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间的交流。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主要的手段,而词汇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每一种语言都有其丰富的词汇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在交流中经常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词,即出现词汇空缺,这是汉英翻译的一个重要现象。作为外宣翻译者,应该清楚造成汉英词汇空缺的因素,进而掌握其翻译策略,使译文通顺,达到交流的目的,使外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口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间的相互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但由于文化的异质性,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形成了文化空缺的现象,并为口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文简要分析了汉英口译中出现的文化空缺现象,深入探讨了文化空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口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语言和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它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探讨文化与隐喻的关系,以及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里的实例,得出由于受不同因素制约,隐喻在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相似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4.
颜色词是人们用以表述自然界色彩的,在英汉两种语言里,都有大量表示颜色的词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常见颜色词的分析,找出它们在不同语言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正确理解及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西文化源远流长,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彼此存在着很大差异。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成为中西文化差异的一面镜子。以下从颜色词入手,通过比较的方法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颜色词翻译的几种不同方法,以解决颜色词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不等值现象。  相似文献   

6.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导致了颜色词在汉英语言中的不同的应用。本文首先概述了研究颜色词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探讨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必要性。再从历史渊源,社会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分别对各个颜色词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并提出了避免对颜色词误解和误译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语言与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空缺这一概念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汉俄翻译过程中,文化空缺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其可能造成误译和曲解现象。如果译者对空缺现象背后的本质缺乏透彻的了解和认识,便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翻译作品,那么翻译也会失去其存在的部分意义。因此,认真严谨地对待文化空缺现象对于提高翻译质量来说确有必要。以汉译俄语料为基础,对文化空缺现象的定义、出现原因进行探讨与研究,对消除文化空缺的策略进行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文化空缺是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会对文化的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传达源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而消除文化空缺是译者应该反复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以贝列洛莫夫的《论语》俄译本为例,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利用翻译补偿策略来消除文化空缺。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在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下,不同民族在语言上很容易出现词汇空缺的现象。词汇空缺是当今社会不同民族语言交流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与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以及地域差别等都息息相关。词汇空缺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上的问题,也是不同民族间认知层面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负载词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词,因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文化现象,给翻译者带来了挑战,其翻译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译本质量和本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在《牡丹亭》这部经典文学著作中存在大量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负载词.在关联理论的指引下,通过对许渊冲译本的深入学习并针对不同类别的文化负载词进行详细分析,最终探究出一套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英汉习语中动物比喻形象的异同及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堪称语言的精华,各种语言都不乏用动物作为比喻形象的习语,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在英汉习语中有三种动物比喻形象异同的情况,即比喻形象基本相同、比喻形象不同或错位、比喻形象完全空缺,其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包括文化传统差异、历史背景差异和宗教信仰差异等。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也是思想交流的接力,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交流。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会在语言上发生局部的交叉、空缺、甚至冲突,因此在英汉互译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脱节。在互译时要尽量了解和避免。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上来讲,人们对各种色彩的视觉印象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生活环境的差异,因此赋予颜色词的文化涵义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两种语言中颜色词文化内涵的对比,有助于更准确地使用颜色词,达到更好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季节词"春"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存同的现象.可见,在跨文化交际和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词汇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狗"在英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及其在语言这一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的不同,由此得出结论:在英汉互译时,应把握中西两种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努力寻找对应词或对等词,使译文与原文的"功能相似,意义相符"。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文化处于不断的相互影响、渗透和趋同过程中,文化的趋同必然会直接反映在语言的融合趋势上。空间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频繁使用,准确地理解英汉空间词对于跨文化交际有着积极的意义。该文分析了文化趋同背景下英汉空间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阐述了文化差异对英汉空间词语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借词与文化     
在历史发展中,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总会发生交流,而借词是语言交流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顾名思义,所谓借词就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来的词。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各种借词所受的文化的影响,来探讨借词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将颜色词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词语的构成方式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和比较,以求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及文化上的异同多一分认识。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知识、在外语教学中是一项隐蔽的内容,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语言总是要涉及到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与认识,离不开文化概念、文化知识的学习。在我国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既要掌握语言知识的准确性,又要注意应用语言时的难确性和得体性。所谓得体性,其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即语言(的使用)能力除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外,还应加上目标语(TargetLanguage)的文化知识。这种对语言、文化的二分法,是国际上语言教学的一个确定的特征,文化一词英文为culture,法文为civilisation,德文Lande skundee,通常被仅仅看作  相似文献   

20.
英语和汉语在色彩词、数字词和动物词方面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相似性和不同性 ,在语言学习中对语言中所蕴含的习语喻体文化内涵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