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教学如何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师范院校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学科教学论旨在针对学科特点,具体研究学科教学中的为什么教和为什么学,教什么和学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以及什么人来教等问题。学科教学论是师范生由理论知识学习向教学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课程。高质量的学科教学论教学,对于师范生尽早地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内容及具体的操作,促进师范生做好充分的教育实践准备,缩短师范生将来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适应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  相似文献   

2.
何敏 《甘肃教育》2024,(5):91-95
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是以课堂为场地,将课程、教学、学习和评价融为一体,实现无缝对接,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小学英语授课时存在的问题,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从思考“What教什么”和“How怎么教”的技巧问题,到思考“Why为什么教”的价值问题,提出教学过程中应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有效教学策略,扎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变化之一是设置了跨学科主题,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从课标体系出发,整体理解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教学,通过剖析“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跨学科实践活动,深入理解什么是跨学科实践,跨学科实践怎么教,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教学、评价四要素,强调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在目标(学会什么)导向下,内容(学什么)、教学(怎么学)、评价(学到什么程度)要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郭忠英 《福建教育》2022,(23):30-32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反思,确立由“教的反思”向“学的反思”转型的取向,构建了“教学合一”的反思内容范型,解决了“思什么”的难点,搭建了“教学优化”的实践范式,突破了“怎么思”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教学效能的因素很多。课堂教学由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内容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厘清"教(学)什么""为什么要教(学)""怎么教(学)、为什么这样教(学)""教(学)了之后有什么好处"等基本问题,这样才能为一堂高效能好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谈论教学,离不开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如果把“教什么”视为教学大纲之事,那么“怎么教”就是教学方法之能了.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教学工作的核心.如果把问题展开来讨论,或者从教学的本来意义上考虑问题,则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实际上存在着四个而不是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是:“教什么”和“学什么”以及“怎么教”和“怎么学”.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作为有效性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学评一致性工作 被广大一线教师所青睐,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客观反映了课 程教学的思维本质。我们要知道,课程思维本来就需要一致性 地、在目标统领下教学、学习、评价,而所有单一或者点状的思 考都不是课程思维,只不过是教学的思维罢了。“教学评”三 位一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一致性地思考“为什么教?”、“要教 什么?”、“怎么教?”,本文就根据“教、学、评”一致性工作,浅谈 课程视域下的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而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缺乏学习的动力,缺少方法,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才  相似文献   

9.
借用哈蒂“可见的学习”理念,结合统编新教材必修3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探索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讲·演”实践“五环一体”教学模式,为农村高中活动型学科课程敢开展、能开展提供支架,促进教师转变讲授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行动学习方式,从“教”转向“育”、从“听”走向“学”、从“学”走向“演”,构建主动学习、师生互助、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田甜 《天津教育》2023,(9):88-90
<正>新课程标准改革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教学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以及跨学科教育,针对“内容要求”提出了“学业要求”“教学提示”,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极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1.
恕我冒昧,新课改也许矫枉过正了,在理念引领和实践探索中太注重“怎么教”、“怎么学”了.现在该是关注“教什么”、“学什么”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强化育人导向,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了“为什么教”,加强了“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指导,提出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恩最早提出“教学一致性”,他用一致性概念来替代教学中的某些设计条件与预期的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之间的匹配程度,并且通过研究发现,教学目标与评价一致性越高,学生越能取得好成绩。这样的“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  相似文献   

13.
黄跃峰 《中国教师》2023,(12):66-68
本文以“水的浮力”教学为例,借助微实验,结合教学进阶理论从“教材—学生—教师”出发,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怎么教、怎么测”5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教师通过提供素材、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计或参与微实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公共心理学的教学质量,要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怎么学”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应从明确教学目的、精选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高师公共心理学改革探索以提高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考虑的仅仅是“怎样教”,关注教学目标的实际达成,缺少对“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教学目标合理性的拷问;关注教学活动是否做到最好,缺少对这项活动做到什么程度才合理的思考;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缺少对学生生命情感的关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从各个方面对教学实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新课程视域下教学实践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6.
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教师的“教”又是短暂的,有限的;学生的“学”却是长久的,无限的。所以,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不仅要研究怎样教,更要研究怎样学。语文教师是这样,数学教师也应该是这样。 现以“商不变性质”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1、感知新材料,明确“学什么”和“教什么”,克服小学生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1)学生口算下面各题,得出感性材料。 6÷3=(2) 60÷30=(2) 600÷300=(2) 6000÷3000=(2) (2)学生观察以上各题,提出一个“为什么”。 (3)教师指出: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而商却不变呢?现在我们就一步一步来研究其中的奥秘。 2、研究新教材,注意“怎么学”和“怎么教”,克服教师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学法指导的不良倾向。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重点问题。 ①“从上往下可以看到,6和3同时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还是2。”——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相似文献   

17.
教师、学生和大学师生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是多年来教育界争论不休的主题之一。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对于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学生为本,理解和认识教师和学生各自肩负的历史责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教学过程,是实现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究其原因,重要的是老师“怎样教”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尚未解决,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发挥其能动性,没有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及科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以至对他们将来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作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强调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语文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的要求。简而言之,“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是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如何创建适合学生的“学”,以及学生喜欢的的语文教学课堂,成了“以学定教”能得以成功实行的关键,也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联系工作实践谈谈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应有的三个创建。  相似文献   

20.
张炎石 《亚太教育》2021,(1):164-16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教、学、评一体化,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结合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学科能力要素,从文本解读、学情分析、制定教学目标出发,设计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活动,实践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一体化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