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代小说《柳氏传》在后世经历了多种形式的改编。其中,明代传奇《玉合记》是较为贴近原作且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种改编。从《柳氏传》到《玉合记》的嬗变受到文体特征、创作者心态以及时代风气等多方面影响。传奇的庞大体制促使《玉合记》增添人物、细化情节;为满足舞台表演需要,设计更丰满合理、极具巧合性的情节;改变人物性格、增加滑稽内容以适应市民阶层的审美取向。由于创作者身份和心态的转变,作品主题由政治反思转变为个人理想寄寓。《玉合记》强调忠义、贞节,歌颂自由恋爱,深受明代时代风气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传统家训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柳氏叙训》作为传统家训代表作,其关于柳氏内外先人事迹和家法礼俗的记载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践行孝道、以俭养德、勤勉好学等方面的道德模板和处世榜样。  相似文献   

3.
侯景之乱是南朝梁武帝统治时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混乱,对南朝后期阶级关系变动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士族地主阶级政治地位下降,庶族地主阶级政治地位上升;奴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解放,成为国家土地上的自由民,有的还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私人武装以募兵方式得到发展,有些军事长官还成为陈朝时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4.
南朝宦官的品秩要比北朝低得多,这就决定了南朝宦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远远不能和北朝宦官相比。南朝宦官在军事方面的表现,多为个别偶然现象,北朝宦官的军事职务往往是与刺史、郡守等地方官联系在一起的。北朝宦官的军事职位的品秩比较高,都在四品以上,这样品秩的军事职务,加重了宦官的社会政治身份,同时也使宦官拥有军权,进而为影响北魏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军事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南朝门阀制度森严和复杂政治矛盾的社会背景下,鲍照的理想与现实形成巨大反差,抑郁不平之气凝结于心,形成真实的、强大的情感力量,推动着他的辞赋创作。虽其辞赋创作仅10篇,但赋中情感形态丰富而动人,它们有奋争的激情、有无奈的悲概、有向往的超逸,其情其感在南朝赋作一片矫情柔态的庸音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古希腊悲剧与古希腊时期特有的民主政治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悲剧中的各色人物与命运的抗争,对自由、公平、正义的追求过程映射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中,便是古希腊人建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艰难历程。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反作用于悲剧的发展,并最终促成悲剧的繁荣。因此,从古希腊戏剧入手,探寻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精神实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亦文 《阅读》2024,(Z1):26-31
<正>南京,旧称金陵、建邺、应天等。从三国鼎立时期的东吴开始,到后来的东晋,再到南朝的宋、齐、梁、陈,连续有六个朝代曾在此地建都,所以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写诗吟咏过这座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气息浓郁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兼具强化统治与乖违道义双重特征的"质任"制度生成于汉末三国时代,西晋时期基本废止。其后发生严重暴乱,南渡后分别代表门阀与皇权政治的东晋、刘宋同样无法遏制频发的地方叛乱现象。研究三至五世纪时期质任制的兴废,有助于在一个特殊层面上增进我们对魏晋南朝政治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在以《诗经》开始的,经汉魏乐府,一直到陈子昂、杜甫所积累的丰富的现实主义诗歌沃壤中,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既呈现出“中兴”的社会政治景象,又存在着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的历史时代里,孕育了一位具有独特成就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伟大导师列宁指出:“判断历史人物盼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  相似文献   

10.
今天讲的内容是就四个法家人物,谈谈战国到西汉时期儒法斗争的一个侧面。这四个人物是商鞅、秦始皇、刘邦和汉武帝。前后时间300年左右。第一个法家人物商鞅生于公元前380年左右。第四个法家人物汉武帝死于公元前87年。以这四个人物为线索,把这个时期儒法斗争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现谈一下。 (一) 第一个讲商鞅。商鞅出生在公元前380年左右,死于公元前338年,活了四十多岁。从公元前380—338年究竟是什么时代?这个时代政治上的特点是什么呢?当时中  相似文献   

