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文化负载词在翻译研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英译面临各种问题及不同程度的困难。近年来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在追溯前人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界定、分类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英译研究文本、英译研究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2.
文化负载词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词,因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文化现象,给翻译者带来了挑战,其翻译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译本质量和本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在《牡丹亭》这部经典文学著作中存在大量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负载词.在关联理论的指引下,通过对许渊冲译本的深入学习并针对不同类别的文化负载词进行详细分析,最终探究出一套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领导人发言时倾向于引用古诗词、成语等文化负载词,这无疑加大了口译的难度与工作量。本文对口译文化负载词的标准与要求进行探讨,并以2014年中国领导人会议发言口译为例,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分析其翻译策略,从而提高汉英口译文化负载词的水平与技巧。  相似文献   

4.
文化负载词由于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成为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分析了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词语概念意义之外的联想意义的部分或完全不对应的情况,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负载词因负载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困难较大。本文从翻译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历史性,来分析不同类型的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相似文献   

6.
徽文化在近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形成了众多饱含文化渊源的负载词。这些特色词汇的翻译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语读者对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从而影响着徽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笔者对《典藏徽州》一书中涉及到的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及语言文化负载词在译语中的翻译效果展开分析,提出各类徽文化负载词的优化翻译策略,助力徽文化“走出去”“融进去”。  相似文献   

7.
从“龙”的寓意看文化词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英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汉语的文化词语有其不同于英语的独特的模式和内涵 ,这种独特性构成了翻译过程中的障碍。本文作者根据汉语音、形、意的三维结构 ,从语音负载词、语形负载词和语义负载词三个层面讨论文化词语的翻译 ,说明翻译文化词语不仅要考虑其字面意义 ,而且要着重准确地传递其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 ,要灵活地综合运用音译、直译、意译、扩译等技巧 ,尽可能将文化词语的深层寓意准确地表达出来。作者在文中对一些文化词语的英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杨宪益、戴乃迭译本《阿Q正传》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其翻译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成功地实现了"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文化缺省”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种困难多由文化负载词来体现。在翻译中,译者需要格外注意这一类词汇,选择合理的翻译方法帮助读者更有效地理解译作,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认识。本文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例,探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同时对林译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诗词都用古典的中国格律诗体写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毛诗词中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来研究毛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根据关联理论,文化负载词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译者应充分考虑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等因素,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文,努力实现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类的语言和文化有其共性,所以各语言之间都存在着相关的对等成分,但又由于各语言和文化间的差异,在一种语言里的某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等或契和的词,有人称这种情况为词汇空缺,也有人称之为空缺矛盾,还有称这些词为文化负载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语言国情学角度分析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俄汉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存在单位和运用单位,是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因素,带有文化背景意义的不对应词、伴随意义词、背景词最能反映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对带有民族文化色彩词汇的分析,进一步分析两国民族文化背景差异。  相似文献   

13.
葛浩文先生的《红高粱》英译本向西方读者译介了许多汉语文化负载词,使得西方读者能更加了解中国的文化。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域视角来分析文本中文化负载称呼语的表达效果,从而满足西方读者的期待视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开拓读者的期待视域,更好地传递中国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在对"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进行文本转换时,译者充分考虑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特殊性,结合国内读者的公共视阈,对于不同类别的文化负载词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一方面尽可能让译文贴近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标准,使阅读行为更加顺畅;另一方面,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和审美期待,适当向原文本靠拢,保留某些特定的异域风味,并围绕该异域因素添加解释性文字以帮助读者理解与接受。  相似文献   

15.
选取《红楼梦》三个较好的英译本,就原文中某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三个译本在文化翻译上异同的形成原因:译者的知识学养、译本出现时间以及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汉英翻译中,中国文化中的特有事物译成英语时,经常在英语表达中无法找到与之对应的词汇.因此,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汉英词汇翻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有着重要影响.中国英语作为英语与中国文化融合的产物,已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特别是汉语拼音音译词已被语言学习者所熟识.因此,音译词既丰富了英语词汇,也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扩大了汉语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英若诚是我国著名的戏剧翻译家。他在中国戏剧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翻译中对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一般分为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这两类。作者以英译中《推销员之死》为例,对英若诚在戏剧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具体运用进行分析,探究其翻译策略是如何处理文化负载词,习俗俚语等文化信息,并进一步总结其采用归化策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复合体,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不同民族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负载。翻译必须注意文化负载并讲究译法。对负载文化的话言的主要译法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音译法、音译意译结合法、解释法、空缺弥补法、套用法、具体法。抽象法,转换法、改写法、替换法、求同存异法、归化法、异化法、等等。此外,因语篇、文体、音韵等方面文化负载上的差异而需要的相应译法种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复合体,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不同民族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负载.翻译必须注意文化负载并讲究译法.文化负载表现在词语内涵及感情色彩方面的差异、宗教词汇的差异、词汇空缺、习语上的差异、风俗习惯用语上的差异、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等等.对负载文化的语言的主要译法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音译法、音译意译结合法、解释法、空缺弥补法、套用法、具体法、抽象法、转换法、改写法、替换法、求同存异法、归化法、异化法、等等.此外,还有语篇、文体、音韵等方面文化负载上的差异及其相应译法种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化特色词因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翻译中很难处理的部分,所以要小心谨慎对待。本文通过对中日文化特色词英译策略的对比,总结文化特色词的有效翻译途径,并指出就长远来看,语音借用是处理文化特色词比较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