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内容及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提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模式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转化与其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三个主要层次,提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三个主要媒介,即:荣誉需求、信任促进和利他驱动,论证了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对图书馆核心能力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图书馆知识共享、知识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对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与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松涛 《现代情报》2009,29(4):39-41
本文在解析隐性知识涵义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挖掘、组织存储的基本策略;论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及其措施,重点从管理手段、信息技术等角度入手,引入合理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信任机制,建立促进隐性知识流动、转化、创新、共享的高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的主要内涵;较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相互之间、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之间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方式和障碍因素;建立了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模型;结合我国企业实际状况,较详细地探讨了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东林 《情报杂志》2007,26(6):57-60
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图书馆隐性知识不仅能推动馆员的知识积累和创新,而且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图书馆工作的实践性决定了隐性知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论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特点及层次结构、隐性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与转移、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及策略。  相似文献   

6.
企业知识管理与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剑琳  屠航 《现代情报》2005,25(9):190-192
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探讨了企业显性与隐性知识管理的有关模式,分析了隐性知识的各种流动与转化形式。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处理过程和运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与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构成,并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转移与流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及管理框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利用网络的特点 ,探讨了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及管理模式和管理框架的构成。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雷金民 《情报科学》2007,25(3):353-356
文章探讨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存在的各种障碍,提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试论图书馆在隐性知识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欣 《情报探索》2007,(12):29-31
文章就如何发挥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作用、实现对隐性知识的有效转化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为促进隐性知识的有效转化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开发基于知识的图书馆用户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光明 《情报科学》2004,22(3):295-298
图书馆开发基于知识的用户关系,就是以图书馆已有知识和工作人员本身拥有的专业背景知识为核心来进行的用户管理,它是通过知识转移来提高图书馆的创新能力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满足图书馆现在和未来开拓用户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进行研究,借鉴"尊重的教育"理念,提出把"尊重的服务"作为隐性教育的重要手段,并从"尊重的服务"的内涵、具体内容、面临的挑战3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3.
董岳珂 《现代情报》2013,33(2):42-45
为了扩充图书馆的知识存量,开拓图书馆的知识共享空间,实现图书馆向知识馆的转变。需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提升到知识运营的层面。充分发挥馆员的内在知识潜质,树立馆员的整体服务意识,建设图书馆创造性的文化空间和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并深刻意识到信息素养在知识流动中的重要性,最终实现图书馆内及与外界之间的知识转移和知识流动。使图书馆在信息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4.
物质循环是人类获取资源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于磷这种地球生物生存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资源,理解其循环过程对资源可持续利用乃至人类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物质循环的研究多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以物质流动过程质量守恒为基础、以系统分析为手段的定量核算方法,需要将系统物质流动路径与核算模型融为一体.为了解决传统...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转换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是图书馆自动化工作中最重要的支柱。本文主要论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转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在自动化转换过程中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乐懿婷 《情报探索》2020,(5):97-103
[目的/意义]旨在为图书馆知识服务转型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跟踪CAS的产品更迭、需求定位、标引特色、检索功能、学术合作等方面,分析CAS服务演进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转型的关联。[结果/讨论]结合上海图书馆利用CAS产品开展知识服务的实践情况,从馆藏资源布局、人才培养、知识服务模式设计、图书馆增值服务四个方面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转型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常杰 《现代情报》2009,29(2):130-132
文章分析了图书馆资源计划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的关系,阐述了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咨询的益处、内容、原则等问题,就基于图书馆资源计划管理的业务流程重组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息技术的图书馆组织模式变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郑学军  郑贵生 《情报科学》2001,19(8):797-798,806
文章从组织模式变革的发展历程入手,论述了有关图书馆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变革的战略方法和管理模式,并围绕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莹 《现代情报》2009,29(7):133-134,140
图书馆和馆员之间除了正式的用工合同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隐性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们同样是决定馆员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这在管理学中称作"心理契约"。如何构建馆员的心理契约,提高馆员的忠诚度是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新时期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发生转化与提升,图书馆功能转化 与提升的途径与策略研究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探讨了新时期图书馆功能转化与提 升的途径,立足于图书馆服务的理念,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上进行拓展和深化,同时根据社 会发展增加新的增长点,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探讨了功能转化与提升的策略,从对接高校战略决策发展需求、 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科技的改革、创新与进步、文献计量分析、具有复合能力的新时期图书馆工作人员、用户需求和 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结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从传统的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一般 服务功能转化为辅助学科建设、人才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文献计量分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教育育人、校园文化 建设等智慧型知识服务。并以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功能的转化与提升途径及策略 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