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收集2022年度新批准CN号的英文科技期刊名录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批准项目信息,整理2022年度SCI和Scopus数据库新收录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信息并分析2021年度SCI引证指标情况,基于JCR数据库简要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并在分析国际科技期刊发展动态及我国科技期刊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促进高水平学术期刊提升出版规模、推动学术期刊出版集群化发展、建设自主品牌学术出版与传播平台、营造适应开放科学的学术交流模式、加强高水平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我国英文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析2023年度新获批CN号的43种英文科技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及学科分布,总结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批准项目的特点,整理2023年度SCI和Scopus数据库新收录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信息并统计分析2022年度引证指标情况;结合文献调研和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的分析,从卓越行动计划的实施成效、自主出版与传播平台的建设、AI技术对期刊的变革影响、开放获取出版的运营模式、出版诚信问题的防范与治理等方面简要总结归纳了有关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研究观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2020—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为数据源,统计分析2020—2022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发展概况、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变更情况等。基于调查结果,提出稳步提高我国中文科技期刊规模、合理增加引文数量、充分利用国际出版平台、不断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等推进中文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Altmetrics指标、《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和期刊引证报告(JCR)等数据,对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社会影响力进行统计分析.截至2020年5月,中国正式出版(取得CN号)英文科技期刊371种,约占中国科技期刊总数的7.5%.本文对当前主流Altmetrics工具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指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有63.6%的期刊被Altmetrics的统计源提及,被提及文章数少于100篇的期刊占到58.1%.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相对较高的主要集中于生物医学领域,近10年新创办期刊社会影响力表现突出.本文对提高科技期刊社会影响力的途径进行了归纳,包括同国际出版商的多样性合作、提高编委国际化程度、适当扩大论文规模、加快出版流程、加强市场营销意识、塑造国际品牌形象以及关注国内外出版及评价领域新动向等.  相似文献   

5.
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精神的背景下,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争创一流使命重大.文章以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年期刊年检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的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统计分析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的基本信息、主要引证指标发展趋势、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以及获奖情况等,分析展望高校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路径,推进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8-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0年)等为数据源,统计分析2020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信息、影响力指标、TOP10期刊排行、国际影响力、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变更、取得的成绩等,并从政策支持、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考,为科技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期刊是"科技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却难以充分发挥服务科技创新、产业进步、企业发展的作用。基于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笔者提出了科技期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地位;第二步,改革与发展并重,建立国际化的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和发布平台;第三步,重视双向译介,推动中文期刊的国际化和英文资源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我国制造领域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需求。利用InCites、ESI等数据库,对2010—2019年全球制造领域的英文科技期刊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我国作者在制造领域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量较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现有的制造领域科技期刊数量非常少,远不能满足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发表需求。指出我国创办更多高质量制造领域英文科技期刊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制造领域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勣  李芳 《编辑学报》2018,30(2):111-115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 类项目支持创办一批能够代表我国前沿学科、优势学科或填补中国学科空白的英文科技期刊.一期(2013—2015 年) D 类项目入选期刊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国内外专业学科领域显示出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本文通过对入选期刊办刊进展的梳理,总结新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思路以及实践经验.为二期(2016—2018 年) D 类项目入选期刊以及更大范围新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马峥  潘云涛 《编辑学报》2012,24(4):307-310
为了定量研究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在我国科学研究和出版交流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借鉴语言学研究中对某一个语言"交际价值"的定量测度方法,设计出评价中国英文科技期刊交流价值的新指标Q。它的定义由3部分组成,即期刊所在学科的英文流行度P、在学科内期刊的学术影响中心度C、期刊学术影响的国际扩散度D。若以这3个指标构成三维坐标系,每种期刊看作是从点0出发的一个向量,则指标Q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期刊向量的长度。通过对45种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样本的实际计算,发现交流价值Q可以从一个方面以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体现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鲍芳  张月红 《编辑学报》2018,30(6):574-585
