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凌宗伟 《教育文汇》2014,(18):15-15
“问他作业”、“问作业”、“学习宝”……眼下,类似的中小学生作业“神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上,有的只要拍一张题目图片上传,就可以免费获得答案甚至详细的解题步骤,有的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获得一对一的辅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我发了一张问卷调查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调查问题是:"你最喜欢什么样的作业?""完成家庭作业需要多长时间?"从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对作业的认识和要求是不相同的,有的学生认为写"小练笔"太难,有的学生不喜欢抄写生字这样的作业.  相似文献   

3.
前两天,级组里的一位老师请长假了,我帮忙去带课。一周下来.没想到我被学生给来了一个下马威。课堂上.有的学生就是不准备演草本.今天随便撕一张纸。明天在书上乱写一通;有的学生今天不写作业.我利用业余时间监督他补完了。可是人家明天又没有带来:有的学生作业潦草.有的学生上课开小差……几天下来,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我发了一张问卷调查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调查问题是:"你最喜欢什么样的作业?""完成家庭作业需要多长时间?"从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对作业的认识和要求是不相同的,有的学生认为写"小练笔"太难,有的学生不喜欢抄写生字这样的作业。针对以上情况,我进行了反思:二年级是识字的关键时期,但我班有一些孩子在  相似文献   

5.
刘莉  杨朝晖 《人民教育》2023,(Z3):113-114
<正>一、一项调查引出矛盾焦点红旗小学坐落于一个名校如云的学区,是一所具有良好发展态势、有活力的学校。随着“双减”的深入以及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调查后发现,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作业仍存在一些不满意。有的学生提出,有些作业非常熟悉,还要重复做。有的家长提出,作业都是知识性的,对孩子能力的提升没有什么帮助;老师留作业缺乏计划性,有时候几科都没有作业,有时候一科一张卷子……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刚从外校调来的张老师接手我班的数学课。初来乍到,张老师很想干出点儿成绩,每天总是早早到校,备课,上课,听课,批改作业……事事都很认真负责。我看在眼里也暗自高兴,心想遇上这样敬业的教师,我班的数学成绩肯定会有一个飞跃。谁知还不到一个月,学生却纷纷嚷着要换数学教师。有的学生说张老师太严肃了,好像从来不会笑,让人不敢接近;有的说张老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跟不上;有的说张老师的作业太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尽管学生们反应很激烈,但换教师是不可能的。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要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学生的意见反馈给…  相似文献   

7.
数学期末复习,我改变了过去那种“老师讲了半节课,学生作业一大堆”的传统做法。发给学生每人一张8开白纸,这时,有的学生就在下面小声嘀咕:“今天又要抄题目做作业了。”有的调皮生就大声说:“老师,今天发白纸干什么?”我清了一下嗓子:“同学们别争,今天的数学作业请回家做在拿到  相似文献   

8.
前两天,级组里的一位老师请长假了,我帮忙去带课。一周下来,没想到我被学生给来了一个下马威。课堂上,有的学生就是不准备演草本,今天随便撕一张纸,明天在书上乱写一通;有的学生今天不写作业,我利用业余时间监督他补完了,可是人家明天又没有带来;有的学生作业潦草,有的学生上课开小差……几天下来,搅得我心烦意乱,急得我焦头烂额。找来学生,大声呵斥一番,人家默不作声,估计是不怕我这个代课教师,该怎样还怎样;给  相似文献   

9.
秋天的一个下半夜,月儿很圆,风儿很轻,夜静极了。我批改完最后一本学生作业,眼睛已有些酸涩,却没有一丝睡意。我拉开抽屉,不经意地翻看着里面的东西,想要放松一下有点疲惫的神经。此时此刻,摆在抽屉底层的一张张学生的贺卡,又一次跃入我的眼帘。它们整整齐齐地呈“一”字排开,显得如此缤纷、如此美丽!每一张贺卡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都是一个永恒的记忆。尽管它们风格不同、式样各异,有的很精美,有的很粗糙;有的笔迹工整,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用英语,有的用汉语拼音。惟一相同的,是那令我心动的亲切的称呼———“苗老师”。…  相似文献   

