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思维方式从形态上可分为形象思维、理性思维、创造思维 ,但无论哪种思维在本质上都是逻辑思维。本文主要从意象的形成、意象形成方式和意象的物化几个方面阐述形象思维的内在逻辑性  相似文献   

2.
色彩意象作为唐诗的一种典型情感符号,内蕴深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土壤的唐诗以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意象等多种方法用心设色,并精心把握色调,不仅暗合了色彩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本质,也营造出无限意境,融入了丰厚的感情印记。  相似文献   

3.
意符即意象符号,它是形象思维的媒介。文本前的意象功能表现为“译码”,是把客观的物象内觉化为主体的心理意象。文本中的语象功能表现为编码,是把心理意象转化为语言符号。文本后的意象功能体现为译码,是把客观的语象译解为主体可以接受的意象。相对于这三个阶段的思维机制是发散式思维、倾向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相似文献   

4.
出土考古资料的刻划符号应分象形类和抽象类两种,从文字的性质看,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类的刻划符号和图案,而非抽象类的刻划符号。中国文字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作为记录历史事件的文字功能来看,中国早期文字经历了从文字性符号、文字画到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的正式文字产生过程。从出土的陶器刻划符号和图案特别是出土的器物与殷墟甲骨文形体比较情况来看,中国早期文字性符号的起源是距今8 000—7 000年的裴李岗、大溪文化时期,距今5 000年之前的仰韶文化晚期是文字性符号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汉字体系的正式产生是距今4 500—4 000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时期,也就是传说时代的尧舜至夏初时期。  相似文献   

5.
对龙舟竞渡仪式的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龙舟竞渡中包含着对龙图腾的崇拜,竞渡的缘起也与这一崇拜密切相关;依据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宗教体制的宗教本质四要素理论,认为龙舟竞渡仪式为宗教性的民俗活动。龙舟竞渡仪式作为一个象征体系,包含着物化象征符号、行为象征符号、感觉象征符号、自然象征符号和社会象征符号等诸多因素,龙舟竞渡仪式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是其传递象征意义的方式。龙舟竞渡仪式作为一项宗教性的民俗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它能够促进中华龙舟竞渡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社会成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为民族文化大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并促进社会群体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6.
《城里城外》中所出现的土地意象,所指已超过其本真意义,成为蕴含着情感与理性的一种文化符号。作者借用土地这个大意象,表现出一种对精神家园的追取,谱写出一部动人的思乡咏叹调。  相似文献   

7.
期刊编辑主体对文字符号的阶段性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期刊传播是作者通过编辑主体对文字符号所进行的控制进而向读者传递各种信息的系统过程。如何控制文字符号构成了编辑主体的诸种行为,控制文字符号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文化是民族之魂,优秀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繁荣昌盛、繁衍生息的命脉和根基。中国舞龙运动所践行的龙文化,高度的体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研究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是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文化学视野,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舞龙运动文化的渊源、符号意象等问题进行深度研究,针对中国的舞龙运动原始宗教习俗及文化意象的融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舞龙运动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原始意象的文化符号具有祈福、禳祓、生殖以及娱乐欢庆性意蕴。研究价值:在这个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舞龙运动特有的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代表,加强舞龙运动的文化认同力,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绽放出长久不息的耀眼光芒,使舞龙运动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汇聚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精髓,提升高度的传统文化自觉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各民族文化中用以荷载意义的口头有声符号系统,而文字则是语言的记录用书面符号系统,以民族文化形态结构的角度,文字是一组附着于语言的文字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九华山旅游产品缺陷,文章将九华山旅游产品提升到文创产品,并提出了九华山文化符号凝练、产品门类科学归纳、文化符号艺术物化三大开发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和带动九华山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实施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研究阳光体育运动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校体育的优势资源,将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提出对于高校体育课改更为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旨在将阳光体育的主导思想融入课程改革过程之中,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从宏观上揭示排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和新世纪排球运动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作用。在“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使排球运动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陕北神木话中的助动词"敢"有多种用法,可表有胆量、允许、可能、要等,可分别称为"敢1""敢2""敢3""敢4"。这几种用法之间存在引申关系,其中主要涉及主语的范围,动词的语义特征、语义关系的扩展、句子语气的变化等因素。本文描写神木话"敢"的上述用法,并通过与周边方言及元代口语文献的比较,讨论助动词"敢"的语法化。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英汉大相径庭的语言特征。由于英汉语言这种差异悬殊特征,英汉翻译课教学面临“知识”、“理解”和“表达”三大障碍。文章探究了这三大障碍的成因及有效排除其障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先秦赋钩沉     
早期作为文体的“赋”都写作“傅”。傅,相也。古代乐师为瞽者,扶助乐师者为相。“相”除了扶助乐师、携带乐器之外,还要参与演出中的应对活动,相当于现在的报幕员。报幕的声音。不同于歌,而是另一种富有节奏感的朗诵.汉代人“不歌而诵谓之赋”.正是从这里来的。赋同其他文艺形式一样.最初都是由下层劳动人民创造并在人民中间口耳相传着.它是由口传文学发展而来的书面文学。近百年出土的西汉到宋初的俗赋.其类型可大致区分为故事俗赋、论辩俗赋和歌谣体俗赋三种。用赋的这三种类型和文体标准对照考察先秦时期的文献,钩稽出了53篇先秦的赋或带有赋体特征的文献。  相似文献   

16.
"德"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原创文化的源头中,最重要的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一命题;它以"两个世界"的形式出现,勾画了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德"字及其观念起于何时?只能以甲骨文、金文和《周书》为据,是周人之新观念。其原始义非"道德"、"德行",而系全生、保全生命,引申为恩惠德泽;初为政治范畴,以后扩展为哲学性命范畴,与"性"为同类概念。"德"的文化政治与历史内涵对儒家人性论有极大影响,亦决定了老子之"道"不同于西方哲学逻各斯与总原理,而具有独特的中国哲学属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大型体育场馆运用"4R"理论进行服务营销的途径。研究表明,结合大型体育场馆自身社会服务的性质,将"4R"理论的服务营销模式导入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之中,不但可以提高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更可以为我国的体育产业改造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和今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同志始终十分重视“三农”问题 ,他的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三农”政策的理论基础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逻辑学视角对学校体育本质与功能进行分析,指出学校体育的本质是"学校教育",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是"身体练习性"、"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与"学校教育性",而学校体育的功能是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包含了"健身"、"教育"、"娱乐"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郭象的“独化”论是关于宇宙本体问题的玄学理论。一方面 ,它把王弼的无形无象无名的“无”这个一般、共相下落到了具体事物身上 ;另一方面 ,它又将裴的“群有”这一个体之有(存在 )提升到了本体的地位。表面看来 ,“独化”是比较简单的概念 ,因为它表征的是每个个体事物如此存在的状象。但实际上 ,它揭示出 :正是事物如此存在的状象却现象、显现、暴露了其所以如此存在的本质、本体。因此 ,郭象的“独化”范畴具有现象性的哲学性质 ,它与时间就有了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