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是博士生培养的最重要环节,文章对某"985"高校近三年来1716篇博士学位论文评阅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综合评价和分指标中的"创新性成果"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进而从博士生个体特征和培养方式的视角,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要素对综合评价的影响比对创新性成果的影响更显著。从个体特征而言,性别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并不显著,年龄越小、本科毕业于"985"高校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论文质量高。从培养方式而言,录取类别、选拨方式、学习方式、学习年限、论文类型对论文质量的影响都比较显著,非定向、硕博连读、全脱产学习、学习年限为4年的博士生论文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博士生对博士学位论文的价值感是影响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要因。本研究对典型工科研究型A大学的博士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他们对其博士学位论文的价值感,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价值感的主要因素做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工科博士生的年龄、研究兴趣、未来发展方向、课题关联度、导师指导满意度等因素对其博士学位论文的价值感存在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针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高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博士生教育水平的关键指标。伴随着教育评估进入监测评估时代,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开展监测评估成为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与监督的新趋势。首先分析当前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开展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监测评估的意义,然后,在剖析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等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提出基于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为促进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邵军 《教育与职业》2012,(35):181-182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尝试从财会本科生毕业论文"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入手,分析影响毕业论文"创新"控制点与保证"创新"控制点质量的各因素及其内在关系,设计一套以"创新"为关键控制点的财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谈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方式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现行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的实践,从分析和总结隐名评审的形式、程序等入手,对如何科学、合理、公正地进行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进行了探讨,指出:只有建立严格的学术规范、普遍公认的博士学位论文标准并促使博士生指导教师严把质量关,才能确保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是博士学位质量的集中体现。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不仅对于控制博士学位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影响着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作者从博士生培养的角度,分析目前评审制度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与完善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制度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作者、学科、导师等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对1999至2008年间工学门类357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分析,探讨了工学门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而以此为视角剖析了提高工学博士培养质量问题,以期为培养高层次、创新性工科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冯羽 《高教论坛》2020,(2):105-107,110
博士生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代表和重要来源。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是博士教育质量的核心与关键。为呼应"双一流"建设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博士学位授予质量,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需关注思想品德合格度、论文研究创新度和知识产出的社会贡献度。"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高博士学位授予质量需围绕"三个度"优化育人路径,加强道德教育管理、加强培养体系管理、加强论文研究管理、加强学位审核管理、加强导师队伍管理。  相似文献   

9.
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的解释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探索主要评价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应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建立系统结构模型,绘制出层级递阶图,得出了创新成果和应用价值等是评价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表层关键要素,揭示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是影响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的深层根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高校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调查,获得近3年1164份有效创新性评价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对博士学位论文的总体创新性和单项创新性进行分析,进而研究论文创新性与相关因素(学科门类、在读年限)间的关系,以期为改进博士生培养、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及博士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文评审是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为了使评审结果能真实地反映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必须首先保证论文评审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信度和效度分析是验证指标体系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文章利用北京师范大学五年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全数据量化结果,对评审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广泛采用的评审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真实地反映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博士生培养环境是影响博士研究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关键因素,也是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某校博士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发现:院校的管理服务对其学习收获的正向影响最为突出,其次是精神培养环境,包括学习氛围、就业指导与心理咨询服务等。为进一步加强博士生培养质量管理,提高博士生满意度,进而提升其学习收获,应深入分析培养环境各因素的内在作用机理,掌控改进博士研究生培养环境的要素。  相似文献   

13.
博士生撰写学位论文是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论文质量充分体现培养质量。一般而言,博士生学位论文从开题、预答辩到同行专家匿名评审、正式答辩,再到学科分委会(学部)、校学位会,至少经过6个审查环节。针对目前博士生学位论文在各审查环节发现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管理弊端,提出“贯通”管理的思路,即基于各个审查环节不同的专家组成,构建学位论文主要审查环节前后贯通、责任相互制约的体系,通过加大专业审查和责任担当的力度,确保学位论文在审查过程各节点的质量提升,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14.
博士论文是博士生在学期间从事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体现,是博士生申请学位的主要依据,是“跨入学术殿堂的入场券”。写好文科博士论文的关键在于把握博士论文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包括一定的学术创新、较高的学术水平、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标准的格式规范。  相似文献   

15.
博士生教育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竞争的加剧使得博士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博士生教育面临的教育质量问题愈发严峻。博士生教育质量体现在博士生的学业成就上,而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了解影响因素并揭示相互之间的关联无疑可以帮助博士生顺利完成学业,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本研究基于契合理论,扩展了博士生环境契合度的理论框架,创建了更为细致的博士生教育契合度多维框架,包括博士生环境契合度、学生职业契合度和博士生文化契合度三个维度。该分析框架呈现了博士生教育契合度与博士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联,对于完善博士人才培养、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部分高校近年来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和加强的措施,包括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严格把握培养过程中各道关口,强化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论文评审和答辩制度等,旨在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已经引起各国高等教育学界的关注。博士生毕业时间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个人先赋性、外部环境、个体自致性三个方面。个人先赋性对博士生毕业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学科文化、导师等大学支持系统、社会就业环境等,会间接影响博士生的毕业时间;博士生的个体自致性特征是影响毕业进程的关键因素。外部环境和个体自致性因素的叠加、消减作用,使博士生毕业时间的影响因素呈现出个性化、动态化和交互性的特点。对其内在机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对博士生进行追踪式的个性化指导。  相似文献   

18.
ZHOU Xiao-han 《海外英语》2014,(16):147-148,150
Translation as Adaptive Variation originally is Professor Ma Xiao’s doctoral dissertation, providing a novel perspective and a theoretical concept for translation researchers. It will firstly have a review on the book, explaining Professor Ma’s theory in details and pointing out the key concepts, then analysis it’s significance to translation theory and study. Furthermore, several weakness may be presented for future improving.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制度下,博士论文双盲评阅主要面临两类风险:一类是将合格的论文评审为不合格论文,另一类是将不合格论文评审为通过。基于专家评阅水平和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建立了博士论文双盲评阅风险与评阅专家数量、评阅通过规则之间的关系模型。最后,通过运用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不同假设情况下两类风险水平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the complet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presents the culmination of a doctoral program, is often published in journal articles, and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arly research career of the author, the dissertation has received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as a subject of research in its own right. To learn more about how students select their dissertation topics, all doctoral graduates of a major midwestern research university over the one year period from spring quarter, 1986, through winter quarter, 1987, were survey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number of factors influence the selection of a dissertation topic, but not surprisingly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student's own preferenc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oice of topics include the preference of the adviser, trends in the field, the likelihood that the research will be published, and the projected benefi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tudent's job prospec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ctors vary by field and in some cases by gender. When students select their topic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adviser and dissertation committees are responsive to the student also vary by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