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阅读是在对数学材料的感知、理解中激活思维因子,在阅读中让数学思维流淌出来。数学思维阅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联想、转换、创新,领悟数学语言,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将培育思维与数学阅读有机融合,构建出数学思维阅读四部曲,以数学阅读为载体,让思维的音符在阅读中跃动。  相似文献   

2.
英语泛读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既是一种语言活动,又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把语言符号通过心理认知转换成思维符号的复杂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参与阅读实践,亲自体验阅读过程;教师更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一直受到母语思维和外语思维影响。从母语思维视角进行培训、测试等实验后得出结论:母语正迁移转化到英语阅读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学习的过程;阅读不仅需要英语语言知识,还需要将已有的必要的汉语语言知识转化到阅读中;再者,英语水平是母语思维的前提条件。在英语阅读教学基础阶段仍需加强英语语言教学,当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母语正迁移才可能在英语思维创造的前提下进行转化,否则母语思维就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双元结构理论出发,探讨在双元结构理论下的英语学习中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进而以英语阅读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在英语阅读中汉语思维在不同水平层次学生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得出结论:汉语思维在英语阅读中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从求异思维、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途径入手,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离开语言,思维的内涵无法显示:离开思维,语言活动便失去意义。脱离语言发展的思维训练固然是空乏的.而缺乏思维参与的阅读感悟无疑也是肤浅的。只有坚持语言发展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实现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的同步,这样的阅读感悟才是有效的.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弥漫着语文味的课。  相似文献   

7.
阅读心理学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既是一种语言活动,又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把语言符号通过心理认知转换成思维符号的复杂过程。其实质就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和加工信息,从而尽可能准确、全面地获取阅读材料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要按照“先理解后语言”的模式,让学生参与阅读实践,亲自体验阅读过程;教师更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把握住设问的范围、方式和深度,控制好训练形式的变化与运用。  相似文献   

8.
亢江瑶 《考试周刊》2009,(43):111-112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任意符号系统.是人类表达意义和思想的重要工具,思维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思维是语言产生的基础。它支配着语言。语言依附于思维.它是思维的载体。学习中西方思维差异对英语阅读理解的提高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从文章用词、句子结构及段落结构等三方面分析了中西方思维差异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克服因中西方思维差异所造成的理解偏差,希望对广大英语语言学习者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是语言的产生基础,只有语言和思维有效结合才能真正掌握好英语阅读。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阅读对英语短语翻译、英语作文能力的提高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得阅读者得天下,由此可见高中英语阅读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英语阅读能力的训练。本文就高中英语阅读训练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隐喻植根于日常语言中,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运用语言和思维的基础。外语教学的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目标语思维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往往倾向于用习得母语的思维方式来分析、思考甚至理解新的一门语言,缺乏用目的语概念图式进行思维的能力,这或多或少的给学习者造成一定的障碍,影响到第二语言的习得。笔者则从隐喻思维入手,探究隐喻思维的基础、特点以及隐喻思维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活动中表现出的智力特征差异。语文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1.深刻性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它反映一个人思维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具体表现在善于思考、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等方面。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强调以下几点:(1)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仅要知阅读内容的“然”,还要知阅读内容的“所以然”,借此培养学生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2)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能听懂对方语言的表层内容…  相似文献   

12.
儿童阅读经典的乐趣,源于语言魅力的吸引,源于思维乐趣的召唤,因此经典阅读应该力求教师教得有情有趣,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在情趣化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享受思维的乐趣。下面我就结合一些具体案例,谈谈在经典阅读情趣化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而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离不开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唯有强化阅读,有了语言积淀的基础上,学生的语感及思维发展方有可能成为现实。这里,就凸显出构建课外阅读网络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而话语是阅读中的主要信息来源,因此阅读理解应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语阅读理解过程中达到话语与心理相互作用的几点意见,以期提高学习者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故事语篇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能充分给予学生更宽、更广的思维空间。学生可通过优美的文字与生动的绘画,根据故事语篇的语言情境,展开大胆的想象,进行系统、合理的推测,从而在阅读体验中发展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批判思维,在语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人的现代化首先是思维的现代化,而思维的现代化又必然要求语言素质的同步发展。鉴于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便应借助语言进行深层透析,多方优化自己的思维系统,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体说来,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思维与语言的对话,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提高阅读能力应从形象导读入手以促进理解.以启发设疑为方法,以活跃思维、分层递进为手段,进行重点突破.通过扩大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再着眼于整体,落脚于细节,以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4):89-90
思维方式的训练应该变成初中英语阅读施教的重要组成,阅读课程是完成这一目的的主要方式,初中英语阅读施教不仅要教授语言内容,还要训练阅读的技巧,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文章讲述了思维型阅读教学的内含和初中英语思维型阅读施教的基础需求,并且将一节课作为例子,讲述初中英语思维型阅读施教的教学设计,并且对这个设计开展探讨和总结,学生利用和教材对话,一点点深入,激活语言,发散思维,加深了解,拓宽思路,通过阅读提高写作,并借此推进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思维模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叶老曾经说过:“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和训练语言。”早在1994年的时候,朱绍禹先生就指出:近十多年来,语文教育出现了第二次重大转变,文字——语言型教育变为语言一思维型教育。因此语文学科的思维培育日益受到重视。在所有的思维方式中,创造性思维尤为受重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受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影响,较之其他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在创造性思维上稍有落后。二是创新成为时代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要创新必须培养创造性思维。语文阅读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一种概念系统。接受和理解一种语言就必须接受和理解这种语言的概念系统。思维是借助语言来认识、探索客观世界的心理过程。在未精通一门外语之前,习得者常常倾向于使用最熟悉的本族语思维,形成思维定势。因此,有必要对比研究英、汉语不同的概念系统,解构习惯汉语思维的学习者在英语阅读中的内在思维模式,以建构英语阅读思维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