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知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研究界的共识。在当前教学实践改革中,加强整体性认知的教育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认知过程中的前沿问题出发,联系当前《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际状况,论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认知在理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及其遇到的相关性问题,并初步提出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正式设立。200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中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整体性。2008年以来,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整体性、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及其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等进行研究,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视野及其学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一个牵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在内的社会性、历史性以及实践性的整体变迁过程。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内在本质属性的外在展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和逻辑起点。为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化建设也就必须着眼于整体性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整体性的、系统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为基础性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综合性极强、一以贯之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5.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创新性原则是对其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的补充和发展。创造性教学原则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主义有新的发展 ,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要有一个再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6.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要前提。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和相对性。同其他理论相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层次更高、范围更大,因而整体性就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为显著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对性表明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在多重关系中才能够准确地加以把握:相对于毛泽东思想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新时期理论探索的成果;相对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 ,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和认识上存在着教条、静止和纯政治化的理解 ,在实践上存在着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等问题 ,对此 ,笔者认为要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要动态地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与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存在的差异 ;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一个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8.
以解决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问题为目的的和谐社会理论,尽管不是一种直接的文化改造理论,但由于其强调的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观念相契合,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深度结合。它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另一方面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指明了方向。从中国传统文化改造的层面把握和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的认识,并进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为整体概念提出。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有着开创性的意义。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境界认识表现在六个方面:最早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近代国情;最早在中国系统宣传阐释马克思学说;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同转型中的中国学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因为人们认识任何事物,总是先知道它“是什么”,然后再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个基本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样也应该先弄清它“是什么”,然后再系统地学习它的基本理论,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弄清“是什么”又是明白“为什么”的前提。只有首先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它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才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问题,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战略重点、战略措施五个方面对邓小平这一思想作了整体性的探讨,认为邓小平以他对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战略思想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是指导中国胜利跨入21世纪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结合”是一个过程,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层次性。“结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结合”,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已久,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西方历史和实践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中产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解读值得我们深思,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对其进行充分的认识和评价很有必要。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进入高校课堂是中央政治局的要求。 邓小平理论进课堂,丰富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作为法定的“国家学说”,邓小平理论以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形态进入高校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观察和查阅文献资料,对现代足球运动整体战术打法的演变与发展以及世界上一些优秀球队所取得成功经验的分析,说明整体性在实战中的重要作用,以便提高教练员对球队技战术整体性的认识,并提出了加强球队整体性战术训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外交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外交观,是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外交领域形成的认识、分析、解决外交问题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的统领,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区别于其他思想学派的根本标志.其基本内涵包括:外交政策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外交关系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总和;外交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等.马克思主义外交观为我们认识、分析外交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理论、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石和鲜明的政治底色.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价值,要推动实践观的发展,我们必须紧贴现实生活,从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中,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认识,并以此作为动力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发展。实践思维方式的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发挥它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地化案例库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本地化案例库的建设可以通过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开发与共享和学生开发。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地化教学案例库建设可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开发。这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会增加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的必要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传播、道德教化、反思和批判功能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效能性。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论述,使我们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对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有效的。只有从思想上明确了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才会真正引入课堂。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必须树立传统整体性思维方式,运用整体性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指导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