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话语为主导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形式,面子保护是维持社会交往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面子保护策略、言语模糊策略、消极面子保护策略和积极面子保护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面子威胁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是一种有可能伤害说话者或听者面子的言语行为。拒绝行为便是其中一种,如果表达不当,很可能损害交际双方的面子。公共场合的面子威胁行为,因其特殊情境而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搜集了真人秀节目《这!就是街舞》中四位名人队长拒绝选手的64条话语,分析了他们在公共场合中使用的拒绝策略及各策略所占比例,对那些最为常用的拒绝策略进行实例佐证,并分析了影响各队队长拒绝策略选择的可能原因。该研究将为人们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如何采用拒绝策略从而达到有效交际目的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面子是中国人情社会的潜规则。言语交际中为了面子而牺牲合作原则的现象比比皆是。然而,“面子策略”与“合作原则”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反相成的关系。两者关系通过对小说《围城》中人物对话中涉及到面子的交际话语进行分析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面子是中国人情社会的潜规则。言语交际中为了面子而牺牲合作原则的现象比比皆是。然而,"面子策略"与"合作原则"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反相成的关系。两者关系通过对小说《围城》中人物对话中涉及到面子的交际话语进行分析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面子与礼貌补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子是一种公众形象,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丢面子,人们就要在日常交往中实施符合社会规约对他人面子所需求的言语行为。在实施一些对听话人面子威胁程度很大的言语行为时,说话人应在言语交际中采用相应的礼貌补偿策略,最大限度地缓解对听话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威胁面子行为程度,使交际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异议表达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行为,是冲突的一种形式.本文从探讨异议与礼貌原则的关系出发,以现代汉语交际中一些真实的语料为例,结合具体的语境,探讨了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常采用的模糊限制语策略、部分肯定策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异议、给出反对理由间接表达异议等语用策略.来表达这一本质上并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以达到减轻对对方面子的威胁力度、促进交际曼顺利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幽默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常常与体现个体社会形象的面子联系起来。本文从维护面子的功能和损坏面子的功能两个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幽默对面子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面子是交际活动中常常涉及的议题。每个人都希望为自己树立威信,为自己争得面子,每个人都企盼交际和谐,给对方留面子。在日常交际中,为了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承认和意识到面子的作用。而每个人的面子都有可能受到某些行为的威胁,即面子威胁行为。所以,我们就有必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削弱面子的威胁程度。该文通过介绍并分析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会话为例,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互动关系出发,分析得出委婉的规避、暗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等修辞技巧的运用,可以使会话双方在不能按照合作原则进行对话的情况下,依然礼貌地对待彼此。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交际修辞观的视角着眼,建立了新的旨在描写和解释言语交际活动的调控修辞理论,认为修辞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效果调控行为,即发话人有效调控言语交际的进程和交际的参与因素,运用针对性的话语策略,最大限度地促使发话人所期望的话语效果的成功实现,并对修辞的本质与性质、修辞调控的过程、修辞策略的构成等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审了语用方面模糊的概念,然后在Brown和Levinson面子保全论的基础上,注重探讨人们在交际中是如何运用言语幽默的模糊特征来维护和保全交际双方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  相似文献   

11.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把话语作为语言交际的中介物和重要手段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语言使用者就应该根据语境讲究语用策略,采用机智灵活的话语策略。以《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为例,从语用策略的视角入手对明星导师的话语进行实例分析,探究他们非凡的话语策略,以此来突出话语对于良好的社会交际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真实语料中遵循一定的原则而进行的话语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话语标记语and是话语交际中构建语篇时常用的手段和工具。本文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对话语标记语and的修辞功能作了阐释,认为:话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and对话语生成和交际进程起调控作用,说话人对话语标记语and的选择和使用是对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进行动态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话语对语境的突围是言语交际的一种策略.本文以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的关联理论为触发点,探寻这一以对语境的悖离为表层话语形式,以关联为其深层蕴含的话语策略的特性.话语与语境的突围是对合作原则的悖离,从言语交际双向视角考察,话语对语境的突围是明示推理过程中表达者与接受者相互"显映"的异化.话语突破语境的顺向关联是在语境动态过程中寻求新的关联,其主要目的是产生新的话语含义.  相似文献   

14.
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广大英语学习者在阅读西方新闻报道时,如果对西方修辞不甚了了,或如果不想费力去探究西方新闻报道文本中隐含的修辞意图,就容易对一些事件的真实情况产生误解或偏见,甚至被误导。以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对中国60周年国庆报道为例,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解读其新闻语篇在对中国国庆盛况进行报道的同时,借此契机展开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民生等问题进行相关性报道。广大英语学习者应该借此理解和揭示西方新闻报道话语或语篇中的含而不露的修辞策略的应用,避免误入西方新闻修辞者设下的"修辞误区"。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商务沟通中如何遵守礼貌原则,即如何恰当地对待面子威胁行为(FTA),尽量保留交易对方积极、消极两方面的面子,都需要恰当地运用礼貌和礼貌语言策略。此外,在国际商务沟通中,必然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在沟通中也须顾及到在不同文化中如何得体地运用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6.
把词汇、句子和文章的分析置于语篇之下,可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语言的不同结构形式、意义和语用的关系,进而达到有效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目的。因为,从语篇的角度分析语言的修辞现象,是透过语言形式了解交际者在具体语境中谋篇布局和交际意图的方法,而且语言的修辞现象同样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方面,所以,语言的修辞研究和教学应该从语篇的视角展开。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面子观在文化内涵、建构条件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和英语课堂教学带来多方面的启示。交际参与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中西方面子礼貌策略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并由此出发,进一步把握中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减少文化冲突,达成成功交际。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成为首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拒绝"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在社会中使用非常普遍,因为拒绝言语行为的"不合作性"经常会影响到正常的人际关系,所以要注意这一言语行为的策略性使用。考虑到拒绝言语策略的特定功能,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拒绝求婚"和《水浒传》里"拒绝美差"的话白,探讨不同的人际社会的拒绝言语行为的拒绝策略;同时注意到,如果交际双方关系紧密,则可以忽略考虑听者的面子。无论交际双方的面子是否受到威胁,都很有必要自觉地使用拒绝策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张金英 《茂名学院学报》2009,19(5):46-48,52
从修辞学角度出发,选取美国著名情景喜剧《老友记》和中国著名情景喜剧《家有儿女》的剧集对白作为幽默语料,对其中言语幽默的修辞策略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发现,由于中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和表现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再加上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两种语言在使用修辞手法制造言语幽默的时候,使用的策略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喻修辞手法是两部剧中使用最频繁的修辞手法,而其他的修辞手法的使用率则表现出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隐喻与篇章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常见修辞手法,也是篇章中常用的衔接手段。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形式上的转换或替代等衔接,隐喻表达的是篇章中体现的思想交流。隐喻丰富多彩,不论词汇隐喻,还是语法隐喻,都能给理解提供一个暗隐的语义衔接。词汇隐喻被定义为用同一语言符号表现不同的概念意义,而语法隐喻定义为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现类似的概念意义,两者都延伸出了句子,到了篇章、甚至是更广的社会文化领域,让读者或听者完整统一地理解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