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针对沁源县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沁源县小城镇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该县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导致其问题存在的原因,对县域小城镇土地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析测量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年来开展的土地开发整理测绘工作,结合自己多年经验和体会,重点阐述:土地测量与数字化成图的方法;土地勘测内容与土地规划相结合;测量技术与土地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工作相结合,并提出了搞好土地开发整理测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模拟法是实践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的形式就是程序模拟,情景模拟等,在土地管理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教学目的和实践要求,以及现有的教学条件,分析各类模拟技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课程实践中的应用,评价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曲靖市为案例,应用RS和GIS技术以及统计和模型方法,利用该市1986年MSS遥感影像和2006年的TM遥感影像所解译的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成果,得出125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数据,由此计算出曲靖市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区域差异,揭示了曲靖市近20年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区域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5.
土地合理利用区划的若干基本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合理利用研究是土地科学(或土地资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土地合理利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土地合理利用区划,这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规划区域内往往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复杂多样,因而确定土地利用的方针、方向、结构、布局形式以及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必须分区进行[1]。许牧[2]教授亦指出:土地利用区划这一措施是客观存在的,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在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7、2011及2021年Landsat影像,通过MapGIS软件处理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数据,通过ArcGIS软件构建地学信息图谱以及计算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综合指数,对霍城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霍城县土地利用结构以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三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以草地和耕地之间的相互转变为主,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面积稳定增长;土地利用涨落势图谱中涨势最大的为耕地,落势最大的为草地;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图谱以全期稳定型为主,其次为前期变化型,表明1997—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更为频繁,2011—2021年土地利用结构较稳定;1997—2011年霍城县土地利用程度降低,处于衰退期;2011—2021年霍城县土地利用程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根据天水市土地利用特点,利用AHP决策分析方法建立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水平四个方面对天水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天水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开发潜力比较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均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天水市土地利用总体水平高于甘肃省土地利用总体水平;但某些单项因子中,天水市土地利用存在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人口收缩背景下,部分地区村庄用地规模持续增长。为研究这一现象,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常熟市为例,基于2009-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结合多时相高清卫星影像识别村庄用地类型,阐释村庄用地的演变特征,并从土地供需角度探究村庄用地持续扩张的机制。将村庄用地划分为村庄商服住宅用地、村庄工业用地和其他村庄用地3类。分析结果表明:1)2009-2013年,常熟市村庄工业用地净增量占比53.92%,是乡村空间扩展的主要原因,商服住宅用地净增量占17.88%,且以住宅用地的增长为主;2)常熟市村庄住宅用地持续增长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用地补偿过量,村庄工业用地的快速扩张则主要源于乡村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企业生产利益追逐及地方政府对财税和经济增长的追求。乡村价值回归提升趋势下,人口收缩的乡村发展转型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势在必行。乡村生活空间合理集中化、生产空间进一步集约化、保留和改善生态空间,从而实现乡村“三生一体”。  相似文献   

9.
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土壤类型及分布、水土流失现状)、动植物资源现状调查及景观生态学评价几个方面对双桥水库供水工程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下的城市土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探讨循环经济内涵与3R原则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城市扩张占用耕地多、存量土地粗放利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开发区数量多且用地粗放等问题,并依据循环经济三原则对城市土地管理提出了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存量土地内涵挖潜、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互补理论——反思"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之争论,在本世纪初尤为突出。通过对两种训练理论的历史传承和理论内核的反思,导出“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12.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故事传承千年,在各类文学形式上都有体现,历史演义小说中涉及李杨故事的主要有褚人获《隋唐演义》及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唐史》,细加比较,两者在创作态度、材料取舍、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各自体现了鲜明、典型的“尚文”“崇史”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是新时期我党的建党主针,“以德治国”是我党的治国方略。二者是统一的,建党为了治国,治国必先治党。实践“三个代表”就是执政、治国。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党执政、治国的主要任务,为了人民的利益是党执政、治国的目的。实践“三个代表”,执政、治国必须以“德”作为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曹魏后期到晋宋之际,玄学经历了三个形态的变化。一是曹魏后期的"政治的玄学",二是西晋前期的"哲学的玄学",三是晋宋之际的"艺术的玄学"。以正始为代表的曹魏后期文学创作"有玄无文",以太康为代表的西晋前期文学创作"有文无玄",以陶、谢为代表的晋宋之际文学创作"有文有玄"。谢灵运就生活在"艺术的玄学"的时代,他不仅重"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而且重"义",体现在诗歌创作中,就是其山水诗的"玄学尾巴"。  相似文献   

15.
"客观对应物"是艾略特"非个人化"诗歌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诗学概念——"客观对应物就是表达特定情感的客体、情形或事件的发展过程"。"客观对应物"在约翰·邓恩的诗歌中也有着明显体现,他在其神学诗歌《在这圆形大地假想的四角落》、《我是一个小小的世界》、《丧钟为谁而鸣》中对"地理空间"的运用恰能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在李大钊早期的民主主义思想中,其核心是“民彝”思想.“民彝”是李大钊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的同“民众之意志”相对应的概念,在李大钊看来,“民彝者,吾民衡量事理之器”;“民彝者,民宪之基础也”、“信其民彝,彰其民彝”.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维度。研究结果显示:实践教学能力、职教理念、理论知识水平和政策理解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四个核心维度,此结论为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执教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李白的诗歌中有着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秉承的正是中国古代的游侠精神,并且李白诗歌所秉承的这种游侠精神气质与当时的游侠传统、时代文化及李白的童年经历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学法难以克服学生在实战中的恐惧心理,教学效果不佳。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高校网球“5+11Min”模拟训练法,并进行教学实验,加强了学生的直觉观感,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动作要领,达到了增强学习兴趣及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生活中,词的临时借用是常见的,是一般的语言现象.词被借用后,在通常情况下,都会发生变异,成为了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