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12~15岁不同发育类型少年Heath-Carter体型特征及规律,掌握这一时期不同发育类型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及时改进青春发育期出现的对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Heath-Carter方法,分析比较12~15岁不同发育类型少年Heath-Carter三因子特征和关系,以及形态发育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不同发育类型男女生Heath-Carter法10项基本人体测量指标、全身体脂百分比等都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差异随个体发育成熟度的高低呈同步变化。结论 12~15岁不同发育类型的男生体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髂嵴上部皮褶厚度、上臂紧张围和HWR指数的变化,而造成不同发育类型女生体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髂嵴上部皮褶厚度、修正小腿围和HWR指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同一年龄不同骨龄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年龄不同骨龄的少年运动员有不同的发育类型特征,其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以生活年龄和骨龄进行体质评价和竞赛分组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和不合理性。在体质评价和运动竞赛时,应按同一生活年龄中不同发育类型来确定分组,在运动员选材中也要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按同一生活年龄中不同骨龄和发育类型来确定。  相似文献   

3.
7~12岁不同发育类型儿童少年力量素质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纵向追综的研究方法,探讨3种不同发育类型儿童少年力量素质的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选取北京市海淀区3所小学7岁男女生为实验对象,拍摄手部X光片,根据“G—P图谱法”判定受试者的骨龄,确定发育类型,并对受试者的4项力量指标进行测试,连续追综6年。调查结果表明:儿童少年力量素质的发展规律是随着个体骨龄的增加而增加,发育成熟度高的,力量素质提高的幅度相对较大,主要体现在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和双手掷实心球3项指标上。成绩均值提高幅度的顺序依次为:早发育>正常发育>晚发育。屈臂悬垂由于受到不同发育类型各自体重增长规律的影响,增长规律性较差,今后在选择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4.
九年来太原工业大学学生体质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连续九年来太原工业大学学生体质的动态分析,发现考入本校学生身的体发育越来越趋于“细长型”体型。研究结果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目前我国大学生身体发育和体质水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4所小学175名11岁女生为实验对象,拍摄手部X光片,然后根据CHN法判定受试者的骨龄,确定发育类型,并对实验对象的各指标进行了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的骨龄,确定发育类型,并对实验对象的各指标进行了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的骨龄除了与骨横径外,与各实验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即随着个体骨龄的增加,骨矿成分和性激素水平也随之增加。此外,还发现同年龄、同性别、不同发育类型女生的骨矿含量、骨密度、血清睾酮和血清雌二醇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指标均值的大小与发育程度一致,排列顺序为早发育>正常发展>晚发育。  相似文献   

6.
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身体素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海淀区5所中学中1987年9月至1988年8月出生的男生457人和三所小学中1989年9月至1990年8月出生的女生450人,拍摄了X射线骨龄片,并请专家按CHN法对每张骨龄片进行了判别,从中筛选出男、女生早发育组、正常发育组、晚发育组每组30人,共计180人作为实验对象。该研究按照国民体质监测的方法和程序对实验对象进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以及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较深入细致地了解了不同发育类型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征,存在问题,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国民体质监测提供科学数据,为家长及老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40名8岁组不同发育类型的男游泳运动员进行的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及专项运动成绩的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同一日历年龄发育先进者在身体质量、身体机能和一般运动能力上都优先发育落后者。在小年龄阶段这些优势也会体现在短距离的游泳项目上,在长距离项目中这种优势表现得不是十分明显。提示我们在选才、育才中应重视区分不同发育程度运动员所表现出的运动能力,把握运动员各阶段敏感期进行科学训练,提高成才率。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市海淀区五所中学中1987年9月至1988年8月出生的男生457人和三所小学中1989年9月至1990年8月出生的女生450人拍摄了X射线骨龄片,并请专家按CHN法对每张骨龄片进行了判别,从中筛选出了男、女生早发育组、正常发育组、晚发育组每组30人,共计180人作为实验对象,在对其进行了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测试之后,为既能全面、科学的评价不同发育类型学生的综合发育状况,又能使评价体系便于推广,在科学的筛选原则的指导之下,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各围度指标进行筛选,并确定其权重,最后根据国民体质监测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家长和教育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发育状况,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国民体质监测提供科学数据,为家长及老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9.
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身体素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象:于2001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5所中学中选取1987年9月1日至1988年8月31日出生的男生457人,在北京市海淀区3所小学选取1989年9月1日至1990年8月31日出生的女生450人,拍摄手-腕骨X射线片。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处于青春发育突增期的高峰年龄。最后,随机选取每个发育类型组30人,共计180人进行统计处理,不同发育类型学生统计样本生活年龄情况详见表1。研究结果及分析讨论:1.不同发育类型学生身体素质比较身体素质通常是指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反映。本研究对其中的力量、灵敏、柔韧、协调及平衡能力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发育、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多年跟踪测试,以中国青少儿体质调查组1979年对全国16省、市18万多7—25岁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测试指标均值为标准样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得出身体发育良好;机能水平较强;身体素质具有差异,必须有组织地全面加强体育锻炼;心理素质具有与一般青少年不同的特征。身体发展呈现出提前发育1—2年趋势。  相似文献   