10.
“耶!周二无作业!”同学们听到这一消息,个个都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拍着桌子大声叫好,有的一蹦三尺高,还有的竟把书本抛向天空……咔嗒一声,一张周二无作业的“兴奋照”上了《瑞安日报》的头条,从此拉开了我们周二无作业日的快乐生活——快乐剪影一:学骑车,强身体瞧!我左脚一蹬,右脚顺势踩上去,自行车就摇摇摆摆地出发了。妈妈一松手,自行车不听我指挥了,一头撞在了墙上。哎呀!这下马威虽然给得够狠,但是丝毫没有减弱我学骑车的劲头。我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心想:哼!今天是周二无作业日,本姑娘有的是时间降服你……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扩招和中专市场的萎缩 ,中专学校面临困难境地 ,一些学校对生源不得不降格以求 ,增大了试图保证质量的中专教学的难度。由于进入卫校 ,不存在升学竞争压力 ,只要考及格便能毕业 ,有些学生只想混张文凭而已 ,所以学习态度并不认真 ,从学生作业中就可略见一斑。批改职工班学生的作业本和实验报告时 ,常发现多本作业孪生面孔 ,做错的地方错得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做对的地方 ,抄人家的也许比给人家抄的更整洁。个别学生的作业 ,不能如实反映其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达不到做作业的目的和要求。另外有的学生不能按时交作业 ,有的学生对…  相似文献   

12.
学生做作业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作业习惯上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的学生完成作业不但自觉,而且书写整洁、正确率高;有的学生完成作业时书写潦草、错误率高;有的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很差,能拖则拖,能逃则逃,非要老师盯着不可;甚至有的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尤其是回家作业;有的学生经常抄袭作业……在这巨大的作业习惯差异的背后,固然有其家庭背景的影响和学生个性的使然.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没有写作业的意识;有的学生对作业不"感冒",感到忒枯燥乏味了;有的学生觉得作业太难,找不着北,无处下手;有的学生甚至敬而言之,束之高阁。学生对作业如此地"深恶痛绝",原因何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度反思:设置怎样的作业,才能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形成理解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减负力度的加强 ,学生在校的时间少了 ,作业负担轻了。可减负后 ,学生在校外时间内干些什么呢 ?特别是双休日 ,学生时间充足 ,他们又在做些什么 ?开学两个星期后 ,我们向每个学生家长发了一张调查表(只要求家长留言 ,不要求签名 )。调查到的情况主要有 :①沉迷于电视。有的学生整天看电视 ,从来不管内容是否适合自己 ,有些电视节目看后有消极影响 ,危害不小 ,而且长时间看电视 ,眼睛也容易近视。②作业难以完成。有的学生双休日做作业时拖拖拉拉 ,结果作业书写不认真 ,错误也相当多。甚至于有学生忙于玩而不能完成有限的作业。③睡懒觉…  相似文献   

15.
刘宝山 《班主任》2009,(9):56-56
最近,我去一所学校参观,一进门,迎面看见一堵墙,墙上一张张学生的笑脸立刻吸引了我:有的抿嘴微笑,有的捧腹大笑,有的仰天大笑,有的抚掌大笑,有的掩嘴而笑……有的开怀,有的活泼,有的羞涩,有的腼腆,各种各样,表情丰富。那么多天真、  相似文献   

16.
语文作业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布置语文作业时应以挖掘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为主。实践中,学生语文作业的完成效率存在差异性,有的态度端正,作业认真;有的作业应付,字迹潦草;有的页面较乱甚至不能完成。针对此问题,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和学习需求将分层导学的作业指导模式运用到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方面。深入探究小学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以期提升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1.设计作业的自主性。作业要允许让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长来决定作业方式。学生的作业可以是视觉方式的,也可以是听觉、触觉等方式的;可以是抽象思维的结果,也可以是形象思维的结果;作业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如教学《春》一文,教师设计了一道作业: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有的学生用文字描述,有的用图画展示,有的用照片呈现并配上相应的流水声,有的用二胡拉出鸟叫声,有的图文声综合使…  相似文献   

18.
闵艳 《教书育人》2014,(8):32-32
当前,对于作业,学生存在很多的的问题,有的学生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做作业的意识;有的学生对作业不“感冒”--忒枯燥乏味了;有的学生觉得作业太难,无处下手;有的学生甚至敬而远之,束之高阁。学生对作业如此的“深恶痛绝”,原因何在?教师设置怎样的作业,才能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加强理解记忆,形成技能技巧,并且不再把做作业当成一件苦差事,而是当作一种美好的享受呢?  相似文献   

19.
一个单元上完后,适逢星期天,我忽发奇想: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单元自测题,看谁能抓住重点,题型丰富多样。星期一作业反馈后,我惊喜地发现,大多数同学出了八九道大题目,有的甚至有15道之多,拼音、填空、照样子写句子……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中上生还设计了短文分析,分层次,写层意,找中心,划比喻句……令老师叹为观止。我对此次作业做了具体的讲  相似文献   

20.
赖美芳 《海南教育》2014,(18):23-24
一、分层激励性作业的意义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一刀切”这一传统的作业模式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这也导致了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这样的作业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作业的积极性,有的孩子甚至把缺乏趣味性的作业当成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