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汶川地震后,我国的心理干预工作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构建灾后心理干预机制成为我国政府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灾后心理干预机制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宗旨,提高现代人的精神卫生意识,加强灾难心理卫生问题研究,组建灾后心理干预专业团队,制定灾后心理干预法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重大灾难后灾民心理的特点、表现以及影响个体心理危机反应的因素,阐述心理危机干预在灾后重建中的意义,提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措施及有效实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缓解灾民心理压力和创伤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子路 《家长》2008,(7):11-11
据统计,经历或目睹灾难之后,约有60%的人会留下永久记忆,约20%的人会留下严重的创伤。因此,灾后人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至关重要。灾后人们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心理危机干预来实现。心理危机干预分为两方面:一是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二是自我干预与自我调适。实际上,心理危机干预主要还是自我干预与自我调适。自我干预与自我调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相似文献   

4.
自然灾难后不同阶段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灾难所造成的影响一般比较持久、广泛,并且不同人群的反应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因而灾后的心理干预要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灾后的心理干预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急性应激期、慢性应激期和心理康复期.在每个阶段,受灾人群都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相应地,心理干预的内容和方式也应有所差异.不仅是受灾人群,灾后的心理救援者也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粘贴画疗法在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难几乎能使每个人经历痛苦体验,对于儿童的影响尤其严重.灾后儿童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需要特殊的心理疗法,粘贴画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疗法,可以在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中得到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粘贴画疗法的形成过程、具体操作技术及实践意义,以期帮助儿童摆脱灾难带来的心理创伤,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灾难事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它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果不能及时适当地干预,甚至可能造成其永久的心理创伤。认为突发灾难事件后及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家庭、群体度过危机、减少创伤的有效措施,也是人道关怀的具体体现,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灾后心理干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施过程必须遵循整体性、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等原则,对普通人群宜采用妥善安置、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宣传应对知识与技能、保持与其他救援途径的协调关系等具体办法;对重点人群宜采用陪伴与支持、情绪管理、放松训练、团体心理咨询等技术开展心理危机救助。  相似文献   

7.
灾难后教师心理危机的存在会严重妨碍学生心理的重建,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恢复.教师心理危机干预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包括充分发挥行政干预的力量,利用教师团体内部的资源,调动社会支持资源,开发教师自我教育资源等.对灾后教师的心理危机主要从情绪、认知、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震后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舞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中,灾区儿童受到了程度不同的身心创伤。现在灾后家园的重建已全面地展开,目前最主要的心理危机是灾后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障碍问题,这是迫切需要重点心理干预的。  相似文献   

9.
重大灾难事件会直接或间接地给人群的心理带来严峻考验,大学生本身面临较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文章通过分析灾难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提出高校大学生心理援助的干预机制,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重灾后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帮助大学生尽快地恢复心理健康,更好地恢复和维护灾难发生后高校的教育秩序.  相似文献   

10.
美国灾难心理服务对我国灾后心理重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于灾难心理的研究已有开展,但工作不系统,较零散。通过介绍美国灾难心理卫生服务系统,以期尽快在我国开展系统的灾难心理研究,对于我国灾后心理重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灾害频仍、民生凋敝,对此,严复颇为焦虑杌陧。他以为天灾(包括疫灾)与人事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主张加强人事、发展科技、讲求卫生,积极预防和救治灾害,并在灾害救治中加强自救引导。严复的灾害观为其时乃至后世政府和社会,及时有效地建构灾害预防、应对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启示,折射了以他为代表的近代社会精英对其时中国国家和民众现代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近代华北自然灾害与天津边缘化的贫民阶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近代华北自然灾害频仍导致灾民大量流入城市,是贫民阶层的主要来源。民国时期城市慈善赈济系统的演变,是促使灾民转化为城市贫民阶层的重要因素。"边缘化"是贫民阶层生存状态的典型特征,这种边缘化既表现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在生存方式上。近代天津便是探讨近代城市贫民阶层的形式及其特征的很好个案。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儿童灾难后心理应激状态下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了不同灾难下儿童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和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并对经历地震的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提出一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娜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4):128-129
近几年来,甘南发生自然灾荒的频度高,受灾面积广,受灾危害深,这与甘南的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环境等诸多社会因素有密切联系,其主要表现为: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经济落后、资金渠道狭窄造成无力抗灾.科技不发达造成的灾害预测预报困难等。现在我们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从而解决甘南地区自然灾害频仍但社会原因不明确无从预防且可行性对策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人类的肆掠,翻开中国近十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所以民间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这些自然灾害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威胁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在与重大自然灾害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主要针对高校里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群体,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体系,主要包括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组织领导、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四级网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方案的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提升体系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汉安帝时期的自然灾害与荒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安帝时期各类灾害发生频次高,分布范围广,发展态势凶猛,灾情严重.连锁性、群发性等特点显著。安帝时期的荒政体系,分为务虚性和务实性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包括巫术救灾和皇帝百官减损礼乐、反躬自咎、以身作则两方面内容。后者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灾前预防对策,其内容有:疏浚河渠,引灌农田;积极筹措、储存备荒粮食。二是灾时抗御、赈济对策,其内容有:认真实施灾情奏报制度.严禁隐瞒虚报;发放钱物,遣医就地治疗,收葬死难者;调粟禀贷。三是灾后补救恢复对策,其内容有:收养灾民子弟.稳定灾民情绪;招抚流亡,鼓励占籍;开苑圃、假公田、赐粮种,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减免赋税徭役;减省贡献,提倡节俭。  相似文献   

18.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不仅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还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震灾后的心理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恐惧、悲伤、焦虑等负性情绪反应,另一方面还包括不良的躯体症状与行为反应。按照一些基本的途径做好震灾后心理健康的重建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一项社会性工作。在震灾后及时地总结经验,建立心理援助的制度化服务体系是震灾后心理健康长期维护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东汉史料对自然灾害的灾区记载详略不一,并存在隐瞒灾情、瞒报灾区面积的现象。其灾区的认定不宜设定标准,应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