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戴哲 《编辑之友》2016,(5):89-94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中,首次在《著作权法》中规定了作品的概念,该作品的概念包含了“独创性”“固定”要件和智力成果3个基本要素.然而,“独创性”中的“独立创作”在逻辑上是一个表示关系的范畴;“固定”要件体现的是作品与载体之间的关系,这两个要素都无法描述作品的客观性质;并且,使用智力成果作为作品的属概念显得过于笼统和抽象,该要素甚至可以包含思想,因此,这三个要素都未能展现作品的本质属性.为了重构作品的概念,应当将著作权法上的作品定义为:“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创造性的表达”,为了厘清作品与“独创性”“固定”间的逻辑内涵,应规定“著作权法保护已经固定在有形载体上并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对“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法的“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安平 《今传媒》2009,(7):21-24
一、时事新闻的概念 在著作权法的客体中,有两类被排除在外:第一类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第二类是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在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中,<著作权法>规定了以下三种作品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它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相似文献   

3.
台湾提出“著作权法修正草案” 为顺利加入关贸总协定,台湾“内政部著作权委员会”在8月24日提出“著作权法修正草案”,该草案尚有待台湾当局的批准通过。 此次对“著作权法”的修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谈谈著作权法中的“适当引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谈谈著作权法中的“适当引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史梦熊一、著作权法对“适当引用”的规定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了正确理解和掌握著作权法关于适当引用的规定,著作权法实施...  相似文献   

5.
2003年7月,日本第156次国会例会通过了日本著作权法修正案,从2004年(平成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2001年中国修订的著作权法相比,日本新著作权法有以下特点:在电影作品的保护期限方面,中国是50年,日本是70年;在涉及教育的权利限制方面,中国对使用人的限制多,日本对权利人的限制多;在对侵害著作权的司法救助方面,中日水平不相上下,但不同的是,日本增加了积极否认的特别规则。以下就该法案修改的三个主要方面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姚叶 《科技与出版》2021,(3):140-145
纵观2012年及其之后的著作权法修订草案,2020年公布的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条文中的“三步检验法”与“其他情形”有时同时存在,有时单独存在,立法态度不定.尽管2020年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条文的内容有了明确规定,但争议仍在继续.就争议之本源,盖立法机关对于“三步检验法”的误解与误用,对“三步检验法”与“其他情形”关系欠缺考虑.因此,在著作权法第四次修改时,应当予以补正,以更好地平衡著作权人、传播者与使用人之间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7.
沈仁干《我国著作权法的适用范围和著作权客体》一文(发表在本刊1991年第3期第19~22页)对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二款“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含义作了解释:“‘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指的是未曾在其他地方发表过,将作品以出版、发行等方式公之于众的行为发生在中国。还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讲的‘首先发表’,并不包含国际著作权公约规定的30天内在不同国家同时发表均视为‘首先发表’的概念。”本人对照1991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发现沈仁干同志对“首先发表”这一概念解释不当,也不够全面。现将《中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三节第二十五条全文摘录于下,作为订正。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国人大通过修改著作权法,标志着我国新闻出版业在新的世纪中将迎来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著作权法究竟在哪些方面作了修改?知识产权是如何接轨WTO的?版权法实施细则将在哪些方面出台新的规定?文化业出版业将如何在入世环境下开展知识产权战略?这些都是文化界,出版界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比较深入地了解这些问题,积极维护知识产权,从容地应对WTO的挑战,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定于2001年12月14至12月16日,联合举办“著作权法与WTO高级论坛”。本次高级论坛拟请中国著作权、知识产权专家,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专家、学者;出版界高级决策、管理人员到会发表演讲并同新闻出版、文化企业界管理人员共同研讨这一问题。欢迎文化界、出版界,包括出版社、期刊社、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及文化管理部门负责人踊跃参加。 论坛议程如下: 12月14日下午(2:00-5:00) 主讲题目:中国入世与知识产权保护 主讲人:郑成思(全国人大法工委委员、教授、博导、知识产权组织仲裁员) 12月15日上午(8:30-11:30) 主讲题目:完善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制度的重要决策 主讲人:宋木文(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版协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9.
试析《著作权法》中“发行”的意义范居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中10次使用了“发行”这个词汇。同时,在著作权、使用权、出版权中包括有发行权;在出版、传播等词里含有“发行”的意思。正确理解《著作权法》中“发行”一词的意义,对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出版事业的不断发展,涉及版权的各种问题逐渐增多,其中一些,如鲁迅著作版权纠纷、《我的前半生》版权纠纷等,都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知识界、出版界的人士普遍认为,我国需要尽快建立著作权的法律法规,以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推进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前不久举行的全国人大七届十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这是知识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日前在中央有关部门举行的“著作权法座谈会”上,各界知名人士畅谈了对著作权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无过错无赔偿”是知识产权法一项基本归责原则,但现行《著作权司法解释》却要求出版者即使无过错仍须“返还侵权所得利润”,这一规定混淆了基本法理,也与其他立法规定相冲突,建议借《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之机删除该内容并重新作出符合法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著作权法关于版式设计权的修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炳斌 《中国出版》2012,(19):57-59
我国正在进行《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国家版权局于2012年7月公布了《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以下简称修改草案)。修改草案将现行《著作权法》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删去许可使用等内容后提前至第三章,并更名为"相关权"。其第一节规定的是出版者的相关权,共两个条文。其  相似文献   

