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隋炀帝开河巡游享乐古今观点,然后分析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条件,最后从两个方面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对当时社会造成的严重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法开河机器船》所记载的近代疏浚技术,是科技史、科技期刊史重要的参考文献,是通过"理论开导—实物引进—自主研发"的模式引进西方工业技术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3.
在1949年至1957年公共图书馆的恢复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苏联图书馆思想的广泛传播,我国形成了以"为工农兵服务"思想和为科学研究服务思想为主的"新式"图书馆思想。这些"新思想"对其后我国50年多来的图书馆事业产生了比较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1949年至1957年公共图书馆的恢复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苏联图书馆思想的广泛传播,我国形成了以"为工农兵服务"思想和为科学研究服务思想为主的"新式"图书馆思想。这些"新思想"对其后我国50年多来的图书馆事业产生了比较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上的"期望违背理论"(Expectancy Violations Theory)说,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总是带着期望。当期望被违背时,人们对信息本身的注意力就会下降,而对导致此违背现象的原因格外关注。受众对媒体越失望,就会对媒体越发不满。主流媒体的概念来源于乔姆斯基发表的一篇题为《主流媒体何以成为主流》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孙鲁梅 《东南传播》2011,(7):157-158
围绕手机形成的"拇指文化"正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而日渐形成"拇指话语权"。一般社会成员"拇指话语权"的获得,使得其能够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这与因市民阶层争取自身话语权而形成的民生新闻有着相像之处。在"拇指话语权"时代,民生新闻有着怎样的变化?又该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张莹 《新闻世界》2011,(6):155-156
恰当的媒介形象能够促进社会交往,形成好的社会互动,扭曲的媒介形象则会误导公众、形成歧视。本文以量化的内容分析法为主,选取"李刚门"事件之后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分析媒体建构的"官二代"形象。  相似文献   

8.
齐二娜 《报刊之友》2010,(11):149-150
广告的目的是销售,这就注定了它具有"天生的宣传倾向性"。广告在采用科技的时候,必然会因其目的而故意撇开科技"坏"的一面。在科技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上,大做文章。这种广告宣传,在增加人们的"科学膜拜"上起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消费观",更深层次地侵蚀了我们的精神环境,埋下诸多不利于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因子。  相似文献   

9.
城市在形成、变迁、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代表不同时期的建筑、街区、文物古迹、文献资源等,它们记录、讲述着一座城市的"记忆"。城市记忆,就是"有形记忆"的"形象表达"和"无形记忆"的"抽象提炼"。城市记忆,不但通贯古今,纵向记录着绵延久远的历史文脉,而且妙趣横生,横向展示着丰厚广博的现实内蕴,  相似文献   

10.
魏永征 《青年记者》2009,(19):62-63
如果有人对我说,你对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有知情权,那么,我宁可不要这种"知情权"。人们应该记得,两年前甘肃兰州一位迷上歌星刘德华的女孩杨丽娟由于未能达到结交刘德华的目的而导致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的悲剧,这件事被内地和香港的媒体炒得太热了。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润权 《新闻世界》2010,(9):159-160
"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在传统传播环境中舆论的形成模式,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那么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是否会消失?本文从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从网络的匿名性入手,在网络环境下探讨"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依然有效的问题,并通过对网络事件中网络舆论呈现情况的具体分析,得出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正在逐步失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有多种原因,"公开化"与"媒体的解冻"是其重要因素。但苏联解体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是由于苏联的"媒介催化"或"舆论失控"所致,相反,苏联的解体是长期信息封锁、传播扭曲所造成的。将苏联解体归之于"舆论失控",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即严密的舆论控制对苏联解体造成的影响。新闻传播的确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不过不是由于"舆论失控",而是由于系统性的传播失灵。传播失灵导致了苏联媒体和政府的公信力被严重透支,为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改革培养了潜在的支持者。在传播失灵的作用下,苏联社会表面光鲜,深层的社会矛盾却被掩盖,以致苏联社会脆弱得不堪一击。经常性的传播失灵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这直接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3.
滕瀚 《新闻世界》2012,(7):197-198
舆论监督是保证国家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这项权利的获得源于一代代新闻人及媒介的探索。本文以中国近代大报《申报》对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报道为例加以分析,通过近代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道路上的勇敢探索,探寻其对当今新闻报道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书藏 《新闻实践》2009,(10):56-57
由于受众对经济以及经济新闻关注的持续升温,媒体大多开辟了经济版或者经济栏目,然而还没有形成应有的影响力.即便大型财经媒体,在其财经报道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淡化经济而偏重时政或者社会意义的现象,因此导致提供经济信息方面出现偏差,降低了权威性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互联网为民意的"沸腾"提供了条件,网民的刨根问底和紧追不舍导致事情的真相被披露,如此前的"躲猫猫"、"邓玉娇"、"开胸验肺"等事件,都是沿着这被称为"第二条"民意伸张的路径而大白于天下的。  相似文献   

16.
对于"媒介审判"是否应予规制,学界主要形成了不应规制与应规制两种观点,但由于"媒介审判"在现实生活中的负面作用日益凸显,对其进行规制的呼声也愈来愈烈,笔者从不同角度来探析规制"媒介审判"之机理。  相似文献   

17.
受极简主义美学观念和禅宗简素风格影响,北野武在电影拍摄中自觉形成了节制的创作手法。叙事架构大胆省略,情感表达藏而不露,视听风格纯粹极致,北野武对节制手法有意追求从而形成了影片的简约风格。  相似文献   

18.
很久没找到兴奋点的电视综艺界,今年由于相亲节目的异军突起,似乎又重回当年超女时期的热闹。除了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正在为难分高下的江湖地位而暗中较劲之外,越来越多竞争者也加入到争吃蛋糕的行列,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安徽卫视……冷静的分析者会从社会心理和观众猎奇的角度解释"相亲热",但随着场内场外不断爆出争议性话题,舆论对相亲节目的审视越发附带疑惑。因为"艳照门",因为拜金女盛行,因为"富二代狂言",因为婚托,因为造假……激烈的批判者,给相亲冠以"炫丑"和"逐臭"的标签;温和的评论家,也抛出一顶沉甸甸的"文化危机"帽子。一时间,相亲之"火",引来相亲之"惑",甚至几乎惹出相亲之"祸"。相亲节目何以会火?负面舆论因何而来?是否已成强弩之末?学界业界人士,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见解。我们希望读者从中获得不同的认知以达到兼听则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陈道生 《声屏世界》2010,(11):11-13
从2006年创办至今,《中国红歌会》异军突起,以其独树一帜的形式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具有独特而隽永的时代意义。已连续举办五届的"中国红歌会"入选了"新中国60年有影响的60个广播电视栏目",并荣获第21届"星光奖"电视音乐节目大奖。五年来,红歌会累计播出3万多分钟,40余万人次报名参加比赛,超过10亿人次电视观众收看。红歌会有多"红"?红歌会为什么这样"红"?红歌会如何长"红"?9月12日,众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齐聚南昌,为这些问题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20.
刘刚 《兰台世界》2011,(11):33-34
成吉思汗分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数次分封才完成。正是由于不断分封,封地和户民数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中,所以中外史书记载数目不尽相同。分封的方式主要是"边占地边分封",而分封制也是导致蒙古帝国分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