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栏目开办5年来,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特别是去年5月份改版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形成了“梨园热线”。《梨园春》集名家名段、戏迷擂台赛、浓郁地方色彩的文艺节目为一体,吸引了广大戏迷观众,其收视率之高,参与之广,热情之浓,评价之好,刷新了河南电视台文艺节目的历史记录。 一个节目“火”了,主持人也会备受注目。《快乐大本营》中李湘、何炅青春一派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梨园春》中较引观众注目的就是节目中一老一少两位主持人:倪宝铎、庞晓戈。有戏迷说:“倪老师说得很好听,晓戈笑得很…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首届《超级女声》将选秀植入电视伊始,到2010年《快乐男声》无话题寂寥落幕,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已历时七年,正经历着观众对节目丧失新鲜感、渐生厌倦之“痒”。如今电视选秀节目已真正到了一个“拐点”。有人将选秀节目比作“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人悲观地预言“选秀将死”。无论内容与形式都已没落;  相似文献   

3.
所谓电视节目的编排,顾名思义,就是按照频道(栏目、节目和广告)定位的要求和观众的收视内在规律,把各种类型的节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系统化的排列和组合,形成节目播出表。它不是播出内容的简单罗列和随意拼凑,而是在分析受众需求、收视时段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编排电视节目,赢得收视率和提升频道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它是电视节目由制作进入最后播出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蒋晓海  王世婷 《新闻传播》2007,(7):46-46,72
电视文教节目是指那些对观众有教化作用的节目,但它不同于文艺节目的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5.
一、调查的起因与说明电台的长书节目,向来是最受听众喜爱的节目之一。各台几乎都以中午或傍晚的黄金时间设而播之。它的容量之大,影响之大,听众面之广,是一般文艺节目不可企及的。近年来,随着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和娱乐业的迅猛  相似文献   

6.
《艺术人生》是中央电视台的金牌节目。一直以来,《艺术人生》都遵循给嘉宾以“人关怀”,给观众以“正直品质”的准则,它的理念,它的策划,它的内容,它的形式,无不为它的宗旨——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服务。本试从《艺术人生》制作班组的独特理念,精心的前期策划,真挚的节目内容,独到的表现形式几方面分析《艺术人生》节目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7.
首届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评选在穗揭晓首届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评选1月18日在广州揭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毛泽东的故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音乐里程系列节目》、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的《家》等对个节目分获一等奖。广“播文艺节目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许多电视观众都看过中央电视台每晚7:40左右,在《新闻联播》节目之后的黄金时间里:推出的《广而告之》节目,北京的观众也多看过北京电视台的《广角镜》节目。这两个节目的内容,说起来都算是“社会公德广告”,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然而,这类节目却不是中国“特产”。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广而告之》”节目,只不过不叫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9.
魏岚 《新闻前哨》2005,(8):65-66
2003年9月,宜昌三峡电视台全新推出了一档生活娱乐类栏目《魅力发现》,它以张扬本土化的个性文化为内容、彰显娱乐化的轻松姿态为手段,一经播出,就迅速被观众所接受,成了“摩登一族”每周必看的节目,创该台社教文艺类节目收视新高。同时,它的经济效益也大获全胜,先是栏目冠名权被轻松买断,紧随其后的互动奖品等软性广告也全部爆满。播出一年多来,《魅力发现》已经成为宜昌的名牌节目,并且越来越受目标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刘继辉 《记者摇篮》2009,(12):65-6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量巨大包容各种媒体的网络走入寻常百姓家,看电视文艺节目曾经作为在闲暇时间内主要活动的地位日渐弱化,造成电视文艺节目的观众分流日益严重。电视文艺节目领域严重的“结构性过剩”以及“节目大量同质重复”现象让广大电视观众在选择节目时表现得越来越挑剔。如何使观众锁定频道,  相似文献   

11.
创办于1999年、全国第一个省级新闻频道——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以下称“新闻频道”),七年多来,不仅“存活”得很好,其《现场》、《F4大搜索》、《环球报道》等几档栏目收视率稳居福建省可收视节目的前茅,而且广告总额不断攀升。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只播新闻性节目不播电视剧的新闻频道,在卫星电视覆盖范围日益扩大、电视频道日益增加的激烈竞争中,成为福建电视媒体中的佼佼者呢?  相似文献   

