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4所中职学校一至三年级580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珠海市中职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和特点,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较可靠的现实依据。结果显示,中职生的危险行为发生概率显著较高,且具有群集丛生性,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父母婚姻状况的中职生危险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社会、学校、家庭应对这一特殊群体多加关注,有针对性地开展中职生健康危险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健康及健康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少年是人一生中相对健康和低死亡率的时期,危害健康的疾病也相对少,同时,也是身体、心理、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其健康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对儿童和青少年损害健康的行为和促进健康的行为的研究将与疾病的预防、公共健康服务联系在一起。在生命早期建立的健康行为模式可以维持到成年,不良健康行为将间接影响其以后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影响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同伴、学校、体力活动等。  相似文献   

3.
以多民族地区的贵州省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深入调查分析民族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特征、相关行为情况,得出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不仅有学校教育因素,同时也有家庭、社会等因素的结论。[1]根据这些因素探索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相关资源的综合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2009年至2010年在《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学校卫生》三种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方面的论文,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青少年的社会能力、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及社会适应方面。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社会能力、行为特征、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四个方面。各主题研究的侧重不同,其中对青少年行为取向影响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对学生学业发展影响的研究文献次之。这与当下父母对子女所关注的问题基本相符,即比较关注他们的学业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对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研究中研究对象飘移现象进行分析,采用逻辑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等,认为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研究中的研究对象飘移是搁置研究对象的明确框定而实施研究的思路和行文状态,具体体现为研究对象替代、研究对象隐匿和研究对象归一。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具有一定的社会共识基础;“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上位概念不清晰;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致因的复杂性。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而出台的具有普遍约束意义的文件、法律、法规等,根据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作用可分为“测量政策”和“促进政策”;从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内容维度来看,包括体育、教育、卫生、营养和睡眠等。在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研究过程中,要明确研究对象的构成,不能无视概念范畴而进行研究。在后续研究中,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研究应从总体描述转向特定领域。建议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术语的使用要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湘西州属我国贫困地区。了解湘西州农村留守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改正留守初中生不良生活习惯及推动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吉首市、凤凰、永顺、花垣、龙山各县五所农村中学的609名留守初中生,对其不良饮食、缺乏体育锻炼、非故意伤害、故意伤害、物质成瘾等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58.62%的学生不喝牛奶;46.31%的学生常看电视;44.17%的学生到非安全场所游泳;28.74%的学生尝试吸烟;47.95%的学生尝试饮酒。结论:农村留守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问题较大。建议社会、学校、家长等应高度重视,并给予更多人文关怀,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体育行为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行为方式,从积极健康的视角促进青少年体育行为、提升健康水平关乎健康中国战略。基于COM-B理论采用德尔菲、问卷调查、验证性因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从体育行为、体育能力、体育动机和体育参与机会等4个层面建立指标体系,探讨各维度的影响力及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健身能力、机会获取、体育动机、社会支持条件均对青少年体育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健身能力对体育行为潜在变量的解释程度最高,是最关键的因素;体育动机是中介变量。青少年体育行为养成要关注能力培育、机会赋予和动机激励的协同效应;注重个体积极健康理念的培养;加强体育学习,促进体育能力提升;让渡控制权,加强社会协同支持等。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重要途经,对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方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学校体育能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增强其主动维护健康的意识;学校体育能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身体机能和提高其抵御疾病的能力;学校体育能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行为和提高其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但是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基点水平低、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不足、学校体育在教学管理中的位置边缘化、运动损伤风险防范不够等现实困境。这些现实困境制约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意识的形成、影响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热情、弱化了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积极作用、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行为产生了消极作用。