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采用作者共被引分析、作者文献耦合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CSSCI收录的2000-2009年情报学领域的8567篇发文和70947篇引文进行作者共被引关系和作者文献耦合关系的深入发掘,对引证关系视角下的国内情报学领域作者研究活力与影响力进行尝试性探索,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模式与主题演化作进一步的归纳分析,以期对国内情报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知识网络中的文献共被引网络,它形成着一个学科的知识基础,是学科知识输入和转移的重要知识之源。文章在总结和梳理了共被引网络的一般研究方法后,采集了1900~2012年图书馆与情报学的71350条题录数据,构建了期刊共被引知识网络与作者共被引等知识网络,并对其进行深入数据挖掘和分析,发现了经常反复被引的学科内核心期刊与作者群体,以及在学科的演化历史上连接前后时段的关键性节点期刊与作者群体。论文的最后还对文献共被引网络方法局限性方面和未来发展方面进行了讨论与总结,指出在解决现有理论难题后,共被引网络未来在各具体学科领域内的深化将是其发挥用武之地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作者耦合分析中的基本理论、方法和问题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力求探寻一种新的学科知识结构发现方法。利用作者耦合对图书情报学的知识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与作者同被引分析得到的图书情报学知识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证实:作者耦合分析能够较好地挖掘一个学科的"前沿知识结构",它与作者同被引相结合可以更科学、更全面地发现一个学科的知识结构。讨论了作者耦合分析的一些细节问题,如影响因素、研究样本的选择和可视化分析中应注意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论文的作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体,对其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论文的作者情况进行系统分析.首先以五年为段介绍各年段作者数量、人均发文量、合作度和合作率.然后统计各年段的核心作者、总年度发文最多的作者、各年段新出现和退出的作者,并对各年段作者量进行洛特卡定律的拟合.最后,对核心作者进行共被引分析,包括分层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并用Pajek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群体,作者队伍的组成与更替结构较为合理,出现了系列核心作者,研究内容也呈现一定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5.
我国情报学研究分析:以ACA为方法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马费成  宋恩梅 《情报学报》2006,25(3):259-268
ACA属于同被引分析法,其全称是作者同被引分析(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这种方法从特定学科或特定领域的核心著者的同被引入手,探讨学科结构和流派等问题。本文以ACA为方法,选取1994—2005年间的数据,对我国情报学领域的核心著者进行了同被引分析,以此揭示出我国情报学学科的结构和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CSSCI为数据源,深入剖析国内情报学领域的高产作者互引、高产—高被引作者互引、核心作者互引网络,通过作者互引分析揭示学科结构,并与国外相关情况对比.研究发现,国内该领域研究大致分为3个大类、9个子主题,然而这种主题分类相对模糊,学者研究交叉性和涉及主题多元化现象较为突出,不如国外研究的精专深;国内学者之间的相互认可度未达到国外水平,知识双向流动较少,单向的流动也多局限于地域接近、合作或师生关系中;计量学、竞争情报、信息资源管理以及信息检索等研究方向在国内较为集中,但信息安全、市场与用户分析的研究则相对欠缺.与作者共被引分析相比,作者互引分析更侧重当前活跃学者的互动性,主要展现当前研究热点所在,揭示结果较为分散,二者可互补应用,共同揭示整个领域的科学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合采用引文分析、因子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CSSCI收录的2000-2009年情报学领域的8567篇发文和70947篇引文进行了作者文献耦合关系的深入发掘,进一步尝试实现其研究活力情况以及该领域前沿性学科结构的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8.
总体来讲,作者之间的引证关系可以大致分成共被引、耦合和互引三个方面.其中,作者共被引分析自1981年被引入之后,便在探讨学科结构及其研究现状和趋势方面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后来,2008年作者耦合概念的提出和实证探索又为学者利用耦合关系研究学科前沿、揭示学科知识结构提供了进一步发掘的空间.在作者互引方面,还多集中在基于引用认同和引证图像的引证行为本身的描述,而对于作者引证关系背后所隐含的知识交流、作者研究相关度、学术共同体发现等方面却没有过多的涉及.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以科学计量学领域内的核心作者为实证对象,在作者互引关系研究方面作出进一步系列的探索,以期对科学计量学的发展和引文分析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其中本文主要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科学计量学领域作者互引关系及其网络结构进行深入探索,从互引角度为作者研究相关性、学术地位及知识交流情况提供一定的启示,从而也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9.
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是用数学方法研究科学的量化特征和发展机制的学科,它作为科学学研究中较为成熟的定量研究方法被用于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本文运用扩展的作者共被引方法-作者共现分析方法,针对传统的ACA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给出分析说明并给予相应的改进,且应用多种社会网络分析指标对作者共现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测度.本文选择截止到2011年为止的25位普赖斯奖(The Derek de Solla Price Award)奖得主作为分析对象,通过这25位在科学计量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扩展作者共现分析,发掘科学计量学研究的主体结构和研究合作网络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的国外知识管理领域流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被引频次最高的30个作者的共被引分析,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国外知识管理领域的主要流派.对该领域的技术流派、行为流派及经济流派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代表人物和高被引频次文献,以了解知识管理领域潜在的学科结构和力量分布.  相似文献   