11.
南朝时期,诗歌摆脱了伦理和玄学的束缚,描写日常生活,表达世俗情感,具有浓厚的世俗化色彩.这种现象的形成,决定于诗歌雅俗交替以及诗乐分合的嬗变规律,而由经济、思想、文化等构成的南朝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则是其中的催化剂.当然,文人素质的弱化也是成因之一.对南朝诗歌风格中的世俗精神应予以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游仙诗继承了汉魏乐府游仙诗以及两晋游仙诗两种创作模式,但在主题上却回归游仙的原始,追求神仙长生.这种主题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成熟及流行所造成的.并且,步虚词也进入到文人的创作视野中.南朝动荡的政治格局以及文人生存环境的恶化也是南北朝游仙诗与魏晋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和家族地位以及扩大家族的影响力,婚姻中实行严格的身份内婚制。而南朝时由于改朝换代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士族通婚的对象逐渐扩大,封闭的婚姻圈被打破,士族所具有的特权也随之逐步丧失,士族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4.
论魏晋南朝诗歌中的比喻意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喻意象是诗人在物与物、情与物之间创造、设置、构结出的一种新的关系。刘勰将《诗经》到南朝的比喻意象区分为比义和比类两种类型。魏晋南朝的比义意象是索物取象以类比诗人的思想感情与意念;比类意象主要是对外在声响色貌的比拟,其中有的是缺乏主体心灵因素穿透的技巧性牵合,有的则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魏晋南朝诗人还创造出具有派生和扩展功能的比喻意象,而且出现了比喻意象中比喻关系淡化,本、喻体融合,从而向广义的隐喻转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政坛,大致可分为,魏晋南朝与北朝后期的禅代政治;十六国至北朝前期的胡主汉臣的"联盟政治"。前者出于其政治需要对《论语》特定篇章的某些文句进行化引和对《论语》道德伦理观念及其思想范畴(礼让)进行征引与利用、歪曲;而后者对儒家经传尤其是《论语》的引用,则相对全面、真诚。  相似文献   

16.
张国宝 《阅读》2010,(9):21-23
小说故事从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开始,这场车祸夺走了主人公赵安迪(文中的弟弟)父亲的生命。在爸爸的葬礼上,赵安迪第一次见到了妈妈舒一眉。此后一段艰难的生活开始了,母子俩由开始的陌生、冷淡逐渐发展到彼此信任、爱护。黄蓓佳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动作、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充分烘托出人物的真情。下面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至"文革"前的工农兵文学,虽然和政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其中的《红旗谱》、《创业史》以及《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等作品,又都能从政治走向文化,其途径是:从社会的横向层面去表现人物的阶级性;于历史的纵向维度去描写当时的政治事件;在人生的深度去展示作品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8.
掌握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和我国古代有关的文化常识,是用意识流理论来剖析《西洲曲》的女主人公感情活动及其变化的前提;诗作者进入人物的内心,以女子四季相思、昼夜相思的“意识流”的“红线”贯穿起经过精选的、能代表“意识之流”各阶段、层次的片断的“珍珠”;诗作结构的三个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在写政治人物时涉及到了一个天水籍官员狄斯彬,历史上真有其人.和史实比较,小说中的人物既有艺术真实,也有历史真实.但小说作者对史实改造过多,容易形成人们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误解,需要辨明.同时,由塑造这个人物可以体察<金瓶梅>写官员时所用的史实"我化"手法.还可以由作者对狄斯彬的熟悉程度推测小说的创作时间和作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梦占曾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语言方式。在从“兢于道德”的“上古”向“逐于智谋”的“中古”缓慢曲折的转化过程中,梦占被逐步政治语言化。梦占政治语言的黄金时代是春秋,它渗透进春秋的各个政治领域,使春秋波诡云谲的政治生活带上几分狡黠色彩。春秋一过,梦占政治语言便开始它无可挽回的消亡历程,导致其消亡的原因是:梦占的虚幻、儒生的选择、帝王的压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