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蹲杠铃训练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体育系13名男生为期3个月的蹲杠铃训练调查,浅述蹲杠铃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使我们通过蹲杠铃这一训练手段达到发展下肢力量,提高弹跳力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李亮 《体育世界》2013,(5):99-100
本文探究了"前蹲"和它的变化动作,前蹲动作旨在发展全身力量,主要锻炼髋关节伸肌(臀大肌)、膝关节伸肌(股四头肌)、膝关节屈肌(腘绳肌)和核心肌群(竖脊肌、腰方肌、腹直肌、腹斜肌和腹横肌)。本研究的目的是介绍教授前蹲动作的过程,其中特别强调了进行前蹲动作训练时所需的正确的身体位置。  相似文献   

3.
<正>在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中,通常采用跳跃练习与蹲起杠铃的手段,试图通过提高腿部的爆发力来获得较好的效果。诚然,腿部力量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但在练习中可以发现以下问题:跳跃时重心前移,容易产生屈髋现象;腾空过程中躯干不平衡现象;蹲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刺激训练前后力量测试的方法,获得了前臂屈肌群的最大等长力量、一般力量、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的变化数据,分析和探讨了电刺激训练前臂屈肌群对其伸肌力量的作用,为科学地应用电刺激训练法提高肌肉力量,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掌握女子跳高运动员的多年训练,国外对运动成绩在1.50—1.95米的女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找出运动成绩与专门身体训练水平及技术训练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找出为提高技能水平的相关因素。在专门身体素质指标中选用了为发展小腿伸肌的负杠铃下蹲练习及为发展脚掌屈肌的负杠铃提踵练习。运动水平越高,则这两项比值越高。苏联优秀女跳高选手格洛包金柯的负杠铃下蹲105公斤,提踵  相似文献   

6.
运用电刺激技术对散打运动员进行电刺激训练,以探讨电刺激对散打运动员下肢力量及鞭腿的影响。30名男性散打运动员随机分成对照组(15人)和实验组(15人),对照组和实验组执行正常的散打训练计划,实验组另附加每天1小时电刺激,共10周。结果表明: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指标均有显著变化(对照组p<0.05;实验组屈p<0.01,伸p<0.001,深蹲p<0.05,后鞭腿力量p<0.01,终速度p<0.05,15秒连击p<0.001)。实验组所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屈p<0.05,伸p<0.01,深蹲p<0.05,后鞭腿力量p<0.05,终速度p<0.05,15秒连击p<0.01)。结论:电刺激训练能显著提高散打运动员下肢力量,改善鞭腿效果,建议在散打传统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可适当安排电刺激训练。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速测力和表面肌电测试方法对杨佩核心力量训练前后的关节肌肉力量和身体动态平衡素质进行评定,得到相关指标。发现杨佩左右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屈伸肌群向心与离心收缩的慢速(60°/s)力量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有着显著性提高(P<0.05),其快速力量(240°/s)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明显提高,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杨佩腰背屈肌群向心收缩力量明显高于伸肌群的力量,这与其长期专项力量训练有关。腰背的慢速(60°/s)力量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有显著性提高(P<0.05)。杨佩踝关节屈伸肌群的慢速(60°/s)和快速(240°/s)力量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有一定提高,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杨佩左右肩关节、髋关节慢速(60°/s)向心与离心收缩的峰值力矩的屈伸比值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显著提高(P<0.05),快速(240°/s)向心与离心收缩的峰值力矩的屈伸比值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明显提高,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杨佩在不平衡板上蹲起动作受测试肌肉积分肌电(IEMG)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显著降低(P<0.05);杨佩在不平衡板上蹲起动作受测试肌肉平均功率频率(MPF)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显著提高(P<0.05),说明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后其提高了动态情况下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核心肌群的力量以及稳定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踝关节爆发力及动作连续性(一)负重半蹲跳手段:练习者身背杠铃(自身体重50%)或沙袋,上体正直,下蹲时膝关节弯曲大于90°,始终用前脚掌着地上下跳跃练习。次数以每组20~50次为宜。(二)负重深蹲跳手段:练习者身背杠铃(自身体重2 0%~30%)或沙袋,上体正直,下蹲时大小腿折叠靠  相似文献   

