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愈加密切,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接受审美与散文翻译的具体问题上进行探讨,以刘白羽的散文《日出》的译文为例,分析在接受审美理论下如何进行散文翻译。研究发现,审美视角下的散文译文语言表达应自凝炼,此外在忠实原文的同时也要注意保留原作者的写作风格。译者在散文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读者期待视野,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从而完成一部成功的散文译作。  相似文献   

2.
重命名是电影片名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但译者在发挥创造力,采取这一策略的同时不能无拘无束、不负责任,而要深刻理解原片名,以达到与原片名相似的信息、审美、呼唤功能为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翻译活动中,译入语读者的阅读审美需求与审美体验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而接受美学"期待视野"与"审美距离"概念的提出恰好弥补了文化翻译中存在的译入语读者对翻译文本的审美缺陷问题.在接受美学视野内,翻译的文本不但要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更要起到开拓读者接受视野的作用.唯有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使翻译文本保有一定的阅读空间和审...  相似文献   

4.
从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英译名After Shock谈起,以新兴的功能目的论作为研究基础,大力提倡以AIDA原则为取向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这也就是要求译者在译文中努力实现电影片名的四种基本功能,即信息功能、表情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最后根据目的性法则,译者可以采用任何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实现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最终目...  相似文献   

5.
英语电影越来越成为国人文化大餐中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电影片名往往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为电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既忠实源语言,又要兼顾审美理念,同时还要考虑中国观众的文化心理及需求,做到形神兼备。本文从英语电影片名中的“模板”式翻译种类入手,分析了“模板”式翻译的利弊,并介绍了5种翻译方法,以期达到片名翻译的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文本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读者的反应。接受美学强调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对旅游文本翻译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旅游文本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避免以文本为中心,而应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等因素,实现译文和译文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从而提高译文质量,达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7.
重译指的是在原作有翻译本的情况下,对原作进行重新翻译的一种行为结果,层出不穷的重译现象已经成为了中外文学翻译史上一种令人高度关注的一种现象。重译要想出彩,必须和原译本保持差异,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尤其是理解过程中,要充分关注与了解文学重译本的美学意义,利用美学尤其是美学接受的观点对文学重译本间的差异与在读者理解阶段出现的差异因素进行总结。文中讨论的重点在于接受理论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开展重译工作,分别从译者与读者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电影集表演、视觉和听觉于一体,已经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电影在国内市场的推广主要依托于汉译的过程.纵观目前对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可发现,虽然已经有学者根据不同的翻译原则提供了英语电影片名的各种翻译方法,但稍显单薄.本文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展开,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影响,旨在说明译者应在掌握不同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出适当的策略加以运用,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汉语优势的原则,使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片名翻译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电影的理解和认可,关系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文章分析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提出了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可能时要忠实于英语电影片名本身,必要时又要依据电影内容,在文化适应的前提下,对其片名进行"颠覆"式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影视片名是影视剧的包装。好的片名为影视剧锦上添花,劣的片名则会埋没于泱泱影视瀚海中。本文从翻译美学角度探讨了影视片名的美学属性,并例证了影视片名翻译审美再现的原则,希望给未来影视翻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项重要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想要创造出经典佳译,需要译者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来进行指导。本文总结了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时应该遵循的具体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外国电影的翻译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影片翻译的重中之重.综合考虑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异、观众效应、翻译过程及结果,电影片名翻译应该体现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商业份值.电影片名翻译的主要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译如意译法.  相似文献   

13.
中文片名的英译是中文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的第一步,佳译能够为影片锦上添花。信息传递、文化传播与重构、美学欣赏及商业宣传原则为电影片名英译的翻译原则。电影片名英译的翻译方法有:音译、直译、意译和创意。  相似文献   

14.
电影片名如同电影的眼睛,在电影的宣传和票房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命名和文化的角度分析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应用,以便使读者对这两种翻译策略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意识的交融和审美风格的再度创造过程,变异在其中随处可见。从美学视角出发,以林语堂《论语》英译本为例,对译本中出现的变异现象进行研究:即译者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诗学立场出发,给译文涂上了浓烈的个人色彩,不仅对原文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进行改写,而且还重塑了译本中的孔子形象。译本中字词“句化”、语言风格“幽默化”以及人物形象“幽默化”现象的出现,与译者通俗化的美学趣味密切相关。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美学趣味去理解、品鉴、选择和过滤原本承载的美学信息,从而使译本发生新的美学变异,给译文带去更多美学感受。  相似文献   

16.
翻译教学中语言审美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 ,美学功能是语言的重要功能 ,因此 ,翻译必然要涉及审美问题。在俄汉文学翻译活动中 ,译者必须以其审美意识对俄文文本进行审美认识和体验 ,然后用汉语思维将认识的结果转化为译文 ,实现汉语文本的审美再现。一个译者必须具有审美能力 ,以充分感受并传达原作的美 ,但审美能力源于审美经验 ,并非人人生而有之 ,关键在于后天培养。  相似文献   

17.
电影片名的作用是反映影片内容、传达信息,或者确定影片的情感基调,或者奠定电影的审美情趣.好的片名能吸引受众,达到扩大受众、传达文化形象等效果.功能目的论提供了一个电影片名翻译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美国好莱坞电影日益成为美国文化输出的一种主要形式,而对于美国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因经济、政治体制与内地不同而具备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在对美国电影片名的翻译上也独具特色。本文将从港台地区美国电影译名的特色、使用的翻译策略、其利弊所在等角度进行分析,以实例加以说明,以期对港台影视译者的风格进行借鉴、学习和吸收,促进中国影视翻译界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9.
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体学修辞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体修辞学自古至今一直是语言学家普遍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在文学作品和翻译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现代电影产业迅速发展,修辞手法如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得到有效应用值得探讨。只有依据电影内容,恰当地选择语言手段,选择适当的修辞方法,才能达到电影内容和审美价值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对"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进行文本转换时,译者充分考虑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特殊性,结合国内读者的公共视阈,对于不同类别的文化负载词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一方面尽可能让译文贴近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标准,使阅读行为更加顺畅;另一方面,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和审美期待,适当向原文本靠拢,保留某些特定的异域风味,并围绕该异域因素添加解释性文字以帮助读者理解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