基于以上提出建议:以提升健康素养为着力点,培育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新理念;以内涵式发展为关键,创设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新情境;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举措,强化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作用;以运动损伤风险管理为保障措施,养成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探讨了社会支持对改善青少年体质水平的作用,研究认为改善青少年体质水平的社会支持重点在于明确权力关系、促成家庭教育立法、创建健康教育环境以及完善监督与评价机制等方面,旨在为相关部门制定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探讨了社会支持对改善青少年体质水平的作用,研究认为改善青少年体质水平的社会支持重点在于明确权力关系、促成家庭教育立法、创建健康教育环境以及完善监督与评价机制等方面,旨在为相关部门制定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健康中国建设战略下,探讨青少年身体活动、久坐不动行为与体质健康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与体质健康评分成绩有正相关,而柔韧素质、耐力素质与久坐时间呈负相关;在将身体活动与静止活动联合分析中,随着身体活动水平的上升和久坐时间减少,达到合格区中的耐力和柔韧性的可能就越高,而与力量素质和身体形态没有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尽可能的增加青少年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同时有效减少不必要的久坐行为是让青少年获得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减少,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实现健康目标,通过对期望价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生态模型的分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家庭视角论证了整合理论的可能性,提出了将家庭环境层面与个体心理层面相联结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为促进青少年锻炼行为提供了可执行的路径:(1)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需要将家庭体育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无缝连接,树立父母正确的锻炼信念是关键;(2)支持性的家庭体育行为环境是动力;(3)促进性的家庭体育物理是保障.三者激发了青少年锻炼动机,实现家庭体育环境与锻炼动机共同促进青少年锻炼行为,保证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可持续性,进而切实改善青少年的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在了解青少年身体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家庭文化资本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发现,家庭具体化、制度化与客观化文化资本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并不具有一致性;家庭具体化文化资本显著正向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即家庭具体化文化资本存量越高,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和总身体活动水平越高;家庭制度化文化资本、客观化文化资本则对青少年身体活动具有消极影响,延长了青少年每天静坐时间,促成静态生活方式,不利于健康身体活动行为的塑造。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并未形成以家庭文化资本为界限的稳定身体活动惯习,父母的教育理念、培养方式可能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未来取向的发展是青少年重要的发展任务之一,对青少年适应社会、应对问题以及根据未来预期评估指导自己的行为等有重要影响。本文对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研究进行综述,概述了目前国外有关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理论模型及其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研究焦点,并提出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家长、教师、社会的共同期望,而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又常常被人忽视.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了解儿童忽视对青少年亲社会倾向的影响以及内部作用机制,以道德自我调节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道德认同在儿童忽视影响初中生亲社会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儿童忽视量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以及道德自我认同量表,共调查了958名初中生。结果显示:(1)个体在儿童期间遭受到的忽视对青少年期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功能;(2)道德认同在儿童忽视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3)儿童期间遭受的情感忽视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功能完全通过道德认同起作用;(4)儿童期间遭受的交流忽视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功能完全通过道德认同起作用。道德认同在儿童忽视对青少年亲社会倾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同伴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影响青少年行为方式。探讨同伴关系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青少年运动友谊量表》《锻炼自我效能量表》《锻炼承诺量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等研究工具,先后对广东、湖南省内11所高校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的锻炼自我效能、运动承诺对体育锻炼行为有着显著正向直接影响;在锻炼同伴运动友谊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过程中,锻炼自我效能与运动承诺发挥遮掩效应,同伴运动友谊在锻炼自我效能与运动承诺的激发作用下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发挥正向作用。研究认为应注重青少年体育锻炼同伴培养,多开设集体项目,创设体育运动环境,提升青少年锻炼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渴望和锻炼动机,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兴趣。  相似文献   

18.
采取社会学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国西南5省的城市及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奥运后我国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体育行为的变化特征.奥运后效应对我国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体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现阶段体育参与者的行为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不同年龄、经济收入、性别、文化程度的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体育行为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角色理论,提出不同性别具有不同性别角色,形成不同的性别价值观,并从社会角色期望、家庭、教育和大众媒介对男女青少年性别价值观影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男女青少年的性别价值观对体育行为性别差异存在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运动是良医”(exercise is medicine,ACSM,2010)不仅适用于成年人,在青少年成长中对其生长发育和综合体质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文以2016年第63届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年会交流论文为例,从世界青少年体质研究进展视角出发,以青少年体质的国际调查、区域分布、测量和统计工具、影响因素和体质干预五个方面对当前青少年体质和健康促进的现状进行总结。研究表明,第63届ACSM年会发表的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促进相关研究具有3个方面的特征,即:研究选题重视不同地区青少年群体总体趋势,兼顾弱势地区和特殊群体的现状和发展;研究方法重视体能指标、医学指标等客观指标的变化和关联,实验方法和统计方法新颖;研究结果的应用指向明显,重在解决现实问题,对宏观决策具有研究范式的参考价值。结果表明,第63届ACSM年会发表的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促进相关研究具有研究选题广泛,研究方法严谨,研究结果应用性强的特征。建议我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促进的研究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重视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重视测量指标优选、统计方法科学、指标关联的数据特征分析和社会相关指标分析;在研究应用上既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和趋势又为目标人群提供有的放矢的实践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