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知识组织”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以往有关“知识组织”的研究进行分析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对“知识组织”及与其 相关的“信息组织”的定义、内容、原则、形式、方式方法和技术等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知识发掘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鹏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8):111-115
知识发掘是撷取隐含、有用、未被发掘、有潜在价值的知识资源的一种过程,采用先进和传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数据库内外的知识进行系统分析、挖掘、发现和利用,区别于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强调发掘目的的有用性、发掘源头的广泛性、发掘手段的综合性、发掘内容的知识性、挖掘价值的潜在性、应用方式的具体性等特征。通过对“酵论”、“差论”、“圈论”的重点阐述,试图分别回答知识发掘过程中发掘什么、发掘范式、发掘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悦  李瑛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2):138-143
利用知识计量学与知识图谱的方法技术,以SSCI数据库的论文为基础,对美国创新管理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热点进行计量研究。通过对该期刊三个时间段知识群文献的分析,可看出该刊从侧重于技术管理的定量工具方法,到侧重于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与技术转移,再到侧重于组织、战略及政策管理的大致发展脉络。其当前创新管理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绩效”、“创新”、“管理”、“产品开发”、“系统”和“战略”展开。  相似文献   

4.
分析国内外学者构建的典型的知识管理学科体系,总结这些知识管理学科体系基本特征,并认为这些体系可归纳为4种类型:“理论-方法-应用”型、“流程-价值链”型、“实践应用”型、“战略管理”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综合集成型知识管理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联盟的集群企业知识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创新是集群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隐性知识又是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关键。从知识联盟的角度入手,分析隐性知识与知识联盟的内在逻辑及其知识联盟与集群企业的适配性,提出基于知识联盟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策略,即以“竞合”为核心的集体学习的内生性动力机制、以“政府激励”为核心的外生性动力机制、以“多赢”为核心的联动性动力机制的三维动力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面向“知识服务”的布鲁克斯情报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英国著名情报学家布鲁克斯的思想体系,抽取其逻辑主线,并结合其所阐释的情报学的任务、远景目标等核心问题,呈逻辑关联地分析它对目前及未来网络信息与知识服务的影响及其发展定位和走势。创新性地构建“知识组织与世界2与世界3”的“三角关系”模型,并以“知识超网络”为例,分析布鲁克斯所预见的“以世界上各个个体认知结构为背景的知识地图和体外大脑”的生成过程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刘懿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7):144-147
作为哲学家和政治家的托马斯·杰斐逊不仅将“知识自由”哲学观点应用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实践中,而且从理论和实践上拓展了图书馆的功能:传播知识、实施教育。他的图书馆领导体制创新、“广泛论”购书理念、“知识民主”哲学理念对美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知识融合是一个随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并可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然而目前学术领域对知识融合的概念界定还缺少一致的理解,对其进行辨析有利于推动后续研究。[方法/过程] 通过充分调研和分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汲取以往研究中的观点和成果,一方面选取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概念的典型表述,并分别提取“处理对象”“融合过程”以及“融合结果”3个关键要素;另一方面通过知识融合系统体系架构的剖析来进一步明确知识融合的研究范畴与边界。[结果/结论] 综合概括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融合概念定义,并从流程角度对知识融合概念进行分解。  相似文献   

9.
关于“知识集合论”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知识集合论”的概念具有模糊性、宽泛性,因此对图书馆缺乏专指性。“知识集合论”未揭示出图书馆本质,所以“知识集合”不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知识集合论”把有关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学应用分支学科“让渡”出去,使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失去了生存能力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公共知识中心”说诘难-与龚蛟腾等同志商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图书馆是“公共知识中心”一说值得商榷:“公共知识”有很多含义,此处“公共知识”定位不明确;知识必须通过信息化处理后才能存储与流通,而文献是知识信息化的方式,图书馆资源是文献信息,说图书馆是“公共知识中心”并不恰当; 图书馆是“公共知识中心”没有凸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指出图书馆是读者与文献信息资源双向互动的中心,这一定位说明了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即本质,也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事业的人文传统。  相似文献   

11.
以SCIE和CNKI收录的“企业知识共享”为主题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借助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文献共引和聚类分析,研究国内外企业知识共享的发文量和高被引文献情况,并对国内外企业知识共享的研究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我国企业知识共享的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媒介素养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的现状,在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建立书、刊、报、视听、网络、讲座等多种媒介并存的媒介素养阅览室的新构想,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不断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研究生信息素质的现状, 分析面向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四个特点,提出开展面向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必须建构学科知识服务“三级”人才队伍、深化发展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建立集成化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平台, 最后指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循序渐进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积极探索学科化知识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葛园园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123-127
从科学学和科学哲学的角度对国内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主流--“知识流派”的结构、特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对其存在的严重不足做出中肯的评价,同时从正反两个方面梳理具有代表性的九种观点,以期能推动“知识流派”的研究,也为图书馆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势能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以高校中的科研团队为基础,从任务目标和人员构成的二维视角,探讨高校科研团队的组成模式。深入分析知识提供方特性、知识接受方特性和知识特性3个因素对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在知识转移影响分析的成果上,基于知识势能原理,建立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的知识势能矩阵,探讨科研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MOOC的知识转化功能存在不足,完善高校MOOC平台的知识转化功能,有利于推动知识创新。[方法/过程]采用理论移植、模型设计、网络调查和文献调研法,通过引入研究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化过程的SECI模型,分析高校MOOC平台知识转化的过程、要求及现状。[结果/结论]高校MOOC平台在知识转化中学习"聚落"的深度交流不足、记录学习路径的功能缺乏立体设计,据此提出游戏理念、尊重需求、人性化设计、获取分享方案、快速查询定位、立体化笔记等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中的隐性知识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管理已成为图书馆管理的热门话题,但人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却往往忽略了隐性知识的管理.文章从论述隐性知识的概念及其特质入手,着重阐明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容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