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合并大学学报的3种办刊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雪莲 《编辑学报》2002,14(Z1):39-41
专业学报模式、区域学报模式、网上学报模式是合并大学学报可行的3种办刊模式.对其办刊思想、办刊特点进行了分析.由结果认为:专业学报模式是指按专业特色分类设版办刊,使合并大学学报也能办出与全国性学会主办的学报一样的特色来;区域学报模式即就近办刊分区设版,此种学报主要反映该校区的学科特色及其学术水平,类似于一个单科性大学的学报或小型综合性大学的学报;网上学报模式是指借网络发表一个合并大学的科研论文的办刊,不分版,出版周期灵活,综合度高,网络依赖性强.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学报的个性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升才  刘淑明 《编辑学报》2001,13(Z1):19-20
从高校学报的基本定义论述了学报的个性特色与本校的关系,高校学报只有反映本校的特色,即本校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地域特色、人文特色,才能形成学报的特色.并提出创建学报特色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学报改革不能脱离社会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校学报改革已成为学报界的热门话题,许多论者提出了不少新颖的见解.笔者在此想谈一管之见. 1改革不能否定学报的存在 学报改革不能脱离学报的性质和任务.教育部1978年颁发的<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就提出:"高校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相似文献   

4.
辛均志  曾伟明 《编辑学报》2006,18(2):157-158
针对取消高校学报以校名冠名的看法进行讨论.认为以校名冠名不会影响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不在于刊名的更改,关键在于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正确的办刊思想.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促进高校社会科学学报和自然科学学报的同步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校学报,由《编辑之友》杂志社和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校学报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依托学会构建团队提高陕西高职高专学报质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行  杨贤 《编辑学报》2008,20(4):317-318
陕西高职高专学报工作委员会根据会员单位实际需求开展学报编辑规范化建设、编辑素质建设和以特色栏目为主要特征的高职高专学报创新实践,有效地提高了陕西高职高专院校学报的整体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是一种传播媒介和信息载体.学报编辑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努力扮演好编者角色、学者角色、教育者角色、交际者角色等多重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报质量.  相似文献   

8.
学报编辑的“四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活动的目的是建构学报文化,这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这个活动中,必须强化学报编辑的"四种意识",即把关意识、文化意识、主体意识和精品意识.这对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增强学报的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开放办刊:高校学报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高校学报传统的运作方式,已使其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近几年学报数量的激增并没有出现质量的相应提升,而是呈现出“泡沫”式的繁荣。虽然呼吁学报改革由来已久,但在实践中却步履蹒跚、举步为艰。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的阻力:一是官方文件对学报的定性和制约;二是学报对主办学校的依赖所导致的“软骨病”;三是学报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办刊模式及行为惯性和惰性。要想改变学报的现状,必须以开放办刊来寻求发展,这除了学报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推动,解除学报身上的束缚,让学报学会自己游泳。  相似文献   

10.
期刊数字化成为期刊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学报也存在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压力。高校学报如何有效地适应期刊数字化发展所带来的危机,抓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值得深思。笔者结合我国高校学报数字化发展现状和特点,探讨高校学报数字化学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发展趋势,以推动学报数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业大学早期刊物编辑职业精神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发掘河北农业大学早期刊物的研究和借鉴价值、促进学报编辑事业更好发展,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出版这些刊物的先辈编辑的职业精神进行解读。认为其开通民智、振兴农业、富民强国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理想令人景仰,其精益求精的编辑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既当编辑又当作者、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值得学习、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如何以有限的资金建设最优化的期刊馆藏成为数字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通过对核心期刊订购情况、2009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引文情况、本科用户期刊利用情况的分析及骨干教师的推荐,探讨馆藏核心期刊的收藏范围,构建数字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最佳馆藏期刊结构模式,以提高期刊利用率及用户的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3.
姚远  黄金祥  颜帅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05,17(3):157-159
基于期刊传播学原理,对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创刊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北直农话报>半月刊的白话农学传播语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PubMed2001—2011年收录《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论文及其城市分布、热点主题分布、高产作者分布、核心作者群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根据中国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该刊发文量计算收摘率,以期对该刊的国际化发展和我国生物医学期刊国际化进程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被引频次、H指数、相对H指数为评价指标,对国内10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重点对H指数最高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的论文作者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的H指数、相对H指数、被引频次和最高被引频次均在我国图书馆学期刊中名列前茅,拥有高素质作者群,所载论文综合质量高,说明这两种期刊及相关作者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Indian Agricultural Libraries are exploring new ways and collaborations to fullfil the information need of their patrons through resource sharing and delivering documents using online platform accessible 24X7. The article discusses Inter Lendig and Document Delivery Services (DDR) facilitated through a collaborative consortium Journal Gateway called CeRA under Indian 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System. CeRA the (Consortium for e-Resources in Agriculture)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online acess to e-journals and inter lending. DDR Services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share resources subscribed by individual libraries as well as consortium journals using the web portal. The article also discusses of the use of DDR services by patrons of the first Indi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the country. Reports that the student community were most active in using the platform for inter library loan and document request in comparison to the faculty researchers who were less dependent on document from other libraries.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相关数据,从期刊数量、载文量、在统计源中的位次、平均引证指标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业学术期刊的质量概况,以《中国农业科学》为例,分析其质量现状,并介绍了近年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农业生态学学科导航库的建设为例,论述了学科导航库建设的必要性,结合该校软、硬件条件重点讨论了学科导航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以及导航库建成后的成果与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把好"三关"提高质量--办好《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在全体编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面推行以质量为中心的办刊机制,坚持以论文为核心、编校为主导、印刷是关链的办刊方针,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期刊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为创办国际知名期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吴学军 《编辑学报》2011,23(4):348-349
从学报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等主要元素入手,用具体案例分析《上海电机学院学报》在行业背景下融入企业元素后,为企业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取得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