11.
美国《脑瘫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Test of Cerebral Palsy Youngster,以下简称"《CP标准》")的目标是科学评估脑瘫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健康风险预警,为制定个性化体质健康计划和健身指导做准备,其最终目的是激励和引导脑瘫青少年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存质量。解析美国《CP标准》对我国脑瘫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脑瘫人群的功能评估、运动干预和康复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与启示意义。在内容指标上,《CP标准》尽可能地与健全青少年保持一致,指标选择与健康风险关联,力求满足脑瘫青少年生理性健康和功能健康的需求,体现科学性、有效性;《CP标准》根据不同残疾程度脑瘫青少年健康需求和个性化需要,设置了修正和专项的测试指标,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可选择性;而缺乏平衡能力的内容指标,是《CP标准》的缺憾之处。在标准设置上,身体成分与有氧功能评价功能分区的临界值来自于与相关疾病标准的切点值;骨骼肌功能标准值则来自于专家综合健全学生骨骼肌功能的常模数据和康复医生建议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直观半圆仪,对我国441名体操运动员和563名青少年儿童的前臂屈伸复制运动误差值作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等研究,结果发现,就这个非专业性的和极为普通的动作——前臂屈伸运动的准确性来讲,在运动等级不同的体操运动员之间以及体操运动员与同年龄的普通人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别。而且,这种运动准确性较高者,学习基本体操动作的成效优于准确性较低者。这种运动的准确性在7~11岁期间提高最快,12~22岁时呈波浪式的发展状态;在体操运动训练的作用下,这种运动的准确性,在9~13岁加速提高,而且,随后的波浪式变化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学参数和跳远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走以力量见长的高跳跃型技术之路,是提高国内男子跳远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背包影响青少年平衡能力、身体姿势及步态的研究成果。研究认为,目前学者们对背包影响青少年平衡、身体姿势及步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背包不同载荷对其的影响,对不同负重位置及不同背包方式影响青少年平衡、身体姿势和步态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内学者在背包对以上3方面的影响研究却是少之又少,提示学者们对此方向可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为人们合理背包和防治防止防止背包给人体带来的损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跳远运动学参数和跳远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中的差异。结果表明:走以力量见长的高跳跃型技术之路。是提高国内男子跳远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Notwithstanding the lack of empirical support for its positive socio-psychological effects, numerous educators and welfare workers make use of martial arts in their work with socially vulnerable youth. Using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the aims, approache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were analysed of teachers and co-ordinators involved in specific martial arts programmes (n=12) for disadvantaged youth in Flanders (Belgium). Results revealed that although all respondents were very positive with regard to the effects of their programmes on the youngsters they work with, most would not regard these as different from the effects resulting from regular participation in sport or other social activities. Martial arts were selected because of their specific attraction to youth. Findings also showed that great importance was attached to the type of guidance used.  相似文献   

17.
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长期缺位导致了残疾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估、体力活动促进和特殊体育与健康教育等问题解决乏力。我国亟待研制适合残疾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标准,评价和监测其体质健康状况及趋势,促成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引导社会关注残疾青少年的健康促进。在借鉴欧美国家残疾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测试标准研制的基础之上,综合我国普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认为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在理念上应与普通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应有所区别,以"健康"而不是"运动能力与素质"为目标与导向;测试内容和指标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其身体的发育和残疾特征,与其未来健康风险紧密关联;评价标准的设置应采取标准参照而不是常模参照的方式,根据健康风险标准与测试指标的关联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以参加2012年江苏省残疾人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的13支队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目前江苏省各市残疾人青少年游泳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江苏省各个市残疾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教练员现状及后备人才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对江苏基层残疾人青少年游泳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长期缺位导致了残疾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估、体力活动促进和特殊体育与健康教育等问题解决乏力。我国亟待研制适合残疾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标准,评价和监测其体质健康状况及趋势,促成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引导社会关注残疾青少年的健康促进。在借鉴欧美国家残疾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测试标准研制的基础之上,综合我国普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认为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在理念上应与普通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应有所区别,以"健康"而不是"运动能力与素质"为目标与导向;测试内容和指标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其身体的发育和残疾特征,与其未来健康风险紧密关联;评价标准的设置应采取标准参照而不是常模参照的方式,根据健康风险标准与测试指标的关联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古希腊历史上延续千余年的民族性运动会,其存在价值早已超出宗教祭祀这一范畴。古代奥运会所展现出的忠于城邦、平等公正、精神大于物质、身心并重的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当时的古希腊青年,对当代青少年也同样具有教育意义。古代奥运会对中国青少年的启发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爱国主义热情需要适当的途径来表达、比赛的平等公正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理性精神、非职业运动员淡化体育的功利性色彩、身心并重的价值观促进青少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