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析新时期保密工作对档案库房管理的新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做好档案保密、维护档案安全,始终是档案工作常抓不懈的头等大事。要正确理解保密与利用的关系,关注档案密级变化,做好档案降解密工作,重点加强高密级档案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人事档案管理中若干误区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唯保密、封闭管理论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及计划经济的岁月里,人事档案是"不可告人"的秘密,是很神秘的;受其影响,档案材料只要进入了人事档案室,就实行封闭式管理,密级自然提高,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有只字泄露."唯保密论"的认识,也就形成了档案干部只要"看好门、守住摊、不丢失",就是好档案干部的观念.事实上,人事档案材料与其它档案材料一样,其保密性,是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而制定的,有的材料是没有密级的,不能因保管部门的不同,而使密级有别,人事档案材料的密级也遵循一般材料密级递减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密级不断降低,直至解密.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种原因,拟进馆的海洋类机关档案中存在大量涉密档案,而涉密档案的密级鉴定和调整是进馆档案整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查阅保密法规、建立工作小组、明确鉴定范围、确定鉴定程序、开展具体鉴定、做好后续工作六个方面介绍了海洋类涉密机关档案的鉴定实践,并从完善解密风险机制、恪守定密者解密原则、区分解密与公开、加强保密知识学习四个方面对涉密档案鉴定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论述馆藏军事档案降密、解密问题的重要性和做好此项工作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近日,本人再次翻阅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邓绍兴、陈智为主编的《档案管理学》1996版时,发现在其教材57页中关于销毁档案的方法提到:“待批准后,一般可将需要销毁的档案送造纸工厂作原料。离造纸工厂远的档案馆(室)或被销毁的档案特别机密,亦可自行焚毁。为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严禁将需要销毁的档案作其他用途,更不允许出卖。”这段话让本人产生了疑惑。即密级档案没有价值了吗?为什么要销毁?是否能在没有经历解密、降密、利用等程序过程下而进行直接销毁?  相似文献   

6.
(续上期)7.5 档案证明 archival evidence 依据档案的记载出具的凭证性文件。7.6 档案展览 exhibition 按一定主题展示档案的活动。7.7 阅览室 reading room 档案馆、档案室内供利用者阅览档案的专门场所。7.8 密级 security classification 档案文件保密程度的等级。7.9 降密 downgrade 降低档案文件的原有保密等级。7.10 解密 declassification 解除已失去保密价值档案文件的保密限制。7.11 编纂 compilation 按照一定的题目、体例和方法编辑档案文献的活动。7.12 大事记 chronicle of events 按照时间顺序简要记述一定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事…  相似文献   

7.
晋平 《档案管理》2016,(3):67-69
本文在分析档案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存在脱节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文件与档案的密级确定与标识纳入文件与档案一体化管理体系,贯穿于文件制发时的初始确定、归档整理时的补充确定和室存档案移交进馆时的审查确定,将公文标密、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及馆(室)藏档案开放鉴定融为一体,按照《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统一标注密级,以期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工作的便捷整合与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8.
陈海鸿 《档案》2011,(6):23-25
政府信息公开对档案的利用提出了新要求,档案馆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开放利用档案信息资源。面对政府信息公开中各级机关档案开放利用、档案保密问题等出现的障碍,档案部门应依法规范档案开放期限和范围,建立和完善档案降密解密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资源的增多、档案利用者需求的变化 ,对档案管理者的知识及信息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正视及研究这些变化 ,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才能更上一层楼。1 应对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所带来的变化文件的剧增使档案工作的重心改变 ,档案工作的重点由保管文件转变为挑选适当保管的文件。档案工作应提前介入文件生命周期 ,到文件产生部门去指导工作 ,直接对文件进行鉴定、著录 ,使文件从产生到最后利用形成一个无缝系统 ,以便于文件的保护与存取 ,并可以减少大量文件涌向档案馆给其人力、物力、财力带来的巨大…  相似文献   

