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引入Proteus软件设计出能综合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原理这两门课程内容的仿真系统。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和8086最小模式系统为核心,外围是人机交互界面、常用接口电路和通信电路模块。通过该系统与相关编程软件配合,完成"8086与AT89C51串行通信实验",从实验要求、电路结构、程序流程和仿真结果方面进行了分析,表明该仿真系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两门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通信专业创新实验案例—基于STM32的多气体传感器检测光传输创新实验系统,并对实验系统的气体检测模块和光传输模块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能实时检测多种有害气体浓度,可通过光纤进行远距离信息传输。通过设计实验系统,不但使学生可以掌握通信、电路、电子设计和单片机技术,而且使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了便于蔡氏混沌电路的集成,设计了具有模拟电感的蔡氏混沌电路。在此电路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混沌保密通信电路,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合适参数的发送信号在该混沌保密通信电路中能被很好地掩盖,也很难被窃听,发送信号和保密通信电路解调出来的信号是一致的,说明该通信电路具有很好的保密性能。但是当发送信号的幅度和频率超过一定值时,该混沌保密通信电路几乎不能实现对发送信号的保密。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基于主从控制方式、采用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中型电动车驱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案,以及驱动系统的总体构成、主电路与驱动电路的设计原理、参数设计方法和主、从控制板通信原理.阐述了系统母线电流检测电路、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设计原理,以及系统母线电流保护电路、蓄电池电压保护电路、启动加速预警保护等多种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试验表明,该驱动控制系统制造成本低、调速控制性能好,保护措施完善,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5.
HDB3码是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重点学习的一种数字基带传输码.根据HDB3的译码原理设计了译码器实现电路,并在SystemView平台上构建了仿真实验系统.结果表明,该译码器设计正确,电路实现较为简便,可用于通信原理教学的课堂演示和设计性实验等.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具有移动网络控制的短波发射和接收机设计创新实验,该机使用7.023 MHz短波波段,可以在数百公里内进行设备间的通信。采用通信电子线路中的基础电路进行单元电路设计和系统构建,同时加入移动互联控制模块电路。该发射和接收机设计包括收发天线、输入信号处理模块、混频模块、音频信号输出模块、控制和Wi-Fi模块等,很适合于通信电子线路综合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实验可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发射机及接收机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实验实践教学和应用开发的需要,设计了一种采用多控制器结构的单片机实验系统。该系统由4个单片机实验分区以及公用串行外设区、外部通信接口区、串行总线、电源电路组成,可通过串行总线实现多个单片机之间的相互通信和设备共享。实践证明,该实验系统能支持多个单片机同时工作,外设种类丰富,人机交互性好,通信能力强,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无线通信系统电路设计实验支撑平台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计并制作了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电路的实验支撑平台,详细叙述了其设计思想、主要技术指标、组成及基本功能.实践表明,该平台对促进通信电路实验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27M无线键盘的发射与接收的应用电路。该设计采用EM78P451作为键盘矩阵和通信的信号编码,以2FSK调制的方式将27M调制载波信号发射出去;接收部分采用MC3361作为接收模块,解调信号经MA6135解码后能与计算机直接通信。系统程序设计涉及键盘、发送、接收几部分。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日益提高。作为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波电路的设计攸关重要。在设计中将微波电路与通信系统设计协同考虑,将有利于设计者从系统设计的角度,优化系统架构,协调基带和射频系统之间的指标分配等要求。采用SystemVue和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两个仿真软件,可以在进行系统仿真的前提下,对其中的微波系统及单元电路进行设计,从而满足系统的设计需要。这种实验教学方法,兼顾了基带信号的处理和射频收发系统的各项指标需求,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系统构成和微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在系统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研究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电传动机车控制课程注重电路功能分析,电路控制过程复杂,电路图结构多样,特别是涉及到电路控制的操作实验,由于受到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的影响,部分实验通常无法开设,很多理论知识难以直观理解。该自主学习平台采用多样的教学表现形式,如Flash动画编程、三维动画、实验现场视频录像等,对实验课程中的电路进行动态仿真,制作具有交互性并配有教师原声讲解的实验电路,模拟实验教学环境,实现了在线练习、电路图自测练习及与教师的交流互动等,增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Matlab强大的运算和绘图等功能,可以实现电路的动态过程实验的仿真。编写程序采用与手算一致的思维方式和步骤,理解掌握都较容易。结论表明,应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复杂电路的仿真分析和计算变得非常快捷方便,从而为电路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3.
马奎 《教育教学论坛》2020,(12):125-127
集成电路设计是一项理论基础要求高、综合性和系统性强、涉及面较广的任务,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开设《集成电路CAD》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是系统培养集成电路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课程内容抽象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时需通过融入行业前沿信息、设计案例,合理设置随堂练习题、讨论题以及课后习题等一系列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创造直观生动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分组进行课题设计、逐一开展设计报告、加重实践环节的考核比重等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4.
集成电路实验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实验课,以往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实验课程联系松散和实验软件落后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高等院校集成电路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入手,应用“点”与“面”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电路课程教学内容增加,学时却一再压缩的矛盾,把计算机虚拟技术引入该课程教学改革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其中计算机虚拟技术加启发式、讨论式复合教学的运用;基于软硬结合的电路课实验教学模式的建立;电路实验教学网站的建设和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现,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使课程知识的学习提升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16.
在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引入计算机仿真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室建设资金短缺 ,实验仪器设备老化 ,专业维护人员缺少 ,维护技术落后等因素一直制约着我系电子线路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在这种情况下 ,很有必要对实验教学的手段进行信息化改造 ,在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引入计算机仿真系统。Multisim 2 0 0 1是一种用于电路实验教学的交互式仿真软件 ,引入这一系统改造传统实验教学不但有很多好处 ,而且完全可行。当然 ,在教学过程中 ,要处理好仿真实验和传统实物实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将PSIM仿真软件引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使用PSIM仿真软件对数字电子技术的JK触发器级联电路、采样保持电路、A/D转换电路进行软件仿真实践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看到具体仿真数据及仿真波形,并与理论分析数据对比,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校微电子学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阐述了如何对《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课程的教学进行优化。这些优化包括教学内容、方法和学时,如删除了如工艺、器件原理等与其它课程重复的内容,结合目前工业界和研究生教学的需求,增加了verilog和SPICE、数字集成电路实现相关的EDA工具等教学内容,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更紧密。通过课程教学的优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就业时的竞争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介绍了笔者在电路理论课程中应用对偶原理提高授课效率和改善授课效果的一些做法及体会。实践结果证明:此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对偶的概念是求解电路问题的一个省时而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提高了授课效率。  相似文献   

20.
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是电力电子器件课程的重点。在可控硅正常导通情况下,将单向可控硅控制极对地短路是实现可控硅关断的另一种方式的结论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学案例,通过实践教学中采用声光控延时开关电路原理的分析,说明了单向可控硅MCR100—6关断的特点,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际电路测量数据两个方面证实了以上结论并不是实现可控硅关断的方式,此种教学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