13.
刁舜 《出版广角》2016,(19):44-46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成员国于2015年10月5日基本达成一致协议,TPP中的知识产权条款影响了国际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为了应对TPP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的挑战,有关专家将TPP中的"超TRIPS"文本与中国著作权法对比,辩证地看待TPP作品保护期限延长这一现象.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强知识产权规则,中国一方面要立足于著作权法的第一要义是民法的理念,适度平衡作者的权益;另一方面要加强著作权法的制度内化与对外交往,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力.  相似文献   

14.
台湾《出版人》杂志1992年秋季号以“引爆新著作权法”为题,报道了“新著作权法对图书出版的影响”座谈会的情况。座谈会于1992年6月29日在台湾中山堂召开。主持人是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黄肇珩女士,会上内政部著作权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全禄、北辰律师事务所律师萧雄淋就新著作权法的修改原则、立法精神及出版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回答了出版业者的提问。座谈会部分发言涉及新旧著作权法的区别,颇值一读,兹介绍于下,以供大陆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叶新 《出版史料》2001,(1):103-106
1990年9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开创了我国在作品的创作、传播和使用方面有法可依的新历史。我国著作权法第51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义语。”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在一部成文法中专门规定这一条呢?这就要从近代中国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谈起。  相似文献   

16.
《何以“一稿三用”?》一文发表后,许多同志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究竟一稿是否可以多投?综观各种观点,似乎都言之有理。其实,如果对著作权法的规定稍加留意,就不难分清是非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0年9月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15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  相似文献   

17.
从《著作权法》谈编辑的两重含义张洪玲【北京】“编辑”一词的含义应如何界定,至今仍在争论之中,《编辑之友》也刊登了一系列的文章介绍各种观点。在1995年第5期上有叶向荣同志的文章《编辑概念诸说之辩证探析》,我很想就其观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著作权法实施中的重要举措郑成思199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著作权法颁布了。这部法从1991年6月开始实施。两三年来,著作权保护制度本身,也不断地从立法、司法及行政管理、民间自我保护体系等多方面得到加强。中国的著作权保护水平正在向国际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新修改的《著作权法》今年6月1日就要施行了,距1990年新中国首部《著作权法》实施整整三十年.《著作权法》实施以来经历了三次修改,此次修改幅度最大,历时最长,不仅修法过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修改内容也引起全民持续关注.这充分显示出我国著作权制度的逐步健全与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水平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登记制度写入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对于著作权登记制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近期关于著作权登记是否有必要入法有不同声音,本文拟从著作权法所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立法法的要求和著作权登记的本质作用三个方面论述著作权登记作为著作权领域重要制度写入著作权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