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汉语保健养生谚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防病保健经验,是中医药学传承、普及的重要内容之一。翻译保健养生谚语有利于传播中医药文化,因此,本研究认为汉语保健养生谚语宜采取"传递文化内涵"和"以谚语译谚语"的翻译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替换、仿译等中医药术语翻译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汉语谚语独具知识性、修辞、文化特征,它不仅含有深刻的哲理性,而且作为历代群众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传授经验和训诫的功能。养生谚语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养生谚语具有社会、历史文化功能,具有广泛的现实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挖掘。文章对搜集的352则养生谚语进行了归类,并从情志、饮食、运动、季节四方面对蕴涵其中的养生理念和思想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3.
以现象学基本方法“悬置”来解读太极拳养生思想及实践,认为:现象的悬置而达到认识“本质”与太极拳养生所追求的“无我”之境有相通之妙,在实践层面太极拳养生是以悬置肉身形躯之我而达到“无我”最现实的修炼方法。以西方现象学基本方法来解读太极拳养生的形躯观和养生观,不仅能够更好地阐释太极拳养生思想,而且也对弘扬太极拳养生实践及本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运动养生文化。太极拳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被外国人所喜爱,但是其术语翻译标准却未能统一。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太极拳术语翻译难度较大,既要求译者有较高的国学素养,又要求译者了解西方文化。该文通过文献调研法和分析对比法,对各翻译版本进行比较,并提出了音译,直译,意译结合注释的翻译方法,以便解决文化缺失、文化冲突等的问题,以期克服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使太极拳名称英译更易被不同背景的读者认同,从而更有利于太极拳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并为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术语英译提供可参考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儒家的养生哲学是儒家道德哲学的反映,体现了儒家对人生价值和对养生目的的认识。在这里养生被纳入了伦理教化的范畴,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修身养心、仁寿相兼是儒家养生哲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采用逻辑分析和文献资料法研究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内涵,通过研究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健身观的价值契合后发现,养生和科学健身都是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养生思想和科学健身观的融合共同主导现代人的整体健康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议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独特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代新  杨金云 《考试周刊》2009,(21):105-106
本文对中国古代养生体育观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中国的养生体育注重调动自身体内潜在的生命力,体现了中国文化心态内省力的高度发展,主张节欲;体现了“物极必反”的中庸思想,讲究精神修养,养生而不苟生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敦煌医学养生方剂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哲学、天文地理及多种学说的体现,也是古丝绸之路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反映,其英译对敦煌医学和敦煌文化的外宣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文章以《敦煌医学研究大成·养生与杂论卷》中的养生方剂为翻译文本,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以“译者”为中心,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文化及交际三个维度来探讨敦煌医学养生方剂的英译问题,同时运用生态翻译“十化”译法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阐释,译出整合度较高的译语。  相似文献   

9.
儒家养生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对儒家养生思想进行研究。儒家养生思想主要是以超然生死的养生观为基础,以修身养性调摄精神养生思想为手段,以中和有节的养生思想为核心,对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用逻辑学种属概念的定义原理,对养生、营养、膳食养生等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膳食养生是饮食养生概念的下属概念,膳食营养是起源于西方营养学的概念范畴,而膳食养生则属于中华养生学的概念范畴,各自的指导思想不相同,并对其起源到发展及其传承演变进行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11.
谚语被称作是语言中的食盐,是语言中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语项,英谚与汉谚各自体现着自己鲜明的文化色彩,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意义重合的谚语是极少数的,用汉语简单地对译英谚往往导致意义的亏损和歪曲。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养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丰富的体育思想。这些思想与我们现在接触的发源于西方的现代体育思想不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而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思想所提倡的。所以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养生教育,进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相似文献   

13.
道教养生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养生功效,被世人认可,本文用道教养生体育的养生观、理论、原则和方法入手,系统分析了道教养生体育对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汉语谚语与英语文化有较大差异,处理不当,则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汉语谚语英译时需注意的社会、历史、宗教等方面文化要素,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直译、意译及套译的翻译策略,并对如何做好汉语谚语的英译提出建议:保持口语化和民族特色,忌望文生义。译者必须对英汉两种文化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好汉语谚语的英译。  相似文献   

15.
<吕氏春秋>对如何养生作了多方面的考察,形成了比较全面、科学的养生理论.它的养生理论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达乎性命之情"的性命观;二是"六欲皆得其宜"的嗜欲观;三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运动观;四是"达乎生死之分"的生死观;五是"成乐有具,必节嗜欲"的音乐观.<吕氏春秋>的养生理论在今天仍然有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养生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文化与心理的反映,对传统养生世象及养生漉派的表现、思想特点进行深羽的剖析,去伪存真,是传统养生“古为今用”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7.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要构建人文与科学相结合、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现代体育与传统养生相结合的课程理念,建立基于学生心理发展与体质成长的养生运动课程体系,促使高校课程教学呈现社会化、人性化、个性化,力求建设出为健康、幸福、和谐社会服务的人才服务机制。本文结合养生课程的构建理念,探析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8.
略论苏轼的养生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在多次贬谪生涯中,坦然地面对生活,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健康的处世心态,摸索和总结养生之道,践行养生之法,为后人留下了一系列健身强体、促进人身心协调发展的有益启示。本文认为“安”与“和”是其养生的指导思想;丰富的饮食结构是其养身的重要途径;多彩的养生情趣是其养生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谚语作为积淀着民族实践和经验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是语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它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由于中英两国语言和历史发展的背景不同,英汉俗语各有不同的语义色彩和特点,汉语英译时就要考虑这些特点。本文从英汉文化差异方面探讨汉语谚语英译常用的两种方法,即直译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20.
《莆田学院学报》2019,(6):56-60
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指导,以西安博物院为例,研究并分析历史文物名称英译中现存问题,提出文物名称英译应充分考虑西方受众语言表达习惯、受众文化与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差异和受众期待视野,以期历史文物名称英译更加符合西方受众的审美趣味和接受水平,达到历史文物名称英译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