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出版参考》2011,(19):5
"年龄不是问题,读书没有界限"。"90后"的"读书达人"决赛选手吴晨骅勇敢地站上了与专家前辈PK知识的舞台,让不少观众为之叫好。长沙"读书达人"大型学习竞赛于去年12月启动,凡是爱好学习、喜欢读书者均可参加。竞赛内容涵盖推荐学习书目、中外一流文学名著、通常应知应会的各类基本知识及生活常识。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图书馆馆员读书的价值进行了解读,认为这种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服务读者的领航员、知识创新的服务员,和谐社会的修行员。图书馆馆员要充分利用其便利的学习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读书应成为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是一个读书的场所,但如何读书却大有讲究。对大学生来说,读书不仅要善于学习、继承已有的知识,而且要敢于怀疑、超越既有的定论,进行创新性读书。而创新性读书则需要把握三环节:明确读书的目的,带着问题去读书;更新思维方式,敢于质疑批判;廓清概念联系,寻求逻辑矛盾,从而最终达成知识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三年来,梧州市图书馆借"知识工程"东风,努力把自己建设成社会读书依托,倡导读书,传播知识在梧州市营造浓烈读书氛围、促进全社会读书风气形成.本文所要论述的是在三年实践中产生、发展又直接影响着梧州市图书馆工作模式和观念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弘扬读书精神大兴读书之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创新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下,社会进步、个人发展都离不开知识。为了民族振兴,国民应弘扬读书精神,大兴读书之风。同时要改变读书观念,更新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营造"读书"的氛围,促进当代大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和人格魅力的成长。本文主要从校园图书馆营造读书氛围的意义出发,对校园图书馆"读书"氛围营造的策略以及"读书"氛围营造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员读书修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重点分析了知识社会图书馆员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提出馆员读书的特征与方法,试图构建馆员职业读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近水楼台先得月——试论图书馆员读书习惯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图书馆员的读书价值和意义更加明确。图书馆员要率先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终身读书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成为一种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化社会的大形势下,社会成员必须增长知识。图书馆与书店、租书部相比,它是读书的首选,是读书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14,(12):9-10
正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希望,也是一个国家软势力和综合国力的保证。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服务并引导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认真读书学习、开阔文化视野、全面增强素质,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举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办,人民出版社、新闻出版报社等单位协办的一项公益性活动——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于2009年4月拉开了阅读推广的大幕。五年来,通过不断努力和精心实施,"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机制,体现出鲜明的风格特色。2012年8月,"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在"中央国家机关十大学习品牌"评选中名列榜首,荣获"中央国家机关示范学习品牌"。  相似文献   

11.
浅谈高效图书馆员读书的价值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了知识社会高校图书馆员读书的价值和方法,试图构建馆员职业读书的基本框架.以便引导读者读好书,从书中受益。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以其特有的文献知识信息资源优势日益成为广大中小学生一个读书、学习、检索、研究、阅览、休闲的好去处。而图书馆举办读书演讲赛是让学生进入图书馆,养成课外阅读好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彭化义 《军事记者》2005,(12):33-33
随着2002年《水兵周末》的创办,在人民海军报第六版的版面上又多了一个新面孔——《读书》。3年多来,这个专版秉承推荐新书、评介好书、品味名.书的初衷,为基层官兵交流读书体会铺设平台、为广大读者拓展读书知识搭建窗口,为基层部队开展读书活动提供服务,逐渐成为受读者欢迎的荐书园地、用书参谋、评书向导、品书茶座。先后多次被评为报社好专版。回顾办刊经过,作为责任编辑,笔者感到《读书》之所以能与读者形成一定的缘分,得益于她有4个特色。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校图书馆员读书的价值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分析了知识社会高校图书馆员读书的价值和方法,试图构建馆员职业读书的基本框架,以便引导读者读好书,从书中受益。  相似文献   

15.
试论少儿图书馆如何深入开展读书活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读书学习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过程。特别是在少年儿童中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既可以增强少年儿童的参与意识,拓宽知识面,又可以丰富和活跃他们的文化生活,还可以激发他们爱国爱民的情感,从而带来社会的文明,有效地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介绍了张载的读书观,论述了张载的读书之志、读书之要、读书之方,以期为读者阅读古代经典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进一步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7.
引用了于鸣镝老先生的"读书治学十二环",阐明了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知识素养的重要性,使"读书治学十二环"与"六勤"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读书传统,中国人自古就有读书的信念。但中国读书人追求得更多的是功名和权力,而不是知识和理性,这与西方意义上担当"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存在巨大的差距。近现代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变局,也是中国读书传统的一大变局。而近代图书馆事业也在此时勃然而兴,这既是因为西风东渐的外在影响,也顺应了中国读书传统变迁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9.
李阿曼 《大观周刊》2012,(23):160-160
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我觉得需要注意趣味性,自读训练“经常化”, 自读能力“拓展化”, 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帮助他们掌握学习、读书的基本方法,锻炼他们汲取知识、思考、分析、了解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如今各地都在倡导全民阅读,开展读书日、读书月、读书会、书香万里行等读书活动,这种现象令人振奋。至于读什么,怎么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许多文人学者多强调深阅读,认为那种浅尝辄止的浅阅读,收不到学习知识的效果。有文章更贬低浅阅读,是"肤浅轻松的休闲消遣,对于提高身心修养有弊而无利";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要求出版界"不要迎合和助长浅阅读风气的蔓延"。说浅阅读不利于深入领会知识真谛,鼓励人们多在深阅读上下功夫,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