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分析关于高校图书馆罚款法律依据的主要观点,包括将高校图书馆视为授权行政主体、非授权行政主体、公务法人主体、服务收费主体4种观点;认为把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认定为民事法律关系更加合理,因为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除高校图书馆对逾期问题处理的困境;并从民事法律关系角度,就高校图书馆对逾期违约金的收取和管理的规范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读者类型、外借文献类型、借阅册数、借阅期限、续借期限及违期处罚等借阅权限相关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借阅权限设置的现状。提出按类别设定借阅权限、扩展外借文献类型、提高借阅数量、合理制定借阅期限及统一逾期处罚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高校图书馆逾期图书控管模式,有助于解决图书逾期问题,促进图书资源的流通与共享.文章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逾期图书为研究样本,简要分析了图书逾期的特征和原因,重点探讨了逾期图书控管模式.  相似文献   

4.
论图书馆的公务法人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是国家依法设立的公益组织,具有特定的行政上的目的,国外法律制度中视其为公务法人,借鉴这一制度,可以明确我国图书馆的法律地位。图书馆与其利用者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法律关系,它具有特殊的权力主体身份和地位。根据重要性理论,对涉及利用者重要权利的事项,应当予以法律保留和给予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5.
付立宏  丁娜 《图书馆》2012,(5):96-98
港澳台高校图书馆用户逾期行为可分为借出逾期行为和归还逾期行为。逾期行为类型不同,其处理政策也不同。条款清晰具体、蕴含人文关怀和培养诚信意识是港澳台高校图书馆用户逾期处理政策的亮点;但在保护图书馆用户的平等权利、基于图书馆根本属性来制定用户逾期行为处理政策方面,还大有商榷的余地。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对中山大学图书馆近年来采取的三种还书逾期处理政策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还书逾期罚款存在的必要性进行探讨,进而提出高校图书馆对还书逾期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重点对高校图书馆中的RFID技术应用予以详细阐述,并且指出在当前高校图书馆应用R FID技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今后R 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和发展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网络化的高校图书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化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之一。在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中包括四个基本网络:读者网、出版发行网、公务协作网和信息情报网。建立网络化的高校图书馆的意义在于: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资金和吸引外界读者与资金。在建立网络化的高校图书馆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体制、资金来源和馆员队伍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确处理违约行为,制约并减少违约行为是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一种必要手段。论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的违约处理方式,从处罚的力度、期限、方式,以及涉及的资源范围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违约处罚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读者借书逾期不还,是每个图书馆感到棘手的问题.好书在少数读者中长期滞留,不能回到图书馆进行正常流通,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甚至永远回不来.这不仅降低了馆藏图书的流通率和利用率,而且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工作,侵犯了广大读者的借阅权利.虽然大多数图书馆都制定了借书逾期罚款的制度,但效果不佳.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图书不能按时归还,除个别情况外,一般并非读者有意拖欠,而是有着主客观上各方面的因素.图书馆应认真分析图书逾期不还的各种因素,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图书馆罚款制度法律依据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图书馆不具备行政处罚权,无权进行经济处罚。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合同法来调整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图书馆有权在读者违约时向其收取违约金。高校图书馆罚款制度的确立还应有读者的参与,取得多方一致后才有其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高校图书馆“罚款制度”是否合法的问题进行法理分析,指明了高校图书馆与读者的法律关系及各自的权利义务,论证了高校图书馆“罚款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通过分析,以法学理论为依据,根据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践,建议将目前通行于各高校的图书馆罚款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
重印书的出版情况十分复杂,其缴送工作也因而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在我国现行制度体系下,重印书样本的多版本重复缴送不仅给出版单位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同时也给保存机构的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为此,建议从重印书版本的鉴定、出版物信息沟通机制的完善,以及图书馆编目工作的调整等方面着手,积极寻求妥善解决以上各方面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应该享有法定许可使用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定许可使用是图书馆解决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著作权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因未得到法律授权,我国图书馆目前尚不能行使法定许可使用权。图书馆具有法定许可使用权主体的实质要件,且已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证据支持。应尽早立法赋予我国图书馆法定许可使用权。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5.
赵杰  谢波 《出版科学》2007,15(6):28-31
本文从分析出版者权的产生及涵义入手,结合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对出版者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提出出版者除应享有《著作权法》所规定的相关权利外,还应享有出版专营权等五项权利,以期更好地保护出版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存国家数字文化遗产,传承民族记忆,需将法定呈缴制度的客体延伸至数字出版物。通过调研国外典型立法,发现数字出版物概念的内涵发生了显著变化,公开提供获取利用的数字资料都可视为数字出版物,应将其纳入到法定呈缴的客体范围。国际立法经验显示,网络出版物客体的界定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可以从创建发布者、资源内容角度判断纳入一个国家法定呈缴体系的网络出版物客体。为了适应客体的变化,需要革新法定呈缴实施的方式。图1。表1。参考文献38。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为主体的法律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图书馆为主体的法律关系主要有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和刑事法律关系三类。明确以图书馆为主体法律关系的性质、类型、产生的法律依据及图书馆在各种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是图书馆依法管理与维权的前提。图书馆在各类法律关系中如违反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8.
数字资源的生产、集成、传播和使用涉及多个权益主体,需要从法律、市场、技术等多个角度对各权益主体进行权利保护和利益平衡。本文从法律角度探析数字资源权益的分享与平衡,考察了各权益主体之间针对数字资源的权利的确认、权利的保护以及权利的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宋义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30(2):26-27,41
我国图书馆法治建设的目标不是仅仅制定图书馆法,而是建立适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法律体系。我国图书馆法律体系是一个以宪法为核心,以国家基本法律为指导,以图书馆专门法为基础,以图书馆相关法为关键,以相关国际条约、协定等为图书馆法的国际法基础,以图书馆行业自律规范为补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图书馆法律体系建设也离不开法学理论的支持与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李华成 《出版科学》2016,24(2):28-31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编写和全面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出版国家统一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有益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和法律功底扎实的专业人才,但施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来自高校、市场和舆论的阻力。国家统一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是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人才的重要举措,应当坚决贯彻,施行中需要注意教材编写者的权威性和代表性;需要注意使教材的内容丰富,观点鲜明适当;要考虑施行教材免费化以减少推进阻力;要确立责任机制,推动法学院系积极采用国家统一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