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这一理论的提出给现代语言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理论中,英语拟声词并没有被归类到语言的系统中成为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索绪尔的理论是否正确?本文将逐一进行解析,通过研究分析证明英语拟声词大量存在,并且可以作为语言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此论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能指和所指层面而言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包括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任意性、任意性的双向性、空符号现象的存在、语言符号所指的张力、拟声词和合成词的非完全任意性,提出人们要真正理解任意性的内涵,要在努力研究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同时重视它的约定性,使研究更符合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3.
自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以来,任意性学说逐渐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主导思想。象似性研究的迅速发展对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无疑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笔者认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都是对语言本质的科学的、正确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言学之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最先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特征的,这已被人们广为接受。语言符号具有普遍存在的不可论证性,作为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任意性是其首要的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5.
自形式主义语言学与认知功能语言学问世以来,语言学界关于任意性与象似性语言观的争论从未停止。任意性和象似性均从属于心理范畴,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语言系统中的要素是否具有理据性。在语言符号层面,符号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任意性,在言语活动层面,象似性是语言系统的内在动因,支持着语言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论争及其哲学指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具有不可论证性。该原则作为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基石,是对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及新语法学派的反拨,触及了语言的本体问题和语言观问题,引发了中外语言学家的争鸣。正确认识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论争,清理对任意性原则的误解,从哲学层面对该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对人类社会诸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是语言学界和哲学界的热点议题,至今仍未达成一致。本文试图从翻译的解码、编码过程中词汇理据消隐与重现侧面来浅探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述20世纪下半叶中国理论语言学史上较有影响的四次讨论:语言和言语、语言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语言和思维、语言符号任意性和可论证性.这些讨论表现了中国理论语言学界由引进模仿到反思创新的发展历程,也预示了中国理论语言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瑞士人索绪尔在他的语言学理论中首次把语言看作一种符号.并把这种符号分成相联系的两个部分:概念和音响形象.又分别把它们叫做所指和能指。指出:“所指与能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在以后的表述中,索绪尔把任意性解释为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联系”、“没有任何内在联系。”①随后.  相似文献   

10.
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汉语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士人索绪尔在他的语言学理论中首次把语言看作一种符号.并把这种符号分成相联系的两个部分:概念和音响形象.又分别把它们叫做所指和能指。指出:“所指与能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在以后的表述中,索绪尔把任意性解释为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联系”、“没有任何内在联系。”①随后.  相似文献   

11.
符号的任意性这一原则是索绪尔理论的核心,认为语言是任意的、自主的、自足的系统.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和象似性的提出,人们开始发现语言并不是孤立的、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存在的.戴浩一的时间顺序原则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语言与自然世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索绪尔的主要语言学理论相互间的严密逻辑关系入手,对索绪尔的主要对主语言学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剖析和概括,尤其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关系作了疏通、解释,把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提到一个合理的高度,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索绪尔并从其理论中汲取营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近些年不断受到质疑,来自语言象似性的研究是最大的挑战。象似性的多种原则体现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其中的标记象似原则是词序排列、语用分析、文体分析中的重要认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 2 0世纪语言学发展史中 ,语言研究始终以两大思潮向前发展 :一是形式主义 ,另一个是功能主义。前者由当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开创 ;后者以韩礼德为典范。形式主义者注重语言的形式 ,认为它独立于语言的意义和功能 ;功能主义者认为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有利于语言形式的形成。从表面上看 ,这两大思潮是对立的 ;但是他们在“语言系统观”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等方面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牛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2):141-142,147
语言结构和人类的时空概念或经验结构有着自然地联系,即顺序象似性。在认知语言学界,它极大挑战和补充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本文重在从英汉语料库分析中发掘其存在性,及其与语法结构发生的关系,使人类在最小努力下获得最佳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而文字符号的本质是任意性、社会性、心理性和文化蕴涵。由文字符号将意象物化以及从物化意象还原本初意象都涉及到这个本质。文章着重探讨了这个本质下的翻译与意象再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语言价值理论是索绪尔共时语言学理论的精髓,正确理解语言价值理论至关重要。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功能差别不仅区分不同的单位而且确定不同的单位,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功能差别结构。  相似文献   

18.
心理属性是语言符号的一种重要属性。从语言符号的编码到语言符号的解码的整个过程来看,语言符号是始于心理,终于心理的。语言符号是从心理出发的,在对心理进行外化之后又回归心理。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外语理论和教学中有一种倾向意义学习而忽视语言形式的趋势,然而,从本质上来说,外语学习是要掌握一种任意语言符号系统,所以,语言形式是学习的基础,无论在英语学习或教学中都要摆正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龙舟竞渡仪式的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龙舟竞渡中包含着对龙图腾的崇拜,竞渡的缘起也与这一崇拜密切相关;依据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宗教体制的宗教本质四要素理论,认为龙舟竞渡仪式为宗教性的民俗活动。龙舟竞渡仪式作为一个象征体系,包含着物化象征符号、行为象征符号、感觉象征符号、自然象征符号和社会象征符号等诸多因素,龙舟竞渡仪式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是其传递象征意义的方式。龙舟竞渡仪式作为一项宗教性的民俗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它能够促进中华龙舟竞渡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社会成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为民族文化大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并促进社会群体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