自1887年第一种英文刊诞生,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了。从本文的名录可知,前90年的发展并不景气,仅有不到40种;而从改革开放至今40年间,其数量翻了近14倍。尤其是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等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下,新刊不断涌现。截至2018年3月,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含港、澳、台)达到548种,且学科门类齐全。本文基于STM(科学、技术与医学)和社会科学这4大门类,对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地域分布、创刊时间、被SCI/SSCI数据库收录情况等,系统展示我国英文刊信息。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科技期刊历年关于冠状病毒研究的文献产出情况,分析科技期刊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传播作用和学术引领作用。以“冠状病毒(coronavirus)”为主题词,在PubMed和中国知网中检索相关文献,发现随着冠状病毒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的发生,两个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数量增幅明显,文献量均呈现高峰,其中2020年文献量创历史新高。对在PubMed和中国知网检索到的各类文献占比进行比较,发现临床试验、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综述、系统综述这5种类型的中文文献数量明显少于英文文献。中文科技期刊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临床诊治方面,今后应重视提高临床试验、随机对照试验、系统综述等类型的文献比重,鼓励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并重视研究的延续性,形成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语言壁垒对知识溢出过程具有负相关影响.科技期刊是科技知识的主要载体,科技期刊间的相互引用刻画了知识溢出的路径和方向.本文首先选取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三个学科的六本中国科技期刊(3本中文期刊和3本英文期刊)为样本,利用JCR数据库构建了期刊互引网络,对比了中文刊和英文期刊2005~2009年网络拓扑参数的演化过程.其次,建立了描述知识溢出的测度模型,通过将网络拓扑参数定义为替代变量的方法刻画了语言壁垒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并进行了定量测度.最后,本文就如何克服语言壁垒对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溢出的影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业内资讯     
简讯《新闻与写作》被收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本刊讯(实习生原小瑛)《新闻与写作》作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全国中文优秀期刊”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继2005年被收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后,日前,本刊又被正式收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大型综合性文献数据库,是中文期刊文献检索的权威工具之一。该数据库收录了1989年…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的数据,结合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中的收录情况,以及科技期刊发展政策,综合统计和分析了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在2023年的发展概况,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环境,为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征  张昕 《编辑学报》2016,28(3):217-219
近年来,科技期刊界出现了对中文科技期刊和英文科技期刊不协同发展的质疑.文章分析了深层次原因,阐释了在”互联网+”时代两者协同发展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对策:两者要结合各自定位做好长远规划:鼓励中文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创办英文科技期刊;建立双语科技期刊数据库,依托其探索中英文科技期刊共同评价的体系;进一步提高中文科技期刊在国际的显示度;提高英文科技期刊在国内的显示度;建立中文和英文科技期刊的沟通机制,组织高水平的交流、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2014,(3):159
正《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传媒行业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今传媒》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龙源期刊网数据库、人民日报网络中心  相似文献   

18.
学术运营是数字出版平台实现科技期刊的知识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基础。基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英文数字出版平台Mednexus的运营实践,笔者提出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运营的内涵,并阐明数字出版平台可通过网站/数字出版平台服务、文献推送服务、对接知识发现系统、搜索引擎优化技术、对接其他数据库或文献交互平台、对接学术社交媒体等不同的方式开展学术运营活动。进而,笔者分析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运营的现状,并从平台运营、数字出版产业链构建、平台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别阐述学术运营过程中的难点,为科技期刊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值得系统性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追溯我国英文医学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期刊的发展历程,量化分析OA转型对期刊的影响,为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在开放科学环境中的发展路径探索提供数据支撑。研究基于InCites数据库、DOAJ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以及期刊网站,梳理1980—2022年间我国被SCIE数据库收录的英文医学期刊的OA转型趋势,对比OA期刊与非OA期刊之间的差异;并通过OA期刊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研究OA转型对期刊学术影响力、学术合作以及社会效益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共有44种英文医学OA科技期刊和23种非OA期刊被SCIE数据库收录。自2010年起,我国英文医学期刊出现OA转型热潮,越晚创办的期刊OA转型时滞越小(P<0.001)。相较于非OA期刊,OA期刊的期刊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和国际合作比例更高(P<0.05)。控制其他因素后分析得出,OA转型能够显著提高期刊JCR分区排名、国际学术合作水平及社会效益(P<0.05)。研究提示,我国英文医学科技期刊逐渐形成OA出版共识。OA转型能够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促进国际学术合作,增强期刊社会效益,建议我国进一步推动OA期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50种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开展问卷调查,从期刊基本情况、期刊内容、出版平台、出版模式、期刊国际化发展策略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与办刊人心声,并对SCI期刊与非SCI期刊的办刊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的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瓶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国际化办刊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