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了解杉木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及施肥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在安徽省东至县木塔乡土壤肥力中等的杉木林地设固定样地,进行了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显示,杉木林地施肥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施肥后第2年,土壤的含P量,P1和P2K3处理后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和22%,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比对照提高了21%和20.5%;施肥后第4年其含P量分别大26%和29%,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对照提高了22%和30.5%;造林后,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林地的土壤肥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林5年后,离树于距离40cm的土壤含N、P、K肥的下降比例较离树干距离80cm的慢.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测法,测定分析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以及主要树种的微量元素的吸收和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上部植物生长的主要生长层中,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都较其下部层次高;阔叶红松林中蒙古栎、水曲柳、紫椴、糠椴、色木槭等5种优势树的生物量基本代表了阔叶红松林的生物量;不同树种对不同元素的累积差别较大,不同树种的生物富集量与吸收量两者呈显著正相关;阔叶红松林五种优势树种对元素的归还比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进行3种樟科树种(闽楠、红楠、黄枝润楠)与杉木萌芽林混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杉木萌芽林混交的3种樟科树种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保存株数未达到显著差异;而混交林的萌芽杉木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保存株数和林分蓄积量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到9a生阶段,胸径、树高都是闽楠生长最快,黄枝润楠次之,最差的是红楠.闽楠最适宜当地用来改造杉木萌芽林,同时是培养珍稀樟科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研究红松开花和结实的规律,提出影响结实连续性的因素主要是结实枝营养状况,红松林林分不结实主要受气候因子影响;红松结实量与红松分杈、树木的冠幅大小、径级和立地条件相关;红松种子资源具有再生性、有限性和脆弱性,提出有效地保护红松林生态系统是红松种子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次生低产林的形成演替规律与改造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林区次生低产林的形成原因与演替的分析表明,在次生低产林形成过程中,人为因子的作用是主要的,各种次生低产林类型,与人为生产活动对森林的破坏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并划分了次生低产林改造的对象,将为黑龙江省林区低产林分的改造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1落叶松种子林的选择标准(1)选择生育良好,没有受过破坏,林龄在15年以下的人工林为种子林。(2)立地条件的好坏对林木种子的质量和产量有一定影响,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林分。(3)光照条件与母树开花结实密切相关,光照充足,对母树生长和积累开花结实所需的营养物质非常有利,应选择背风朝阳的缓坡、光照充足的林分。(4)为了保证经营管理及采种运输的方便,应选择交通方便和靠近水源的林分。2母树的选择同一林分的各株树木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生长发育上有一定的差异,它将直接影响到种子及培育人工林的质量。在选择母树的过程中,应该坚持…  相似文献   

7.
杉木采伐迹地轮作马尾松后的土壤肥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长汀县楼子坝国有林场杉木连栽(AA)、杉木—马尾松—杉木(ABA)轮作及杉木—马尾松轮作(AB)等3种利用方式林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种林地更新方式的土壤物理性质、有机质及全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物理性质、有机质和全氮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物理性质方面,上坡的不同土层表现出杉木—马尾松—杉木轮作下的土壤水分条件比杉—杉连栽地的土壤中相对较好,而在中坡和下坡各个土层则没有明显规律;上坡和下坡的杉木—马尾松—杉木轮作下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规律较为明显,均表现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但中坡不同林分类型及不同土层变化规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适合在辽西地区退化刺槐林内推广的改造方式,特选择了几种方式开展了改造效果研究.以土壤含水量、根系生物量分布、生物多样性等作为主要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层0—80 cm内退化刺槐林土壤含水量最高,超过80 cm萌蘖更新刺槐林内的土壤含水量逐渐超过退化刺槐林;各处理根系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中,各处理所占的比例差异不明显;重新营建的蒙古栎林、油松林内生物多样性比萌蘖更新刺槐林及退化刺槐林差,萌蘖更新刺槐林内乔木类型更加丰富.建议在退化的刺槐林内推广自然萌蘖更新的改造模式,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对柳杉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试验所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为1.89×104只/m2,共60类,分属于5门10纲25目.林窗各层土壤动物类群数高于林下,并随土层加深而递减;枯落物和10~15 cm层土壤动物密度林窗大于林下,0~5 cm和5~10 cm土层林下高于林窗,其中0~5 cm层差异显著(P<0.05).同功能种团分析表明:林窗和林下均以杂食性土壤动物为主,其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除Simpson 优势度指数(C)外,其余3个指数均以林窗高于林下,表明林窗的形成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分布与多样性特征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对辽河源森林公园257小班的林分因子进行调查后认为,该小班为天然油松复层异龄林,林木年龄范围在1a~125a,属于异龄林中的全龄林;林分平均年龄73a,已经达到过熟林;林相可以明显分成上下两层。已经达到了复层林标准;直径结构属于双峰山状分布,大径级的林木的蓄积占到全林蓄积的70%以上;幼苗幼树数量较多,每公顷达到3660株,分布比较均匀,更新频度达到84%,可以实现自然更新,但由于林分年龄偏大和立地条件较差,林分生长量较低;提出了对该林分的保护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00—2019年内蒙古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分别构建基于实测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和遥感指数的随机森林模型。在验证可靠的基础上,模拟2000—2019年内蒙古草地最大AGB。结果表明,内蒙古各处草地的年均最大AGB为(82.74±56.34) g/m2,东北高西南低;由高到低依次为:温性草甸草原、低地草甸、温性典型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总体上,年均最大AGB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低地草甸和温性典型草原增加最为显著。最大AGB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70.62%,显著增加的面积占16.28%;所有类型草地最大AGB显著增加的面积均大于显著降低的面积。然而,所有类型草地最大AGB的增加均是波动的,其中,温性荒漠的波动最小,温性荒漠草原的波动最大。夏季气温与累积降水的交互作用对AGB的正效应最大,其次为1—8月总降水量,而夏季气温对AGB的影响不大,且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湖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土壤有机碳是评价湿地生态功能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菜子湖区不同退耕年限(2、5、8、10、20a)和退耕后不同植被群落(苔草、芦苇和酸模)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揭示退耕还湖后退耕年限和植被类型对湿地土壤有机碳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耕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但土壤有机碳密度随退耕年限增加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总体比油菜地高出61.5%~82.3%;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0~55 cm)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芦苇(8.90g/kg)苔草(8.84g/kg)酸模(5.84g/kg),芦苇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变化幅度小于苔草和酸模;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0~55 cm)有机碳密度呈现出芦苇(7.92 kg/m2)苔草(7.42 kg/m2)酸模(5.01 kg/m2)。结果分析表明退耕还湖后菜子湖湿地植被恢复和理化性质变化促进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密度变化,而苔草、芦苇和酸模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恢复不一致,芦苇对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提升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3.