11.
中文作者共被引分析系统可视化实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共被引分析可视化可以直观地表现一个学科的结构,国外已有一些相关的英文实验系统.本文主要叙述了中文作者共被引分析系统可视化研究的实现方法,给出了实现原理与总体结构所包括的三个模块.通过合理划定子树布局区域、限定可分配角度,排列子节点,建立了完整的实验系统,实现了共被引次数居于前10位的作者的关联图视;系统还实现了人机交互,支持在人工监督下进行连续分析,具有作者研究简历面查询等功能.更换为其他文种的数据库,本文方法也可以用来表示相应的作者共被引分析可视化结果.  相似文献   

12.
作者共被引分析(ACA)是目前识别与分析学科领域知识结构的主流方法之一。本文构建了1998~2012年我国档案学领域45位核心作者的共被引关系矩阵,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一时期我国档案学学科知识结构。研究表明,1998~2012年这15年间我国档案学研究主要集中于8个主题领域:档案学基础理论、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工作、档案管理、档案学教育与研究、档案资源利用、档案开放与立法、档案保护技术,并进一步分析了每一主题领域的核心作者、研究范围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为改善作者共被引分析(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ACA)在识别学科领域知识结构中缺乏内容信息的不足,将文献内容信息(题名、摘要、关键词)引入到作者共被引分析中,提出一种新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即"内容与ACA融合的方法(content and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C-ACA)"。[方法/过程]以"学科服务"主题领域为例,分别建立ACA作者相似矩阵Aij、作者-内容矩阵并转换为作者相似矩阵Bij;通过构建线性融合函数实现作者文献内容与ACA的融合;最后通过提取作者主题因子成分并在NetDraw环境下进行2-模图可视化,挖掘并呈现学科服务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结果/结论]与传统ACA方法比较,C-ACA方法能够更准确、更细致地挖掘和揭示学科领域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作者共被引分析是探索领域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在复杂的学科发展态势下,其依赖于共被引频次的作者关联度度量颇具争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和位置相似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改良方法。[方法/过程] 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图情领域为例开展基于语义和位置相似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改良方法的效果实证,面向CNKI期刊库进行引文全文挖掘,并对引用句及引用位置进行抽取,结合预训练的领域词嵌入模型计算共被引文献间的深层相似度和作者间的关联强度,利用网络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比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结论] 结果证明,基于语义和位置相似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改良方法能更准确地识别共被引作者的关联强度,可发现更为细致的学科知识结构,并具有可拓展性与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5.
从共被引角度对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进行其被引分析,运用h指数确定核心作者,构建作者共被引次数矩阵,在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Pajek进行可视化处理,试图揭示我国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的结构和状况。  相似文献   

16.
作者学术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作者学术关系是指从知识交流的角度出发,作者与作者之间表现出来的某种学术联系。对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发现作者之间研究的相关度、学术共同体和科学知识结构,促进知识交流和知识传播,对知识创新和国家知识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采用综合归纳的方法,从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引用关系和作者链接关系3个方面对国内外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结果/结论] 国内外学者对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共被引关系及作者链接关系的研究趋于丰富,对作者互引关系、作者耦合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提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领域。未来对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方向为作者重名问题分析、大数据引文挖掘及作者学术关系的拓展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确定出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16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然后统计出这些期刊2002-2006年高频被引论文及其作者、研究领域,通过分析,试图发现该学科研究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同时与国外同一时期的研究进行比较,以分析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作者共被引的角度入手,对竞争情报领域的20位核心作者进行共被引分析,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揭示国内竞争情报的研究状况,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与方法,可视化展示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知识图谱作为计量工具,对2000~2011年间中国文学学科发展进行可视化分析。文章从关键词共现图谱、文献共被引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以及作者合作图谱等几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十二年间中国文学的研究现状和动态演化。  相似文献   

20.
当代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ACA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ISI的Web of Knowledge中的SSCI数据库,对1996-2008年8月期间收录的24种情报学核心期刊引文进行了作者共引分析,并绘制了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显示,目前国际情报学研究热点依然主要分为计量学研究和信息检索两大部分,但它们之间不再孤立发展,出现了连通趋势。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和网络计量学等新兴分支学科研究活跃,传统的文献计量定律研究逐步淡出计量学研究的主流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