12.
郝勇 《视听界》2005,(4):78-79
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硬性广告”,还是已经被融人节目内容的软性广告,是和节目区分开来的,由不同的组织来运作。观众能清楚地意识到——这是广告。可在节目竞争日益加剧、广告播放的频次和数量不断增加、观众收看习惯发生了变化的今天,聪明的观众早已学会在挑选节目的同时跳过广告。所以对电视生产和广告投放的业主来说,争夺注意力、争取观众收看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只有把节目和广告结合得更紧密,才可以保证广告获得与节目同样的注意。真人秀节目所取得的商业成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3.
“请您收看90秒广告”“广告还有XX秒”,这是笔者最近在收看央视4套“星光大道”节目时看到的提示,感觉非常亲切。对于电视广告在节目中频繁插播,观众颇有微词。在广告提示里加入明确具体的时间,让观众一目了然,从而决定是选择继续看广告还是暂时换台。这种作法一下子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从经营角度而言,广告是一家电视台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如何协调广告与观众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应该把它放在一个“经营艺术”的角度去考虑。如果这个矛盾处理得当,自然会赢得观众的理解和支持。在这方面,“请您收看90秒广告”…  相似文献   

14.
胜昔 《新闻实践》2005,(6):62-63
“像《亚妮专访》、《纪录》这些原创的、优秀的节目播一次就存档太可惜,应该多重播几次”;“浙江卫视应该放宽眼界,征求更多的线索,这样,做出来的节目不仅是浙江的,也是全国的”……在5月13日上午浙江卫视举办的观众见面会上,来自全国17个省份的24名观众,对浙江卫视的新闻报道和栏目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诚恳的建议,并从卫视领导的手中,接过了“荣誉审看员”证书。这也标志着浙江卫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支观众联络队伍。  相似文献   

15.
一档电视节目也许难以做到最大众化,但却可以达到相对的大众化。湖南卫视不遗余力推出的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以其节目的火爆、观众的狂热和超乎寻常的收视率,创造了娱乐节目大众化追求的奇迹。它实现了节目收视率、盈利能力和综合影响力的多赢,甚至“超女”魅力至今还在扩大开来,“超女”的冲击波至今还在激荡着越来越多的层面,包括观众,包括央视等大小媒体,还包括节目的广告商。“超女”总决赛广告报价11.25万元/15秒,超过央视1套最昂贵黄金时段11万元/15秒的电视剧贴片广告价格,据说一场比赛的短信收入也有上百万、几百万。湖南卫视赢得了大众,也赢得了盆满钵满。这个电视界的“神话”还在继续传说着它的神奇。10月初,超女李宇春还因此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影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万莉  张红生 《视听界》2005,(3):61-64
2004年4月26日18:30,江苏综艺频道出现了一档日播、直播的娱乐节目——《震撼一条龙》。这是一个以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为出发的节目,它打破了传统综艺节目周播、录播的通常做法,以日播、直播为生产播出方式,并据此实现了节目的即时性、变化性和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7.
社会教育节目,在电视宣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同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一起,构成了电视宣传的“三大支柱”。如果说县级台还缺乏自办文艺节目的能力的话,那么社教节目却是应该花力气去办的。因为电视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教育功能,作为县级台应确立“社教”意识,更好地发挥“喉舌”作用;再者,观众的收视兴趣已出现了由热衷于电视剧转向  相似文献   

18.
策划的异化     
“1999年全美最惊人的新闻策划”,是美国广播公司在那年的3月3日独家推出的、由著名主持人芭芭拉·沃特什对莱温斯基的两小时特别专访节目。这次专访吸引了4900万名观众,使之成为全奖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由此带来的广告收入高达2000万美元,令其他媒体垂涎三尺。事隔不到一年,美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华盛顿邮报》揭露说,这个策划并不光彩,因为它采取了许多违反新闻道德的“非正统手段”。《华盛顿邮报》列举了许多事实,证明了这起交易的核心,围绕着一个“钱”宇。所有的新闻掮客,包括与独立检察官斯堆尔私交不错…  相似文献   

19.
5月20日晚,湖南经济电视台本该直播的《幸运2000》综艺节目却被一档录播综艺节目《星际大联盟》替代,这表明曾缤纷五载的《幸运》系列节目走完了它生命的旅程,将永远成为观众记忆中的一个段落。《幸运》节目的“下课”,出人意料,观众和同行为之惋惜。曾记否,1995年12月23日,大型直播综艺节目《幸运3721》一开播,便给湖南电视观众送去了一股清新之风,一时间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热点节目。它不仅成了湖南电视综艺节目的“点火”者和领头雁,而且为促进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繁荣和火爆起到了催化作用。之后,《幸跳》…  相似文献   

20.
韩素梅 《新闻界》2003,(3):40-41,45
一、关于分类广告与市场化进程分类广告在众多广告人眼里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是因为它同展示性广告相比琐碎、难以代理且缺少创意空间;弃之可惜,是因为它在广告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已不可小觑。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块“鸡肋”到底该不该丢掉?分类广告的特质到底体现在哪里?理论界对分类广告的认识是否已做到指导广告实践?作为分类广告的主要媒介——报纸分类广告的前景如何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探讨。首先看看理论界对分类广告的界定。理论界对分类广告的概念、特质的认识是与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的。代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