恩施州森林资源状况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9年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根据恩施州1999年至2007年间的造林和林木生长等情况,得到2007年底的资源现状数据,从而为制定本地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伐桩腐殖化中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周转是人工林土壤碳吸存和地力维持等关键生态过程的重要途径,尚缺乏必要关注。根据地方采伐档案,以1999-2013年四川盆地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的伐桩为研究对象,用年龄序列分解实验研究伐桩系统中木桩(SW)、根桩(SR)、树皮(B)和不同径级的根系(R1:0 mm<径级≤10 mm, R2:10 mm<径级≤25 mm, R3:25 mm<径级≤100 mm,R4:径级>100 mm)的胡敏酸与富里酸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5年的腐解,伐桩的胡敏酸含量增加,但储量减少;富里酸含量和储量都减少;胡敏酸/富里酸增大。伐桩系统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储量分别介于1 688.35~4 434.99 kg/hm2和822.86~6 159.29 kg/hm2之间。相对于其他组分,根桩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储量大于木桩和树皮,大径级根系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储量大于小径级根系。可见,马尾松人工林伐桩系统具有较高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储量,随腐解进行,其腐殖化程度逐渐增加。这些结果对于理解粗木质残体分解及人工林碳吸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方向的70个表土孢粉样品,进行孢粉现代过程的分析和研究,获得以下认识。研究区不同植被带下孢粉组合存在明显差异,如松林带以松属花粉为主,冷杉和云杉林带以冷杉属-松属-云杉属组合为主,阔叶林和灌木带以栎属-桦属-松属组合为主,高寒草甸带以莎草科-蒿属-菊科组合为特征,高寒草原带以蒿属-莎草科组合为特点。其中,AP/NAP(乔木与非乔木花粉)比值可很好地指示植被变化。利用花粉含量的PCA分析,重新建立2个花粉-气候指标(Pi,Ti),它们分别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通过0.01显著性检验,说明它们能够用来定量重建该地区过去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噪声影响较小的极化干涉数据的互相关矩阵,提出了一种新的林高估计方法.该方法使用互相关矩阵的奇异值分解代替ESPRIT方法中相干矩阵的特征分解,获取森林散射中心的干涉相位信息,再由森林散射中心的干涉相位差估计森林高度.该方法不但能抑制噪声对森林散射中心干涉相位估计的影响,还提高了运算效率.L波段松树林极化干涉仿真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以运动员的心理技能特征为切入点,运用心理技能量表对我国职业女子篮球运动员进行测试,对当前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做出诊断,探讨我国职业女子篮球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特征,比较其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不同场上位置的心理技能的差异,并对职业队员心理技能水平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4~6岁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的外在表现和神经肌肉控制的内在机制。方法:通过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3,TGMD-3)对跑、蹦跳和单脚跳进行评价,用BTS表面肌电测试系统时域分析的方法对完成动作时肌肉的积分肌电(Integrated EMG,IEMG)和时序进行研究。采用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年龄移动性动作发展水平的差异,计算年龄组×不同肌肉对标准化iEMG的影响,年龄组×动作类型对标准化共收缩指数的影响,结果:4~6岁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水平和下肢肌群iEMG值存在年龄之间的差异性,其中单脚跳的差异性最为明显(P<0.05)。标准化iEMG值股直肌最大、胫骨前肌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动作复杂程度的降低,股直肌/股二头肌和胫骨前肌/腓肠肌的共收缩指数峰值越来越大。结论:TGMD-3作为幼儿动作发展评价工具具有可行性,其中单脚跳可优先作为移动性动作技能定性评价指标,该动作下肢肌群iEMG值可作为定量评价的代表性指标。幼儿在跑、蹦跳和单脚跳动作时,主要用力肌肉为股直肌和胫骨前肌。随着年龄增长,完成移动性动作时,iEMG值逐渐增大,膝关节和踝关节周围肌群协调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9.
森林碳汇是全球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碳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大气层中主要温室气体CO2、CH4的浓度,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平衡.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统计分析天水市森林资源基础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天水市森林分类碳汇能力分析、量化计算及森林碳库分类,为应对气候变化及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新疆典型山区草地——高寒草甸、亚高山草甸和山地草原的野外实地监测,在草原围栏内外植物群落生物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碳、氮特征研究结果比较基础上,讨论了围栏对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围栏后草地生物量和植被覆盖度的提高,使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土壤温度明显减小,有利于土壤有机碳、氮的恢复,但出于土壤有机碳、氮的积累相对较慢,大部分又积存在土壤表层,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围封的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