9.
首次采用自制振动台在膝关节 1 1 0° - 1 2 0°半蹲起力量训练中 ,对运动员进行垂直方向的振动刺激。通过对振动台力量组和传统力量组的比较研究 ,发现振动台力量组能够在相对较小的负荷下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 ,但对肌肉耐力的作用效果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PHYSIO PLATE振动训练台,对北京优秀垒球、女子游泳及女子跳水运动员进行同振幅下不同频率振动刺激力量训练,并采用MERAC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实验前后以及实验中运动员下肢肌力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抗负荷力量训练附加振动刺激可以有效地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能够以相对较小的负荷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同振幅下,次高频(35Hz~50Hz)振动刺激对肌肉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的训练效果显著高于中低频(25Hz~35Hz)振动刺激。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角度,分析传统力量训练特点及存在问题,并解析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认为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本质不同在于,核心力量训练中增加了一个"不稳定因素",就是为了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平衡稳定性,不仅增加了力量训练的难度,而且为传统力量训练增添了鲜活的因素。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引入更新了传统力量训练理念,创新了训练方法和手段,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在提高运动员协调、灵敏和平衡等能力方面的不足。今后如何将基础性的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训练相融合,将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优秀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力量训练在优秀铅球运动员的整个训练中占有重要位置。介绍了对优秀铅球运动员进行的系统、全面的训练,包括一般力量的训练手段、采用的器械、练习安排及注意事项,专门和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及安排,一周力量的综合训练安排等。  相似文献   

13.
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现场测试等方法,对摔跤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特征、力龟训练手段和方法的选择、阶段力量训练计划的制订、力量发展水平的检查与评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更为广泛深入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核心力量训练引起国内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尤其在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素质训练中已被相当一些教练员所接受,为了明晰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的关系,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核心力量训练中增加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核心稳定性训练成为分析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关键。增加的这一不稳定因素不仅是增加了力量训练的难度,而且为传统力量训练增添了鲜活的因素,它从训练理念到训练方法等方面为传统力量训练作出了的补充和发展,今后如何将这种基础性的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训练相融合将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竞技健美操动作难度大、变化快、技术复杂,追求动作的全面性、准确性、艺术性、创新性,对力量、柔韧、协调等素质有较高要求。力量素质是竞技健美操比赛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在,一切高难度动作的完成都必须由各部分的力量素质作保障,没有力量就没有难度动作,更没有难度动作的创新,分析竞技健美操的用力特点、力量训练手段及特点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力量训练对专项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就力量训练对专项成绩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认为,力量训练的形式与专项活动形式差别越大,其获得的效果对专项成绩提高的作用就越小;专项力量训练的形式是特定的,其获得的效果是专一的,且有利于专项成绩的提高;对已经拥有良好肌肉力量的高水平运动员来说,过多的非专项性的力量训练不但不利于专项成绩的提高,甚至可能有负面作用;采用爆发式的弹性力量训练有利于速度能力的提高;从事有氧耐力项目的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应采用低负荷、高重复的练习形式,这样不会导致肌肉体积的增大;在发展肌肉力量的同时,专项技术应当以相同的速度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力量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庆  王光林 《体育科学》2004,24(2):33-37
通过国外有关文献和科研报告,试图对力量训练中负荷量问题的相关历史研究,当今的前沿科学报告,目前国外力量训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科技动态进行系统综述,特别是在单组和多组训练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运动训练中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一些问题及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普通大学生16式太极剑全套演练过程中心率和血压生理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16式太极剑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并进行运动强度个人感觉评价指标对照。研究结果表明,16式太极剑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学生通过16式太极剑的练习可以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19.
坚持力量训练对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的体能分配,骑行姿势平衡,腰、背、腿部力量的增加,关节的灵活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加强腰、背、腿的锻炼能预防关键肌群的劳损、关节扭损,也是预防伤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对运动成绩有极大影响,通过对运动员一般力量、专项力量、核心力量训练的分析,来探讨如何提升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