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竞技与体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竞技早于体育,但竞技性身体活动一旦具有体育意识,就触入体育,再也不能分开。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相对独立地发展高水平竞技,竞技与体育在管理体制上的裂痕,在20世纪50年代已初见端倪。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如何认识竞技和体育的弄同,协调关系,以便在新时期调整日标,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体育作为抽象的概念,是人类的一种理性需求、自身发展的功利向往、抵御现代明给我们身体带来负面效应的积极方式。因此,体育就把几乎所有的竞技运动作为它的内容和手段。正因为如此,拿掉丰富多彩的竞技运动,体育就成为空壳;体育与竞技分家,在实践中不具有可行性。至于反对所谓“赖化”(recreation)体育,更是无异与风车作战,因为中国体育半个世纪以来极其缺乏的恰恰就是“娱乐”(recreation)。  相似文献   

2.
我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目标与任务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的目标是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对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发挥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对竞技体育发展的最大价值;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的任务包括保持人力资源供给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需要之闻的平衡,促进人力资源在竞技体育生涯的良性发展,促使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发挥最大价值,促进竞技体育人力资源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出发点,从山西省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通过对山西省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现象的原因分析,提出实现山西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1)加强竞技体育的人力资源建设和保障工作;(2)以科技促体育,加大对竞技体育的科学研究;(3)加强对本土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哲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发展给竞技体育赋予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等。章所谈的人才主要针对初、中级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以求为这一级竞技体育工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树立大人才观、走“体教”结合之路的建议,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此同时,这些变化又赋予了竞技体育以新的内涵与特征。采用文献研究法,试用辩证的眼光对现代竞技体育的本质及其特征进行了一些新的认识。研究结果为,现代竞技体育在新的世纪里已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征,即现代竞技体育的高度和谐性,科学性与知识性,竞技水平的可发展性,公平、公正、公开性。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的价值体现着竞技体育的利社会性和利人性,其价值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竞技体育在发展中应该凸显、确立人的地位和价值,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以此采确定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和目的,评价竞技体育的运行和发展;二是客观存在的制度、体制厦微观行为活动对人发展的影响,避免竞技体育的异化为其教育价值带采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厘清竞技体育内生动力的概念以及更好地审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动力属性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政府与社会、市场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动力特点。研究认为,竞技体育的原发性价值主体是人,人和人的需求是竞技体育发展需关照的核心价值主体与需求。社会和市场与竞技体育的内在价值主体和需求联系紧密,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是被现代社会发展所建构出来的一种功能,当竞技体育被等同为“为国争光”的体育,政府成为了竞技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但竞技体育不应当被等同为“为国争光”或“争金夺银”的体育,因为那将会窄化甚至异化竞技体育的意涵。研究建议,在满足人的需求基础之上,将国家需求与之同构,有利于建构竞技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链条,激发发展源动力,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相似文献   

9.
当前,存在着体育与竞技混淆之实,它严重的干扰了人们的思维,使之无法正确解读体育与竞技中出现的问题,干扰了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与实施,阻碍了竞技水平的提高。剖析体育与竞技,正确了解体育与竞技,使之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快体育人才资源开发推动我省竞技体育持续发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竞技体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有十分特殊的作用.面对世界竞技体育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我国竞技体育在新世纪的宏伟战略目标,我省竞技体育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开发,推动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使体育工作在实现我省跨越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样兴起于西方,经过各自漫长的发展历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形式趋向于融合,竞技休闲化与休闲竞技化是当代体育发展的总特征.一方面,在过去民族主义推动下的传统意义的竞技体育在向生活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休闲体育在人类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基调中,积极引入竞争因素,从而向竞技化方向发展.而无孔不入的商业则促使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互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竞技体育经历了旧中国的"东亚病夫"和新中国的"体育强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新中国竞技体育在国际竞技体坛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本研究梳理了近30年来我国竞技体育代表团历届奥运会和亚运会的竞技表现,认为:(1)我国竞技体育已是国际体坛竞争力很强的国家;(2)我国竞技体育已跨入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列;(3)我国竞技体育在亚洲地域范围,稳居亚洲竞技体坛排头兵的位置;(4)我国竞技体育已步入国际体坛格局的"发达国家"时期。  相似文献   

13.
从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与群众体育的差别、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资源挤占、锦标主义和竞技体育异化对群众体育的伤害三个方面,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矛盾进行分析,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认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的关系,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要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大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探索体育公共服务的政府购买,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体育暴力行为犹如一朵双生花,一方面,暴力美学赋予竞技体育释放、自由的征表与实质内涵,衍生成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肆意的暴力行为在无形中将竞技体育置于道德甚至法律审视的边缘。仅仅依托传统规范法学的视角,往往在体育暴力入刑化问题上进退两难,而内部救济的无力性以及民事救济的局限性又难以阻却当今竞技体育暴力的蔓延趋势。因此,借助社会学范畴的场域、惯习等概念来研究体育暴力行为,同时将刑法规范与体育竞赛规则的特点进行融合,赋予体育暴力另一番解读,为解决刑法介入体育暴力行为的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运动训练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国际大赛成绩统计及大量情报资料分析,介绍俄罗斯竞技体育管理与运动训练的变革、竞技体育整体实力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运动训练专家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等俄罗斯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以及俄罗斯在运动训练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摘要:全面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还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体育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在“后奥运”时代,公共体育产品的分配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及规范和价值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理清“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分配困局,明确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建立健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我国公共体育产品的性质和范围不明确,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成熟,欠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内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对实现公共体育产品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为抓住当前政策红利带来的机遇,并克服随之而来的挑战,需要厘清公共体育产品的性质和范围,建立公共体育产品的多元供给机制,完善公共体育产品的分配制度和监管机制。同时,通过稳步提升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政策资源适度倾斜群众体育、创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合作形式等手段确保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走上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提高竞技体育效益促进运动训练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运动训练中的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当前运动训练效益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竞技体育效益的途径,以促进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完全竞争体育市场服务项目的价格与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完全竞争体育市场中体育服务项目的价格与供给问题,应用市场经济原理与方法,从体育俱乐部或协会的供给量调整与停止运行点角度,获得了体育俱乐部或协会的收益与短期均衡,以及该行业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与其性质。  相似文献   

19.
由体育游戏引发对竞技体育项目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体育游戏与竞技体育的渊源联系 ;体育游戏与竞技体育本质、功能及可教性的比较分析 ,既指出竞技体育项目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校体育课程的必然文化选择 ,又指出我国多年来竞技体育项目教学走入的误区及其走出误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竞技体育"的文化审视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在论述了中国古代竞技体育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基础上,指出"农业文化、自然中庸的文化特色、专制的社会制度与形态、文化的早熟与继承性的文化传播途径"是制约中国古代体育竞技性发展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重塑,要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寻求传统体育中的民族智慧与当代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