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近几年在互联网上迅速崛起。本文以微博的定义为基础,对微博的传播模式,传播特点及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新特色,进行了探究。微博独特的传播形式势必会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影响,在具备很多优势的同时,传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谣言,虚假信息等。所以争对这一新兴媒体,分析微博传播的负面效应,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微博的传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以其方便灵活、快捷高效、实时互动、聚合人气、传播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舆论焦点等独特优势,影响力、知名度、使用量与日俱增,不仅赢得了社会公众的青睐,更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微博成为新闻传播"主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假微博新闻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微博新闻传播的公信力。本文从微博及微博新闻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对假微博新闻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微博作为一种新时期的媒介平台出现在受众面前,民生新闻依赖这一平台进行平民化传播。本文以微博中的民生新闻为例,简述微博中民生新闻失实,透析微博民生新闻失实的原因,提出避免微博民生新闻失实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采用文献分析法,以注册新浪微博的高尔夫媒体、高尔夫球会、高球明星、高尔夫球爱好者和他们所发布的有关高尔夫运动的博文信息为研究对象,借鉴传播学领域已构建的传播模式,分析高尔夫运动的微博传播过程和影响因素,总结高尔夫运动通过微博这一媒介进行传播的优势,期望大众能够通过微博这一新兴媒介了解高尔夫运动、关注高尔夫赛事,进而推进我国高尔夫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微博因具有即时、互动的特性,逐步成为当前高素质新农人的"宠儿".将农产品进行微博营销,不仅能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的流量优势,还能为农户销售农产品开辟新的途径.开展对农产品微博营销的传播模式及效果分析具有重大意义.分析研究表明:农产品微博营销具有不同的传播模式,不同的农产品适合的营销传播模式不同,不是所有的农产品在微博上都能够实现热卖,农产品在微博上的营销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媒介融合作为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对当代的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日益强化的“三网融合”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现象”已成为互联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政员微博”作为微博队伍中重要的一支,越来越彰显其特有的价值。与传统传播渠道相比,“政员微博”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在“双向性互动”,去“中性化受众”以及作为新兴的传播工具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政员微博”也存在着不足,加强“政员微博”中主体和客体的媒介素质,并形成一种替代传播模式,即“信源一媒介一信源”,应成为引导“政员微博”的健康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媒介融合涵义及发展趋势的剖析,结合以美国密苏里大学为代表的世界老牌新闻传播名校以及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新闻学名校针对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战略性调整的经验,剖析了目前陕西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提出了陕西新闻传播教育进行改革的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Twitter为典型的海外微博平台及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新浪微博,以裂变式的影响力实现着媒介生态传播的新方向,为未来传播手段和途径创造了新的营销模式.微博作为大数据时代新媒体营销的核心载体,研究和解决微博营销效果的实现问题是微博营销的切入点.文章主要研究和分析了微博营销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微博营销效果的评价体系,以便为微博营销的运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体育文化承载着体育行为的内在价值,是现代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剧烈冲突的今天,高效、便捷、通畅的体育文化传播模式显得十分必要.与传统模式相比,微时代背景下的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创新模式强大的互补特点.文中分析了微时代体育文化传播创新模式的缘由,对微时代体育文化传播创新模式的现状进行剖析,立足于微时代网络传播特点找寻体育文化传播创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重视人性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整合体育文化的传播途径,兼顾专业与大众的文化特性,健全体育文化传播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即时传输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时尚一族,在微时代中冲锋在前,微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无"微"不至,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生活、娱乐模式,也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出现诸多困难。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