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实践教学是广播电视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课堂教学方法出发进行思考,以广播电视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例,从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课堂实训等方面探讨广播电视学专业课堂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广播电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工作者一直在酝酿建立广播学、电视学(合称广播电视学)。近几年,这一呼声愈来愈强烈。1986年10月成立的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满足了广播电视工作者的要求,在其《章程》中,把“开展广播电视的学术研究,促进中国广播学、电视学的建设和发展”列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要把广播电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首先应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广播电  相似文献   

3.
赵玉明 《现代传播》2007,(4):104-108
广播电视是20世纪问世的传播工具.中国的广播事业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电视事业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对广播电视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经过近8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众多教学研究者的悉心钻研,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学已逐步建立起来,成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4.
专业"大而全,小而全"是某些地方高校的真实写照,由于一些高校师资、设备、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市场论证不充分,在办学方面只能简单地模仿、盲目地照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只是单纯地复制一些大学的办学思路与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在全媒体时代,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能否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技术性人才转向,加强与地方传媒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介融合的日益加深,尤其是新媒体的长驱直入,倒逼我们进一步思考广播电视学的教学如何适应媒介融合的现实。本文将对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进行探究,论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到合适的实践改革方案,从而培养出应用型、综合性的传媒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一)哆’1一包吸仪城咀口 1.广播电视学的定义。 2.广播电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3.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的关系。 4.广播电视学体系框架。 5.建立中国广播电视学与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关系。 6.广播电视的性质。 7。人民是广播电视的主人。 8.广播电视的功能。 9.广播电视的特点。 10.广播电视的公共关系。 11.广播电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2.广播电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户之.13。广播电视与社会主义民主。14.广播电视与社会环境。15.广播电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6.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粒子时敏(一)什么是广播电视学?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学?它的基本属性、本质特征是什么?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也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理论。经过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的实践、认识、探索和比较,我们...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上,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已相继问世了80多年和50多载;在中国,它们也已先后有了60多年和30多载的历史。然而,在国外,广播电视学尚未从大众传播学中完全独立出来;在国内,广播电视长期以来无“学”可言。令人欣喜的是,随着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终于应运而生了!读罢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广播电视的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我们清晰地辨识出了中国广播电视学开始形成的鲜明标志。一、确定了独特的研究对象每一门学科,都应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以作为研究的目标。而研究对象的确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口语报道》课程在广播电视学专业中开设得不算普及,以笔者在专科院校开设该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提高该课程的实用性,从而提升未来媒体人的现场口语报道能力和水平,也供相关院校借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视听界》1991,(6)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广播电视期刊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11月21日至24日在浙江桐庐召开了成立大会和第一次理事会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电视学》一书即将出版发行,这是我国广播电视学术研究方面的一个可喜成果。白谦诚同志写的这篇导言,介绍了该书的特点、结构及有关情况。征得作者同意,《视听评议》栏特先期予以刊登,以飨关心此书的本刊读者。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特色钟镇藩中国广播电视学,是研究中国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本文试图从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本身的特质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就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特色谈点管窥之见。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13.
岳琳 《青年记者》2012,(23):79-80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形成了新的传媒格局,同时也呼唤着适应新的传媒要求的人才,这对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作为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第一线——课堂,更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创新课堂教学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周莉  童文杰 《现代传播》2007,(6):128-129
2007年10月27日,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学研究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承办的"广播电视学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年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此次论坛以当前数字视听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背景,探讨了视听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在产业结构、节目生产与营销、人才培养和文化影响等方面所面临的新问题,并从理论研究和媒体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在发展战略、行业类型和个案分析等不同层面,对广播电视的发展做了大量前瞻性的思考.来自广播电视学界、业界的众多理论研究者和媒体工作者在论坛期间进行了全面对话和深入交流,其思想的碰撞、观点的分享和认知的互动使多元与融合、突破与创新成为此次论坛的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其原因首先是该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雨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课题(编号05JJD860001),其学术引导意义必须考虑,其次和我国广播电视学科谋求深入发展规范发展的内在要求相联系。学界就该论题展开多次对话,例如2007年第4期《现代传播》组织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创刊了,我衷心地祝愿这棵破土而出的新苗茁壮地成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春风,给我国广播电视战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我国广播电视工作者坚持“自已走路”的方针,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今天,广播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不仅在国内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中国人民和人民中国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7.
左雪梅 《新闻世界》2011,(8):282-283
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压力。传媒的人才需求状况决定了编导教育的目标,应该培养厚基础、懂经营、技能强的综合型创新人才。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从招生原则、课程设置、实践训练、教育理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初步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8.
历史和现实已经越来越多地证明广播电视学研究与传播学研究彼此交织、共同促进的关系。本文将广播电视学置于传播学的视域下加以考察,有助于前者更为良性与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