10.
涉密文件该怎样归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单位一年档案有三十份左右,涉密文件有十份左右,且有绝密、机密、秘密.按卷整理:在档案整理时是否要把涉密文件和不涉密文件分卷装订?是否要把绝密、机密、秘密文件分开?如是,卷太薄,很难立卷.如不分开,在卷内目录备注看填上密级可否?按件整理:首先,同一年度档案划分保管期限,同一保管期限内文件排列时,涉密文件该如何处理?如按同一问题排列在一起,在归档文件目录备注内填密级可否?  相似文献   

11.
关于档案价值的分期——档案鉴定工作及其改革(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能 《中国档案》2005,(10):14-15
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制订有档案保管期限 表。20世纪50年代,美联邦政府制定《永久文件鉴定指 南》之后,国家档案与文件署根据联邦文件法的授权,制 定有指导各联邦机关对临时性文件进行鉴定和销毁的 通用文件保管期限表。它包括许多部分,每一个部分对 每一种类型文件的处置作出决定,形成相对独立的文件 处置期限表。目前这样的通用文件保管期限表有23个。 此外,各联邦机关、各州、企业和大学都制定有本机关单 位使用的文件档案保管期限表。这种表,由本机关的文 件档案鉴定工作委员会根据鉴定标准制定,报国家档案 与文件署批准后生效。各个国家的保管期限档次,保期  相似文献   

12.
电子文件归档包括了电子文件的整理、鉴定、移交和接收等主要工作过程,电子文件的整理工作内容主要是指在文件移交前,要将现行业务工作以及信息化系统中形成的大量电子文件,按照文件形成规律、密级、保管期限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展开分类、筛选、编目、著录等一系列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档案业务中心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措施和制度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科技档案》2008,(1):37-40
6 档案室的科技档案整理 6.1 过程 档案室的科技档案整理过程见图2。 6.2 案卷检查 6.2.1对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原始性、完整性和档案整理的质量进行检查。 6.2.2对归档案卷的密级和保管期限进行鉴定。 6.2.3对科技文件材料和案卷的著录质量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开展档案降解密的必要性,如何做好档案降解密工作,浅谈个人的看法与观点。目的是正确处理开放与保密的关系,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5.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档案解密面临复杂的安全形势和安全威胁。通过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对档案解密法律规制、档案解密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深入分析;运用扎根理论分析了档案解密在意识、法律规制、组织协调、方法技术层面的制约因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即:以“党管保密、依法治密”为基本政治原则,建立定密主体、档案馆、档案主管部门和保密局“四方合作、动态协调”的常态化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细化解密标准规范;统筹档案解密与总体国家安全;运用档案解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突破档案解密的现实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军事档案降解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重点参考外交档案降解密的操作方法,结合军事档案特点,对军事档案降解密着重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和解题操作方法详述了作者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初步分析研究国家、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特别是军队有关历史档案降解密 工作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档案降解密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军队协史档案降解密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文件材料可暂不划分保管期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爱红 《中国档案》2003,(12):18-19
正确界定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划分档案保管期限是档案业务建设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关系到档案的留存及其价值的取向,如何更科学准确地确定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是广大档案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徐爱红的这篇文章提出,文件材料可暂不划分保管期限,在档案馆接收档案进馆时再对档案的保管期限做最后的判定。我们刊登这一文章,目的是就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方式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推动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的界定和划分工作更加科学准确、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9.
岳辑 《山西档案》2007,(1):56-57
2004年1月19日,外交部档案首次解密,公布1949-1955年形成的档案近万件。首次解密外交档案仅前期准备工作就长达5年。1999年,在时任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建议下,外交部成立“开放档案鉴定小组”,正式启动档案解密工作。当时部里组织了近百名在职和离退休外交官,一页一页翻阅档案原件,在审查单上写上自己的意见———判断密级,同意或者不同意开放,并提出理由。他们制定了“25条标准”,概括而言就是“四不”———凡是影响国家利益,特别是安全利益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档案不开放;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民族…  相似文献   

20.
一、档案两重性的矛盾与统一 在档案的多种属性中其"保管"性与"利用"性是最基本的属性. 首先,没有"保管"性就不称这为档案.只有将处理完毕的……以备日后查考的文件保管起来,才能称之为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