)提供参考,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在同行评议中增加开放性,进一步符合科学开放性精神。【方法】 对PLoS One、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F1000Research、The Semantic Web Journal和《心理学报》的开放性同行评议过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5种期刊表现出许多相同的OPR特征,但都没有以相同的方式实施OPR,体现了OPR实践过程的多样性特征。【结论】 我国科技期刊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效地将开放获取及OPR的优势与传统同行评议优势相结合,优化OPR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13.
同行评议制度与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360-1362
同行评议制度是科技期刊质量的基本保障。同行评议在期刊的多年应用实践表明,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或局限,如不积极应对将有损期刊发展,阻碍正确的科学传播。总结了科技期刊同行评议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并针对这些不确定性提出编辑的角色应对,以期有效规避同行评议局限性带来的风险,促进科技期刊的稳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正确传播。  相似文献   

14.
主流科学研究资助机构采用的同行评议实质上仍然是一种主观方法。虽然国际上对颠覆性、变革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已产生足够的重视和布局,但在利用同行评议对创新性和风险性强的原创性科学研究进行评议时经常出现偏差。相关资助机构对此已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如完善评审体系、采用创新性的评审方式等。本文拟分析同行评议在评价原创性科学研究中的局限性,对国际有关资助机构评议模式的改进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推出的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的评议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德国科研机构的评价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轩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4):274-277,303
介绍了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赫尔姆霍兹协会、莱布尼茨协会等德国科研机构采用同行评议方法评价研究所的实践与经验,探讨了对我院开展研究所综合质量评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开放式同行评议系统框架,为学术评价提供有益的思路,探索高质量学术评价的实践方式,拓展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方法】通过分析开放式同行评议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内在逻辑,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开放式同行评议系统框架。【结果】形成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同行评议系统框架及功能模块,解决身份认证与学术声誉问题、匿名评审问题、学术优先权的确权问题、公开评审的激励问题及有效监管问题。【结论】区块链技术与开放式同行评议的融合能够确保同行评议公平、公正、真实、可靠,保证学术出版质量,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如互操作性、系统内外学术互认规则等。  相似文献   

17.
国外几种网络评议软件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均平  张蕊 《情报科学》2006,24(7):961-966
文章分析了与传统同行评议相比网络同行评议的优点,并对国外现有的几种网络同行评议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了国内网络同行评议开展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应加强对网络同行评议软件及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从而推进网络同行评议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进步与同行评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 关于同行评议 1.1 同行评议的概念 同行评议一词源于300多年前,那时候,许多科学家对其工作保密,以防止别人宣称为己有.当时的杰出人物牛顿,都不愿意报道自己的发现,因担心别人会宣布优先权,这种担心经常成为现实.伦敦皇家学会秘书亨利.奥登伯格,提出了解决使新发现公开,同时保证其作者荣誉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共享机制,它要求科技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新的共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文章介绍了同行评议专家库在科技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同行评议专家库的建设现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以共享思想来指导同行评议专家库的建设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发展完善同行评议模式,保护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行评议是指由被评议领域或邻近被评议领域的科学家以提问与讨论的方式对该领域研究工作的科学价值进行评价,是目前国际学术界通用的同行学术水准的评价手段,但仍有很多人对同行评议提出质疑。本文归纳了同行评议模式的五大不足,对其是否具有可替代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善同行评议模式的6种方法。在没有一种新的评议方法可以代替同行评议模式之前,该模式还是最可取的,应该继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