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传统指称理论代表人物罗素和历史因果指称论代表人物克里普克关于指称的主要观点,发掘其异同并指出各自的缺陷。同时,指出在确定指称问题时应密切联系日常语言的使用,充分考虑语言使用者和语境等动态因素,以更加全面的把握指称理论。  相似文献   

2.
汉英第二人称代词具有模糊性,除了确指听话人外,还可以指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泛指任何人等非常规指称。本文主要讨论英汉第二人称代词非常规指称使用现象,并分析说话人的意图及其语言表达效果。通过英汉第二人称指称的变化来构建双方关系、传递话语人际意义,在一定程度为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弗雷格认为语词指称的是特定对象,涵义则是所指对象的呈现方式。涵义决定指称,语词可以无指称;他率先将语词的指称理论推及至语句,阐述了语句的内涵即思想、外延即真值的观点。其涵义指称理论存在诸多缺失,但不能抹灭其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4.
指称的不确定性是普特南的重要理论,也是其理想化的合理的可接受的真理标准的基础。但是指称不确定性的论据是难以经得起推敲的,进而导致对其真理标准的怀疑。新实用主义将生活实践作为终点而非起点导致逻辑上的困难,这只有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和类生活理论能够建立完满的解释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Halliday关于语篇衔接和连贯理论,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38篇英语作文作语料,统计分析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作文中人称指称的误用情况。发现语篇的人称指称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由此造成文章连贯性缺失。作者建议在英语写作训练中应加强此类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对句法结构的要求不同,所以会产生篇章衔接手段方面的细微差异。笔者从可及性理论入手,分析了处于主语/主题和宾语两个位置上的指称用法it在汉语篇章中实现为零回指的条件,说明从事英汉互译实践时,一定要了解并尊重目的语的篇章结构特点,对译文做形式上的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阿里尔的"可及性理论",对阿拉伯指称语可及性等级进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阿拉伯报纸新闻标题中不同可及性等级的指称语使用情况,总结归纳出阿拉伯新闻标题中指称语在可及性等级方面与其他语言的共性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根据"功能相似,意义相符"的翻译标准,评析了《儒林外史》英译本中的指称意义的转换,从而证明了译者杨宪益夫妇深刻地领悟了原著,较成功地在译文中传递了指称意义及其信息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医学英语人名冠名术语的分析,从医学英语术语的起源和术语的发展两个维度切入,简单地归纳了八个概念转喻或类转喻。综合分析这八个概念转喻,发现医学英语人名冠名术语的指称义产生于"人"这一"原始义"对与其有邻近关系的"目标义"的突显,突出了"人"在医学英语人名冠名术语转喻指称义中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0.
张万强 《职大学报》2013,(5):18-21,65
《墨经》“以名举实”的名实观,涉及到的是“名”对于“实”的指称问题.根据所指称之“实”的不同情况,《墨经》对“名”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墨经》认为,名不必实,实不必名,名实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与实指的指称方式相比,用“名”来指称“实”更具概括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中的语词,特别是静词性词组历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俄语语言角度来分析静词性词组的所指关系,文中以所指理论及静词性词组的概述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俄语静词性词组的指称类型,分析了词法及句法等因素对语言中静词性词组指称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社会符号学认为翻译即翻译意义,即交流文化,并且提出了翻译的标准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本文从1940年傅东华先生翻译的《飘》译本中选取例子,分析和展示了原文中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及各自的语言功能如何在其译本中得到再现。结果显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可以作为翻译研究和指导翻译实践的一种综合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SOS规则的方式定义了含中断和精化算子的进程代数LOTOS的操作语义,使得这一操作语义与指称语义相对应,即 :由指称语义导出的传输系统和操作语义定义的传输系统双模拟.操作语义的基本思想是 :重新命名被精化的动作并且使所有与之相关的选择都被激发.  相似文献   

14.
先行语的可及性是研究语篇衔接、照应的基础。但可及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距离,竞争,凸显和一致是影响可及性的四个主要因素。多数人认为距离是影响可及性的最主要因素,但实际上他们只注意到了先行语与指称语之间的线性距离,而忽略了逻辑距离。事实证明:距离并非总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对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来说,它对可及性的影响,在汉语里明显要大于在英语里。  相似文献   

15.
摘要:厘清啦啦队或啦啦操的名称旨在深度剖析啦啦队或啦啦操的文化属性,梳理啦啦队或啦啦操运动发展的本质性规律。以啦啦队或啦啦操的名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访谈法,包括重点文献研读,多年推广实践经验分析,2次美国考察学习,以及8位专家访谈等,探索了其名称发展的源流、转变与愿景。啦啦“队”与啦啦“操”二者指称的现实共生与共存,与其能指与所指间的语境变迁有着内在的因果联系,即“队”的起源蕴育了其内生属性,“操”的发展构筑了其外生形象;啦啦队或啦啦操名称的发展变化与重心转移,遵循了其文化内化与价值外化,组织变化与理念转化,理论深化与认知物化,以及官方强化与使用惯化等适时发展的现实状态;啦啦队或啦啦操命名的时变根植于其内生需求与外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其“指称关系的互融,指称对象的互容,以及指称应用的互荣”的协调发展,是融合其底蕴的深度与价值的广度,推进项目整体发展,以及走向内涵式与适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公羊传》是正文训诂的范式,在训诂内容、方法和术语等方面都为训诂学的日臻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它解释《春秋》词语,重指称义,更重附加义;其训诂方法灵活多样,包括因声求义、直陈语义和据境索义;其训诂术语初具后世训诂学规模,不但有一定的分工,而且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7.
希拉里·普特南是一位著述颇丰、影响深远的当代美国哲学家.他的意义理论和语义外在论是其早期语言哲学的代表性学说.意义理论是普特南语言哲学的基础,在《"意义"的意义》这篇文章中,普特南提出了著名的"孪生地球"论证.他通过这个认知实验说明了环境因素在决定意义上所起的实质作用.作为意义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义外在论是普特南语言哲学的精髓.普特南通过这一理论阐述了他的语言劳动分工普遍性假说和因果指称理论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充当定语是形容词的基本功能之一,汉语双音节形容词充当描写性定语,几成定论。文章通过具体语料分析、英汉对比,提出部分双音节形容词在特定的语境下可以充当限制性定语,有时甚至兼具指称功能。  相似文献   

19.
"自己"是现代汉语中的反身代词,最基本的功能是指称.在"NP+自己"结构中,"自己"与"NP"皆具有指称功能,二者连用看似不符合经济原则,其实不然,"自己"除了基本的指称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话语功能.文章通过对"NP+自己"结构进行考察,发现"自己"具有主语视角及移情、反预期、焦点标记、主观性表达等话语功能.  相似文献   

20.
论人民主权     
弥尔顿在近代史上明确首肯"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而率先对人民主权问题进行理论阐释的是英国民主革命的宪政家洛克。当然,就人民主权作明确而系统的解析人是卢梭。他以自然权利说和社会契约为依托,革命性地改造了主权概念,创立了与各种形式的专制主权论有原则区别的人民主权论。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也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在批判地汲取传统人民主权说的同时,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结合劳动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经验,使人民主权理论发展到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